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众议员提台美建交 反帮解决一个问题 /

美众议员提台美建交 反帮解决一个问题

近期因为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刻意升高美、中对抗情势,美国政坛及台湾“独派”在美国的游说团体,近来不断鼓吹美国应将“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从战略模糊调整为战略清晰,向世界宣示美国对抗“中共”,保护自由民主阵营制度不受渗透及台湾的“民主伙伴”安全的决心。

美国国务院次卿克拉奇率团访台,可是台湾方面高度期待的“台美经济暨商业对话”,却未列入行程当中。([email protected] Krach)

在“战略清晰”的要求下,从特朗普、国务卿庞佩奥(Mike Pompeo)以降到国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在《中美三公报》及《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构成的边界内,通过《台湾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台北法案》(TAIPEI Act)等法案,提高对台军售武器质量,要求美军协助台军提升防卫作战能力,避免“首战即终战”,“两岸统一”在极短时间即变成“既成事实”,还以“共同防疫”、“出席李登辉追思礼拜”等理由,短时间指派卫生部长阿札(Alex Azar)及国务院主理经济能源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访台,在在都撩拨北京的敏感神经,北京虽然祭出外交喊话、对特定公司及特定人实施“制裁”及解放军在台海的“实战化”军演等手段,实际上效果相当有限。

情况就如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FRS)研究员波因达兹(Antoine Bondaz),8月上旬向法国《回声报》(LesEchos)说的,特朗普为了他的连任选情,在大选前,会在“不越过北京红线的基础上”,有步骤的持续挑战北京。因为没有越过红线,台湾也没有因为“美台关系史上最佳”,得以加入联合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或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FTA)实质进展,严格来说,特朗普就是借着台湾对北京使出许多“小动作”,目的在于惹毛北京或是参与军演的解放军前线官兵,寻找一个以“擦枪走火”为导火线的“有限冲突”,将他从竞选连任的不利选情中“拯救”出来。

北京当然明白特朗普的“用心险恶”,但因为特朗普始终只是无限逼近“红线”,虽然窝火,却也只能展现战略定力自我克制。

于机翼挂载鹰击-100反舰导弹的解放军轰-6战机。(环球网)

不过,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帝芬尼(Tom Tiffany)循着堪称当下美国政坛“战略清晰”的主流风向,于美东时间9月16日向众议院提出一件《共同决议案》(Concurrent Resolution),呼吁特朗普“摒弃过时的一中政策,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恢复与台湾正式外交关系、洽签台美FTA,支持台湾取得国际组织会员身分”。

无论帝芬尼的“挺台”是被长期希望“台美建交”的“独派” “,煽动”,还是自身为搏媒体关注的哗众取宠,必须得说,这个《决议案》不啻是帝芬尼送给北京的一个礼物,成为被特朗普在“红线内”持续挑战北京底线的解方。

众所皆知,特朗普政府的“挺台”措施与美国国会通过的“挺台”法案之所以都小心翼翼的在“红线内”选派访台官员、在法案内容大玩文字游戏,主要目的即是避免踩上“红线”,引发会有重大人命伤亡的真正大战。不过,帝芬尼将“台美建交”直接写进《决议案》, 实际上就是将北京的“核心利益”送上表决台,踩着“北京红线”要求他的议员同僚表态“抗中”决心的自我测验题。

这个《决议案》后续可能有几种结果,一是帝芬尼自行撤案,唾面自干;其次这个案子走上表决台,参、众两院一如以往的彰显“抗中保台”决心,或者没有通过《决议案》,共同承担“惧中”称号;其三,白宫知悉国会要求“台美建交”意见,着手进行相关事宜并准备“为台湾一战”,或者以《决议案》不具法律约束力,对“台美建交”建议充耳不闻,持续与北京“斗而不破”。

就北京来说,无论这个《决议案》的结果如何,都可以成为解决当下不断被特朗普政府“骚扰”而没有其他有效作为的困境。包括理解美国政坛的“挺台”是虚张声势,还是真心实意。若是虚张声势,至少北京多了一些材料“刺激”或“嘲讽”美国或蔡英文政府常挂在嘴边的“价值理念相同”、“台美关系史”最佳;若是真心“挺台”愿为台湾一战,至少北京及解放军也可免除这段期间以来的“窝火”,横竖都算是个“解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