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人又被一样买不起的东西逼出了奇招 /

中国人又被一样买不起的东西逼出了奇招

《小爸爸》剧照。墓地销售向老两口推销墓地。

如果一个看起来外观正常的小区,房间里面却摆满了骨灰盒,你会有什么感受?

天津的一个小区最近就让不少人感觉“阴恻恻”的——

这个小区以“楼房式祠堂”为招牌,目前已“入住”3千多家族,骨灰盒接近十万个。

而楼里每个房间门口都悬挂着“X氏祠堂”的牌匾和大红花。

不少人一看到照片,就已经瞬间脑补出了好几个“住进新房发现邻居不是人”之类的恐怖故事。但事实上,这块地本来就应是当地居民的骨灰堂。只不过是被村委会“脑洞大开”地建成了住宅楼的样子,卖给外地人以攫取利润。由于公益性骨灰堂不能对外买卖,目前这个小区已经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并面临整治的命运。

但不少人却从其中看到了“商机”:

“如果真能把更多城市周边的墓地建成楼房的样子,好像也挺不错的?”

毕竟老家有祖坟的人可能永远不知道,在城里买墓地到底要闯过多少难关。而大城市的人们,不仅活着时为房子操心,死了还要被墓地折腾。

01“买不起墓地,只能买房了”

其实想想看,楼房式墓地也不算是天津这个小区的“首创”。

早在4年之前新闻就曾报道,有上海市区居民在崇明购置商品房,作为存放亲人骨灰的场所,还会定期前来祭扫。

这件事当时引发了不少人的愤怒和恐慌,还一度成为了某种新型的都市传说。

也有人调侃,身为穷人的自己连一套房都买不起,结果有钱人不仅一买好几套,还要用来放骨灰。

当然,说过这种话的人早晚会明白,自己曾经有多么天真。

毕竟如果研究过墓地的价格就会发现——比起买房子,买墓地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一个尴尬的现象是,尽管在殡葬行业的整治下,那种动辄占地好几十平方、装修精美的豪华墓地已经越来越少了;

但是即使是“看起来像点样子”的墓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2017年新华社曾经报道,北京六环内墓地的均价为6万元/㎡,昌平便宜一点,均价3万元/㎡。

上海的墓地均价跟北京基本持平,最高价格更是可达30万元。

广州的一家墓园,单人墓地6万元起步。

如果说一线城市墓地价格高,是因为资源格外紧俏,那么其他一些省会城市的墓地价格,就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比如央视记者曾经走访过西安的一家墓园,其中最便宜的 “孝子碑” 标价为138800元,还不算墓碑、刻字等其他附加服务。

你还别嫌贵,要是不买,以后没准要花更多钱。

《中国企业家》杂志就曾报道过,成都一个婆婆10多年前买下了1方面积不足1平米,价格5000元的公墓。

结果没过两年接到目墓地销售的电话,说有买家看上了这块墓地,愿意出高价7万元买下,问她要不要卖。

婆婆嫌麻烦就拒绝了,结果到了2019年,同样的墓地只算标价就已经涨到了将近10万元。

《非诚勿扰》中,征婚的葛优遇到了墓地推销员。

正如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比方:如果按照平米单价算,很多墓地的价格比房子贵多了。

年轻人网友们不禁开始惋惜自己没早生几年,错过买房也就算了,错过买墓地可是吃了大亏。

也有头脑清醒的朋友们敏锐地指出,一套房子至少要几十平,墓地虽然单价贵,但总价似乎还可以接受。

但却没料到商家还有另一招——不好意思,面积太小我们不卖。

2013年西安的一个墓园中,均价为3万元优质墓地,少于7平方米不能购买;

而2019年,河南也被爆出有墓园单价7万,6平米起购。

真是想不到,连买墓地都有最低消费了。

而且按照国家“单人墓地不得超过1平方米”的规定,下单之前是不是还得先凑够人头?

总之,只要想在墓园找到一处安身之所,不出一笔大钱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么一想,天津那个“楼房式祠堂”如果不是违规出售,单就点子来说确实挺划算的。

即使按照涨价后7000元/㎡价格来算,买下一个30平米的房间也不过需要21万元,但容纳量可不是传统墓地可比的。

从视频截图中可以看到,可以容纳16具骨灰的柜子,仅在画面中出现的就已经有5个了——

也就是说,再加上装修,25万元足以解决至少80个家族成员的身后事。

而根据天津2017年1万元/㎡的墓地均价,即使全买双人墓穴也要多花十几万,还不算附加的其他费用。

02

所谓的“平价殡葬”,其实照样很贵

想来想去,作为朴素的大好青年,实在没必要在死后的排场上斤斤计较。

像现在流行的树葬、草坪葬,让自己的身体滋养新生命,与大自然合二为一,岂不是省钱又浪漫?

