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印度铁心打"台湾牌" 两小动作透露迹象 /

印度铁心打"台湾牌" 两小动作透露迹象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

@锐看台湾报道(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 印度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打“台湾牌”?两个“小动作”已可看出相关迹象:一,在目前中印紧张关系升高之际,印度今年7月传出派一名负责处理印美关系的资深外交官担任新的所谓“驻台代表”。二,印度一名学者今天(9月9日)选择在美媒投书,鼓吹“深化新德里与台北关系”,叫嚣“一起对抗中国大陆”。

鼓吹“深化印台关系”,叫嚣“对抗中国”

据台湾绿营媒体报道,印度学者基普根今天(9日)投书《华盛顿时报》表示,印度实行“一个中国”政策,但也与台湾保持往来。随着近几个月来中印紧张关系升高,他认为新德里与台北之间必须建立更深化的“外交关系”。

基普根是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他在这篇与研究助理狄克希特共同联名的文章中称,“印度与台湾都企图扩大在东南亚影响力。”

基普根特别提到印度的“东进政策”与蔡英文当局所谓“新南向政策”的存在“交集”,即“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文中指出,台北推动“新南向政策”,希望加强台湾与东南亚、南亚与大洋洲18国间的合作与交流。印度也推出“东进政策”,承诺加强在东南亚与亚太地区的经济、战略与外交互动,特别是与印度一样对中国大陆日益增强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以及不断发展的区域与全球秩序“感到忧虑”的国家与地区的互动。

不过,基普根话锋一转,直言印度因为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对给予台湾地区强有力的“外交支持”,印度可能会有所迟疑。但他认为,台湾拥有科技技术,可以替代中国大陆;印度应建立自己的制造中心,取代中国大陆;台印企业可以东南亚与其他地区为基础,开发安全的5G网络。

文章最后赤裸裸表示,印度与台湾“必须建立更深化的外交关系”,在各领域建立更紧密关系,以“对抗”中国大陆,这对双方都有利。

台撤换“驻印代表”,印派外交要员“驻台”

由于印度与台湾当局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印度“驻台机构”是以“印度─台北协会”的名义运作;而台湾当局在印度的对应机构则是“驻印度台北经济文化中心”。

其实,关于印台所谓“提升和深化”双方关系早有小动作。

《印度快报》今年7月12日就报道,印度政府将派一名负责处理印美关系的资深外交官、现任印度外交部美国司司长加拉尔·达斯担任“驻台代表”。报道称,加拉尔·达斯能说流利的普通话,2001年至2004年曾派驻北京工作。

在印度外交系统,负责处理对美国关系的司长,以及负责处理与中国、巴基斯坦关系官员,都被视为重要官员。因此,印度派加拉尔·达斯担任“驻台代表”,当然有其政治考量与相关问题。

而在印度传出派资深外交官“驻台”之前,蔡英文当局在7月9日也派出“亚东太平洋司司长”葛葆萱取代已在印度7年的田中光,担任“驻印代表”。此外,据香港媒体报道,台当局“驻印度代表处”一年多来不断扩编,更增加一名“公使”,由台湾中兴大学国际长陈牧民以“副代表”名义出任。

在中印发生边境冲突之际,印度派加拉尔·达斯“驻台”,此举也被外媒解读为“印度故意打台湾牌。”

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台印“互相取暖”

印度与蔡英文当局所谓“加强印台关系”的小动作,其实透露出双方在经济与政治的不自信与“互相取暖”。

经济上,蔡英文当局2016年上台后,一直鼓吹“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避免在经济太过依赖大陆”,甚至叫嚣“与大陆脱钩”,因此提出所谓“新南向政策”。而印度即是其“新南向”最重要的目标国家之一。

印度则有自己的“东进政策”,希望经济上能与中国大陆之外的亚太地区加强关联度。基普根在9日的文章中就鼓吹,“印度与台湾在教育、科学、资讯科技、医疗保健与农业等领域相互合作,以增强经济实力并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

一个“东进”,一个要“南向”,双方不谋而合,以为如此就可以在经贸与市场方面“替代中国大陆”。

必须指出的是,对民进党当局而言,其所谓“拓展国际空间”、“加强外交关系”等等,不管是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其目的都是围绕“台独”这个总目标,为在岛内推行“台独”服务。蔡英文当局一直鼓吹“联美抗陆”,幻想加入美国主导、明显以遏制中国大陆为目标的所谓“印太战略”,因此不断向美国与印度“哈腰点头”,宁愿当子也甘之如饴。其加强所谓“台印关系”,其实就是配合美国对印度的拉拢。

对印度而言,其对中国大陆一直深具防备心理,尤其当前双方关系紧张之际,印度也更加靠向美国,主动融入“印太战略”,并想师从美国打“台湾牌”。印度媒体就分析称,加拉尔·达斯“驻台”这项人事任命,“是在印度战略界内部呼吁升级与台北关系时出台的。”

另有媒体猜测,不排除印度新任“驻台北代表”的任务,有可能是促进和协调印度、美国和台湾在印太地区共同军演的角色。

针对目前的中印局势,7月10日,驻印度大使孙卫东曾发表视频谈话,强调中印要做伙伴,不要做对手;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共赢,不要零和博弈;要信任,不要猜忌;要前进,不要后退。双方应牢牢把握两国领导人共识,落实好特代通话共识,聚焦友好和合作,化解猜忌和疑虑,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克服当前中印关系面临的挑战,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确轨道。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