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对比中澳大学录取通知书 /

对比中澳大学录取通知书

金榜题名作为人生三大乐事之一,无疑是每个人人生中最期待的事情,而录取通知书则被誉为“人生中最想得到的一张纸”。如今在网红当道的时代,创意设计大流行的当下,各个学校也推陈出新,开始在录取通知书上玩起了“花活”。然而反观澳大利亚各高校却“按兵不动”,依然朴实无华,在这背后反应出的是中澳教育观念的不同。

寒窗苦读十余年,为的就是出人头地,在金榜题名的时候相信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平静。对于辛苦付出的学子来说,收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无疑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大回报。在这个创意设计大流行的时代,各大高校也开始在录取通知书上“争芳斗艳”,让我们先来看看国内有哪些有趣的录取通知书吧!

清华:将立体拼插进行到底

清华大学2020级立体二校门录取通知书采用激光雕刻工艺,有30多件纸艺部件、上百个拼插结构。

北大:天鹅绒+烫金

镂空云纹、烫金工艺,北京大学2020级录取通知书的封皮采用“红色天鹅绒特种纸+烫金工艺”,信封背面带有镂空云纹造型,录取通知书的内页使用了北京大学专用信纸,衬水纹底色配以北大红勾勒出相框的式样。

复旦:学长学姐礼物送祝福

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复旦红为主调,如旭日东升,古老云纹圆润婉转的曲线搭配古朴大方的书法字体与校徽,彰显百年复旦深厚底蕴与磅礴气势。封面云纹背景呼应《卿云歌》中校名的出处:“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对书签是今年毕业的学长学姐送给新生的入学礼,寓意“我们的祝福,你们的起点。无数个旦复旦兮,同一片日月光华”。

还有很多有趣的录取通知书,小编这里就不一一放啦。然而反观澳大利亚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一个个朴实无华,只是白纸黑字写明了所考取得学位以及学院和一些入学的注意事项,整张纸最有特色的只有那个学校的logo了。

那么澳洲的各所大学为何没有“跟风”而选择沿用最传统的录取通知书风格呢,从浅层来说这可能和澳洲大学“老学究”的风格有关,也就是澳洲大学严谨治学的理念。根据今年最新的QS大学排行显示,澳洲有7所高校入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仍是排名最高前的学校,澳大利亚目前在该排名前50位的大学中占据5席,仅次于英国(8)和美国(17)。其他领先澳大利亚大学是莫纳什大学(第55位),西澳大利亚大学(92位)和阿德莱德大学(106位)。

这其中有多所学校都是“百年名校”,再加上澳洲学校严谨甚至于有些不加变通的治学理念,当然对这些网红通知书行为不感冒,但是更为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是澳洲与国内的教育理念不同。

澳洲与国内教育最大的区别是,澳洲教育关注的是给孩子的人生做好足够储备,而中国的教育只关注一个高考,却忽略了整个人生。澳洲人从小学开始会做一件事情,就是让每个孩子学着公众表达和沟通,这一技能要贯穿整个人生。澳洲的中学六年,它会用整整三年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中学头三年,每一个孩子都要选择音乐、美术、食品加工、影视制作、服装设计、木工、机械加工、艺术鉴赏、运动、数学、科学等林林总总的课程,这些都是教学大纲的规定课程,有的私校在此基础上还会有更多选择。

在大学的教育理念上,中国大学作为典型的“严进宽出”的理念,而澳洲大学增正好相反,澳洲的大学宽进严出,考上大学容易,要毕业却不轻松。这也导致了澳洲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格外严谨。

简而言之,澳洲的教育更关注给孩子灌注文化,而中国只侧重知识。澳洲的教育想方设法的交给孩子终身制用的武器,中国的教育是负责把孩子送过高考。

结果就是,我们的教育基本在进入大学后就停滞不前,因为少年时承受的高压谁都需要释放,而此时,父母信奉“把你送上大学,任务就已完成”。而澳洲的教育早早的培养了孩子的生活技能,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尊重了孩子的个性,从小就让孩子根深蒂固的明白“没有人可以帮助你的人生,命运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其实这两种教育理念,并无谁对谁错之分,只是在不同的国情下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的衍生出的两种教育理念,但或许我们的大学高校应该向澳洲学习,适当收紧毕业条件,让每个进入大学的人都能学有所成,这才是因材施教或者应试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