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深度好文:安倍为日本留下了什么 /

深度好文:安倍为日本留下了什么

作为“日本最长的首相”,安倍这些年究竟都做了什么?

文|萧西之水

2020 年 8 月 28 日东京时间下午 5 时,安倍晋三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辞职。

安倍这次使用的仍是 2007 年首次辞职时的理由:“溃疡性大肠炎”。

安倍晋三既是二战后日本最年轻的首相(2006 年当选时 52 岁),也是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3169 天)、日本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2803 天),尤其是过去八年来,给日本政坛带来了不亚于“311”大地震的撼动。

作为“四世三公”的政坛贵公子,安倍的历史观与修宪思想同日本中左翼政治家显著不同,所以一般认为安倍与自民党的政治光谱偏于“保守派”。

然而,2017 年《读卖新闻》与早稻田大学的共同调查却发现,自民党形象在日本 40 岁以下年龄层中早就不再是“保守”政党,而是其反面“自由”政党;相反,高呼“守护和平宪法”的左翼政党社民党、日共却已经变成年轻人心目中的“保守”政党。

对于没有受过政治学教育的普通日本国民来说,“保守”与“自由”并不是某种严谨的政治概念,更类似一种“变”与“不变”的形象区分。公众的印象更多意味着,安倍上台以后的各项改革举措,已经让日本人的政治认知发生 180 度的转变。

终结官僚:重塑日本政治生态

我们是为国家效力的,不是为政治家效力的!

日本作家城山三郎名著《官僚们的夏天》,描述了一副有趣的场景:台上的日本政治家无论高呼什么口号,从事具体工作的国家公务员都是一脸瞧不上眼的态度,继续我行我素。

2009 年改编日剧《官僚们的夏天》

“官僚治国”长期以来是日本的痼疾。虽然政治决策权属于政治家,但国家命脉事实上都掌握在懂法律、懂技术、有人脉的官僚手中,首相需要咨询甚至讨好官僚才能完成自身的政治理想。

官僚因此拥有许多事实上的“特权”,尤其是在退休官僚的“空降(天下り)”(另译:下凡)问题上尤其显著。

国家公务员工资有限,掌握国家权力的官僚收入非常少,因此退休官僚会动用积累多年的人脉从事“斡旋”,把自己安排到关联企业或者其他类型的财团法人、宗教法人、教育法人等等机构,以虚衔领取高额薪水。

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旭、田中秀臣《构造改革论的误解》一书中就提出:“空降的经济学本质与贿赂一样”。

这种“贿赂”,成为了安倍整饬“官僚治国”的重要突破口。

早在 2007 年 7 月,安倍内阁修改《国家公务员法》第 106 条,针对国家公务员退休再就业设置许多障碍,同时在内阁成立“再就职监视委员会”,用于查处“空降斡旋”事宜。

第一次担任首相期间安倍晋三的官方照片

2017 年 1 月,该委员会查处文部科学省退休官僚的“空降斡旋”违规事件,安倍随即提出在全部中央省厅进行“彻底调查”,犯事的文部科学省不得不发动内部整肃,彻查 2009 年以来 500 多名再就职原公务员的就职经过。

此外,从 2014 年开始,安倍内阁设立内阁人事局,专门管理各中央省厅的干部任免、选拔、考核等事宜,几年来人事局频繁参与到各省厅人事调动中,打破官僚体系内部权力的“自相授受”,由首相官邸主导国家公务员系统的态势愈发明显。

安倍晋三也并非单纯打压官僚体系,而是希望国家公务员洗脱官僚主义习气,成为政治家可以信赖与依靠的执行人。

查处“空降斡旋”前不久,2016 年 11 月,安倍特意为国家公务员集体“涨工资”,年收入平均增长 5.1 万日元,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调教国家公务员队伍为己所用。

同时,他也注重从官僚体系中挑选有经验、可信赖的人才,调入首相官邸为己所用。

其中,经济产业省出身的首相辅佐官兼秘书官今井尚哉,在安倍 2012 年以后的任期里起到了重要作用。今井尚哉在经济产业省曾担任国家产业政策与能源部门的管理工作,也曾前往布鲁塞尔任职,在日本国内外有着充足的人脉与实践经验。