然而,除非你说的树葬是把骨灰随便找棵树埋了,否则墓园里的“树葬”,可一点都不便宜。

根据某墓葬网站的信息,北京郊区一家墓园的树葬服务根据场所和墓碑形式有不同的套餐,即使是其中最便宜的卧碑形式,起价也达到了5万元以上。

而所谓的“花坛葬”,则是在传统墓地周围围上石头种点花,再把普通骨灰盒换成可降解的。与传统的水泥石头比起来,可降解的材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使用。但对于买墓地的人来说,负担却并没有减少。

根据某个以墓地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财报,在大众心中更加朴素的草坪卧碑,价格反而是传统墓地的2倍还多。

卖出的数量远远少于传统的成品墓,可能还真不是因为“观念接受不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什么形式的墓地更贵其实无所谓——到时候挑最便宜的不就行了。

然而正如一位网友总结,墓地基本上是属于那种“你花1万元能买到5000元的服务,但花8000元只能买到500元的体验”。

最普遍的问题是挤。

在很多普通价位的墓园里,鳞次栉比的墓碑一个挨着一个,祭拜的人往后多退一步就会踩到别人的墓;
而骨灰存放处就更加拥挤,万一恰好同一排有好几个人来扫墓,可能还得在门口排队等着。

这甚至会让家属在扫墓时,遭遇类似在澡堂子更衣室里的尴尬——一边完成自己的祭拜流程,一边祈祷不要跟隔壁寄存格/墓位的家属撞个正着。尽管这多少是受限于政策对墓地面积的要求,但确实是个困扰很多人的难题。

像天津这个“小区祠堂”宣传时,“独门独户、互不打扰”就是被反复强调的优点。

这固然与传统的“家族祠堂”思维有关,但也确实是击中了一些人对于墓地的痛点。

而相对便宜的墓园里,还存在更多的问题。

比如最近浙江衢州的网络问政平台上就有市民反应,当地的某个平价墓园杂草丛生,到处都是垃圾和发臭的贡品。

虽然价格跟很多昂贵的墓地不能比吧,但买到这样的环境,也难免会让家人感到心中不舒服。

更不要说所有经营性墓地都无法逃脱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买家”并没有永久使用权,而租期最长不得超过20年。

尽管大多数墓园的合同都规定,期满后通常只需要缴纳不多的一笔管理费来“续租”(大概为一个月十几元)就可以继续使用;

但如果后辈因为忘记或者客观原因限制没有及时“续租”,依然有被当作无主墓处理掉的风险。

年轻人大可以觉得“人死如灯灭”——墓地还要求什么环境、服务。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能如此洒脱。

《都挺好》中苏明玉给母亲买墓地办丧事花了40万,也只是“差不多”。

有网友就曾经提到,朋友圈里很多长辈在安排后事的时候,会体贴的给晚辈选择山区墓园离停车场近的墓穴。不为别的,就为晚辈能多来祭扫几年。

说到底,墓地并不只是骨灰的存放之处,也是人们寄托哀思的地方。

只要逢年过节前去祭拜依然是很多家庭的传统,就注定了人们对墓园的要求不可能突然降低。

而“不花钱不行,花了钱也不讨好”,也就成为人们买墓地时无法逃脱的陷阱。

03

“没想到,连死都要‘排队’了”

对于“楼房式墓地”的点子赞不绝口的人,或许也是在进退两难的状况中,试图寻求一个可行的出路。

但当更多认清形势的人开始摆正心态,抱着“也就花这一次”的念头认命时,却发现一个新的问题——

即使要求低、肯花钱,也不见得就能买到墓地了。

这里介绍一个概念,国内的墓地分为“公益性墓地”和“经营性墓地”两种。

前者为农村村民提供,不收取墓地建设和土地使用费用,但是只能安葬本村居民的骨灰;后者则是城镇居民常见的墓地,标价售卖、有偿供应。

近年来,各地为了推广“节地生态葬”,对很多传统经营性公墓进行了规模上的限制。

从2015年到2018年,国内经营性公墓数量从1598个降至1386个,北京、上海、陕西、河南等多地都已停止审批建设经营性公墓。

然而正如我们上文所说,有些墓园的所谓树葬、花葬,更像是换了个壳子的“墓地涨价”;

而那些真正的生态葬,也依然很难迅速被最广大的人群所接受。

观念尚未转变,传统墓地的供应却减少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城市居民的“一墓难求”。

上海居民在崇明买房放骨灰的新闻出来后,就有不少声音解释说,本地很多墓地不仅是价格高的问题,很多更是已经停售或限售了。

在这种情况下,异地购墓甚至变成了一种风潮。

苏州就因为环境好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来购买墓地,结果2017年不得不宣布经营性公墓禁止对非本市户籍人员销售。

这或许也触及到了墓地难问题的本质——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和墓地改革政策的推进,城市居民可选择的墓地,越来越少了。

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提供给农村居民的公益性墓地。

近几年,公益性墓地违规出售的新闻时常会出现。由于其本身的公益性质,很多卖家不仅能给出较为低廉的价格,而且还许诺“永久使用权”。这类墓地甚至还有了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名称——“小产权墓”。一些当地的居民干脆做起了殡葬生意,定制墓碑、装饰物一条龙服务。

然而公益性墓地的出售行为本身是违规的。也就是说,即使买到手了,权益也很难得到保障。常见的是无人管理的问题。江苏李女士就曾在周边花1.6万元为过世亲人买下一座“小产权墓”,结果两年后去扫墓时发现墓园内道路狭窄、垃圾遍地,不仅没有停车场,也找不到工作人员。

像这一次被改成“楼房”的天津静安陵园,本身也是村委会将公益性墓地违规出售。官方整治后将会有什么结果,十万个骨灰盒将如何安置,目前也没有人能说的准。

然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最近6年多时间里,天津并没有新的经营性公墓获批。而按照天津的常住人口和自然死亡率,每年有大约80万人离世。

如果说买房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挑战,那么墓地或许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难题。

我们可以期待,当更多人开始接受海葬等新形式的时候,“一墓难求”的问题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然而,同样不可被忽视的是,那些选择传统殡葬的人,也同样有入土为安的权利。

扭转几百年来的殡葬观念任重而道远。

但至少在此之前,不要让人们“连死都要排队”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