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反疫苗阴谋不必以理服人 事实核查有效吗 /

反疫苗阴谋不必以理服人 事实核查有效吗

“疫苗已经杀死几百万人”、“疫苗得到吹捧只因其生产销售背后的巨大利益”、“研究疫苗的人企图将微芯片植入人体内以控制人们的行为”这些围绕新冠疫苗的各种阴谋论听起来荒谬至极,却在近几个月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在其背后,与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科学共识背道而驰的反疫苗运动早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几百年前就已经萌芽,而如今又在这场infodemic(信息瘟疫)当中大行其道。然而,社交媒体时代下反疫苗论者的精明策略,却让这场性命攸关的资讯战前途更加渺茫。

反疫苗宣传的幕后

不久前因充斥着关于疫情和疫苗的不实资讯而引起轩然大波的“Plandemic”纪录片(片名将pandemic与plan结合,意在指出此次疫情是人为设计制造而成),大概是这次疫情中最有影响力的宣传品之一。这个长达26分钟的影片在在5月4日被最先发布到Facebook和Youtube等平台上,尽管发布者是一名叫做Mikki Willis的毫不知名的电影制片人,但很快影片就得到几个追踪者数量众多的专页和用户的转发引发风波。

尽管后来各平台均将影片删除,但在此之前视频已经在这些平台上收获了超过800万播放量。除了这一个影片外,社交媒体上自称医生、医疗从业者或是医疗自由宣导者(health freedom activist:认为人们有选择是否接受医疗措施的倡议者)的网络红人通过文字、播客(podcast)、影片等多样的形式向人们发出“警告”——如此规模庞大的宣传活动是否有人在幕后操作呢?

反疫苗运动几乎随著疫苗的发明同时出现。不过,当代的反疫苗运动主要兴起于20世纪末,一篇认为疫苗与儿童自闭症有关的学术论文的发表。(Getty)

长期关注反疫苗群体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Kevin Roose认为,这些不实资讯的幕后推手远比我们想像的要更有组织性和策略性。在Facebook和Youtube等平台将“Plandemic”影片删除后,很快就有反疫苗群组的人开始修改网站上影片的资讯以绕开平台自动审核、删除的程式。他在文章中写道:“这些反疫苗人士一直在为此进行练习。”

今年5月中旬,一项由美联社和芝加哥大学展开的调查显示,美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民众表示愿意接种治疗新冠肺炎的疫苗。而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反疫苗群组研究者Neil Johnson则认为,在近几个月里,Facebook上有10%探讨疫苗的专页已经转向了反疫苗的观点。

事实核查真的有效吗?

不过,当这些不实资讯在进入主流媒体视野后,对的事实核查(factcheck)也相应出现。5月7日,Buzzfeed就发表文章,纠正反疫苗宣传资讯当中的错误指控,随后文章还被分享至63个Facebook专页上。这种应对不实资讯的传统机制就这样奏效了吗?研究者对此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反疫苗观念列为十大威胁世界卫生问题之一。(Getty)

在典型的反疫苗宣传中,资讯正确与否、是否经得逻辑上的推敲或有没有证据证明真伪——这些传统的事实核查策略所针对的弱点都不重要。这是因为不少阴谋论的宣传者都用上被研究者称为“水炮策略”(Firehosing)的手法。

“水炮策略”的制胜之道在于虚假资讯被大量散播并不断的重复,宣传者在发布这些资讯时甚至并不需要试图去说服观众或者读者,只要“疫苗能杀死人”、“疫苗背后有强大的利益集团试图控制民众”这样的资讯能尽可能多的被传播出去,以至于当人们打开Facebook时看到有人分享、进入Youtube时系统自动推荐相关影片、点开Instagram时也有关注者转发,宣传者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这种宣传方法蛮不讲理,但却是有效的。它利用了人们在面对海量且重复性的资讯时的倦怠感——尤其是那些原本对问题并不那么感兴趣的群体。通过把人们置于一个人面对一百个不讲道理却理直气壮的人的对抗当中,胜负大概在争吵开始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研究者认为,这种来势汹汹的宣传法,意在最大限度的占据人们的注意力,而令人们无暇顾及网络空间存在的与其矛盾的真实资讯。

正如学者、March For Science(“为科学游行”:主张积极拥护科学的社运组织)委员会成员Lucky Tran所一针见血的指出的:“这种方法就是让事实丧失力量。”

在影片“Plandemic”被上传至网络上后,各大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在两周内纷纷将影片从平台删除。但据统计,此前已有800万人看过视频。(Getty)

何以应对?

这种在反疫苗宣传活动中被采用的策略并不是全新的构想,而是研究者在俄罗斯当代宣传行为中所发现的策略。在由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美国智库)发布的论文中,研究者明确指出,不要指望用真相来反制不实资讯。

从效率的角度来看,捏造一则虚假资讯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寻找证据证明该资讯的虚假之处要少的多。而主流媒体记者即便达成共识共同对抗这些来势汹汹的阴谋论和伪科学、见招拆招,但无论这些事实核查的内容有多么有说服力,已经形成的第一印象却很难被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们在形成第一印象后遇到与其相矛盾的资讯时,更倾向于相信前者,且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愈加显著。

那么对这种蛮横的宣传手段,我们是否束手无策呢?兰德公司的研究者提供了几种可能的选择,当中也许较为有效的,是试图在观众在看到不实资讯前做到“先声夺人”。

比起在事后拆解为什么关于疫苗的某个指控是错误的,在事前传播关于疫苗的正面资讯、以及提醒人们注意阴谋论宣传者可能采取的控制舆论手法更为有效——不实资讯的类型和指控虽然多样,但却也有不少典型的特征:比如虚构一个恶意利用或者剥削民众的利益集团、以及引述缺乏专业性的公众人物、来源可以的资料等等。

尽管人们无法预测下一个像“Plandemic”一样的影片何时问世,但网络平台和研究者事实上在反疫苗宣传的早期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一趋势。既然如此,传播学研究者以及网络平台或许有机会在动摇民心的阴谋论、伪科学泛滥或者产生更大影响力之前,为民众打好“疫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