他的叔父 今井善卫(他也是《官僚们的夏天》玉木的原型人物)与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是同僚,所以安倍晋三与今井尚哉可谓世交。

今井尚哉担任首相秘书后,两次帮助安倍内阁推迟消费税增税的时间,将“同工同酬”、“育儿支援”等在野党的主要政策纳入内阁议程,促使安倍内阁的政策始终能获得多数国民的支持。

以今井尚哉为中心,首相官邸形成拥有强大政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官邸官僚”团队。

安倍内阁得以不再像往常的内阁那样,将所有政治事务全部交由官僚化的中央省厅,而是充分发挥政治家的思考与决策职能,让中央省厅的国家公务员重新回到作为执行者的本来位置上,而这也让安倍的思路能够得以贯彻落实。

安保法案:尝试走向“政治大国”

二战后日本的自我定位,以“经济大国”与“政治小国”而闻名。

深感战争残酷与和平可贵的战后日本社会,全力投身经济建设、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尽可能不参与国际政治斗争。

经过七十年发展,二战前后出生的“昭和男儿”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战争记忆日渐模糊。这对安倍晋三来说是绝佳机遇。

担任首相前,安倍曾在 2006 年 7 月出版政见宣言书《迈向美丽的国家》,先后重印 9 次、总计售出 51 万本,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畅销书。

他以颇具情绪化的语言提出心目中理想的“美丽国家”形象:一是重视文化、传统、自然、历史的国度;二是拥有自由法治社会的国度;三是未来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度;四是受世界信赖、尊敬并且具有指导权的国度。

这意味着,安倍不希望日本仅仅停留于“经济大国”,更要进一步成为世界公认的“政治大国”。

但是,1947 年颁布的《日本国宪法》第 9 条第 2 款明文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斗力量,不认可国家的交战权”。只要这一条款留存,那么日本不但不能对外宣战,也不具备组建军队的法理依据,甚至于日本现存的武装力量 自卫队都有“违宪”之嫌。

缺乏军队与战争权的和平宪法,显然是日本保守派建设“美丽国家”的最大阻碍,安倍在 2006 年 9 月就任首相前夕就公开表示,要“亲手重写一部宪法”。

2012 年 4 月,自民党提出一部修宪草案,不仅将日本天皇重塑为“国家元首”(现行日本宪法中无“国家元首”规定),还要求解禁自卫权,重建国防军。

以这份草案为背景,安倍晋三从 12 月开始自己第二个首相任期,朝着修宪方向努力。2013 年 8 月,安倍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向日本保守派势力展现亲近之意。

不过,自民党修宪草案较为激进,遭到日本朝野各界的攻击,安倍并未把修宪草案直接提交国会审议,而是走“迂回路线”,试图通过改变宪法解释来扩大“自卫权”的解释范围,达到修宪草案中解禁自卫权的目的。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日本国会在 2015 年 9 月正式通过安倍内阁的“安保关联法案”,允许自卫队在规定情况下行使“集体自卫权”。

安倍内阁强行推动“安保关联法案”通过的做法,激发了日本民众的激烈反对,法案通过前后数日,东京国会议事堂遭到游行民众的包围。

安倍晋三的外公、亦即 1957-1960 年担任首相的岸信介也曾强行推动“日美安保条约”通过,彼时国会议事堂也被愤怒的国民围了个水泄不通。

据说,当时刚上小学的安倍晋三倍觉有趣,曾模仿附近民众向外公高喊“安保,反对!”,遭到斥责,随后才改口“安保,支持!”

不知数十年后,自己身处当年外公的位置上,面临如同外公相似的处境,安倍晋三是作何感想。

2017 年 5 月 3 日,适逢日本宪法颁布 70 周年纪念日,安倍晋三以自民党总裁的身份向日本国民发表修宪演讲,针对宪法第 9 条,安倍希望“保留第 9 条第 1 款、第 2 款的情况下,将自卫队明文写入宪法”,相当于是在 2012 年自民党修宪草案与现实情况间选取一个中间选项。

时间方面,安倍晋三提出要以 2020 年作为“新宪法的施行之年”。

同样从 2017 年开始,安倍晋三开始面临一个接一个的丑闻。虽然自民党在接下来的选举中仍然连战连胜,促使保守派势力在国会获得了修改宪法必须的三分之二议席,但他与他的政治团队却无力推进修宪草案。

随着 2020 年新冠疫情袭来与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安倍的政治处境显得愈发难堪。

再难连任:任职末期的严酷政局

首相生涯后期,“溃疡性大肠炎”可能是安倍晋三面临的诸多问题里最容易处理的一个。

2017 年整饬文部科学省后,安倍迅速遭到来自教育系统的反噬,分别酝酿出“森友学园”、“加计学园”两大丑闻。

“森友学园”曾接受安倍晋三夫人安倍昭惠的捐款,而随后“森友学园”以极低的价格从日本国财务省手中购买一块土地用于建设小学,这出廉价出售国有土地的举动被人怀疑是由安倍指使。

安倍晋三夫妇

“加计学园”是一家位于冈山县今治市的教育机构,而安倍内阁在指定今治市为“国家战略特别区域”后,要求今治市“加计学园”负责经营冈山理科大学新设的兽医学部,由于兽医学部在日本西部属于稀缺专业,所以这次举动也被人怀疑是安倍晋三有可能从中牟利。

更麻烦的是,在“空降斡旋”中遭到处分的文部科学省退休官僚前川喜平提到:“加计学园”的兽医学部设立计划是由“官邸最高层”授意的,暗指安倍晋三牵涉其中。

“森友加计”丑闻爆发时,恰逢安倍晋三正在寻求连任三届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没有法定的任期限制,为了限制首相当选时间过久,自民党党内法规就为总裁设置连任上限,卸任总裁就不再是议会最大党的党首,亦即相当于辞去首相职位。

1974 年以来,自民党一直将总裁连任上限设置为“两届”,到 2017 年 3 月为了能让安倍晋三连选连任而改为“三届”。

卡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出“森友加计”丑闻,安倍晋三的连选连任之路受到很大冲击,安倍内阁不得不调整内外政策、迎合国民需求,这就耽误了修宪进度。

日本修改法律的程序非常复杂,首先由党派提交给国会,国会的众议院、参议院两院分别进行审议与表决,通过后才能择期生效。由于国会会期一般为 150 日(5 个月左右),过期不候,那么如果将新宪法生效日期定在 2020 年,那就必须在 2019 年年内进行国民投票、必须在 2019 年国会结束前通过两院审议与表决。

况且,同一时期还有大量法律文件需要国会审议,那么稳妥起见,安倍内阁最迟也要在 2018 年之前提出修宪提案。换言之,如果在中间任何一个时点出现意外,那么这个进度就会被拖缓。

不难发现,日本政治家的丑闻大多爆发于换届、连任或者修改党内法规、修改法律的关键时期,2020 年初也确实是这种关键时期。

理论上说,安倍的第三届自民党总裁任期可到 2021 年,如果他想继续做首相,那么就要在 2020 年内再度修改自民党党内法规,允许自民党连任上限提升到“四届”。

结果,继“森友加计”丑闻后,安倍内阁的其他成员也丑闻频发。

先是 2019 年 12 月底,曾在安倍内阁负责外商投资的秋元司遭到逮捕,理由是涉嫌收受外资贿赂;接着 2020 年 3 月,曾任安倍内阁法务大臣的河井克行涉嫌贿选案而遭到逮捕。两名深度介入安倍内阁的现职议员遭到逮捕,对安倍晋三的形象产生了恶劣影响。此外,安倍内阁数年来组织的“赏樱会”也因为严重超支而受到各界诘责。

河井克行与安倍晋三

再加上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民众对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显著下降。

安倍辞职前的 2020 年 8 月中旬,内阁支持率已经降低至 34%、不支持率爬升至 47%,是安倍近年来支持率的最差数据。

此外,安倍晋三还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他在 2017 年喊出要在 2020 年实行新宪法,如今这一目标不可能完成。按照日本特殊的政治文化,为了未尽的承诺而辞职,便是承担责任所必须。

或许正因为有这份压力,再加上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滑坡与应对问题,安倍晋三才会旧疾复发,最终不得不辞去首相职位。

卸任后,安倍并未彻底告别政坛,他将继续留任众议院,“以一名议员的身份协助下一届内阁”,亲眼见证自己在日本政坛留下的深刻印迹,将把国家带向怎样的未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