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史上最贵美国大选?美国正烧掉几十个亿 /

史上最贵美国大选?美国正烧掉几十个亿

关于美国政治的本质,一个世纪前一位名叫马克·汉纳的美国参议员曾经留下过一个金句。“在政治中有两件事很重要,”他说。“第一个是金钱,我不记得另一个是什么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钱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没有下降,而是越来越高:从1980年到2012年,总统竞选的支出金额增加了1200%,2008年,奥巴马在他的第一次竞选中花掉了7.3亿美元,被视为美国总统竞选中一个惊人的新纪录,但这一纪录仅仅保持了四年就被他自己打破,而单一候选人在“金钱战”中的压倒性优势在2008年以后彻底不复存在,一贯烧钱的美国竞选从此进入了一个更加烧钱的新阶段。

2016年,两位候选人及其相关赞助力量组织的竞选活动共花费24亿美元,如果将范围不限制在总统,而是扩大到两院议员等联邦竞选候选人的开支,则当年为了竞选,美国共花掉了大约65亿美元,这远远超过了很多小国的年度全国经济总量,在各发达国家当中也是一笔令人侧目的花销。

2016年科罗拉多州一次集会上的特朗普支持者/AP

而2020年,根据许多机构的预测,极有可能将是美国历史上再次刷新纪录的一次最昂贵的大选

激增的竞选支出

有些计入了通货膨胀因素的计算结果表明,从1861年的亚伯拉罕·林肯到2016年的唐纳德·特朗普,要当上美国总统,候选人需要花掉的金额总数增长了250倍以上。尽管特朗普的富商形象广为人知,但在2016年选举当中,他却是相对节俭的那一个——他在竞选活动中共投入了3.98亿美元,他的对手希拉里·克林顿这一数字是7.68亿。

而比起近年来以“亿”为计量单位的美国大选开销,同样实行总统制的法国直到最近一次2017年举行的大选当中,每位候选人所能投入的金额仍然不到2500万美元。

差异是如何产生的?一种流行的解释是美国地广人稀——并且还拥有空前发达的大众传媒土壤,媒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在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后,为了使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抵达尽可能广的人口范围,巨额广告费必不可少,并且由于传播特性,广告费投入甚至还被用来解释选票的数量。

另一个导致美国竞选费用高昂的客观因素则是持续时长——美国的竞选活动开始得比所有国家都要早,也因此持续时间长得多。

2008年投放在街头的奥巴马竞选广告/AP

但显而易见,这些因素都不足以解释美国为什么会在二十一世纪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如此奇特的例外,而真正的变化发生在2008年,这一年,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历史性地拒绝了联邦资金拨款,这让他得以成功摆脱旧有的支出限制,从而通过社会筹资实现了高达7.3亿美元的支出,同年他的竞争对手麦凯恩的总支出是3.3亿美元,不到奥巴马的一半。

2010年,另一个关键变化出炉。这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公民联合诉联邦选举委员会》一案中做出裁决,对谁可以花钱参加政治竞选活动的规则进行了重大修改,为企业,工会,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独立团体的直接支出打开了大门。

在这两个关键变化以后,再也没有哪个总统候选人同意接受联邦竞选资金,从而使得支出限制形同虚设,而各利益团体则在法院的判决出台之后彻底放开了手脚。2012年,谋求奥巴马连任的民主党一方在大选中共投入了11.4亿美元,以罗姆尼为候选人的共和党则投入了12.54亿。

2020年可能会更贵

所有的地区选战消息都在表明一个事实:驴象两党对于今年大选的主要策略都是极尽所能地烧钱,个人捐助者更是如此。

前几天,一则消息在佛罗里达州地方媒体上炸开:传媒大亨、目前已经退选的布隆伯格宣称他将投入一亿美元在佛罗里达州帮助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其中超过1600万美元将用于帮助近32000名拉丁裔或黑人重罪犯,通过替他们支付债务和法庭罚款的方式使他们重新获得投票权。此举意在为拜登的潜在选民增加投票率,这两个群体都被认为更容易支持拜登。

这合适吗?目前没有人知道,不过佛罗里达已经有检察官提出要审查布隆伯格这一举动的合法性。

佛罗里达州用两种语言写的投票站指示牌/网络

更多的广告投入和宣传攻势则发生在几乎每一个州:2016年,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希拉里没有对民主党传统重镇明尼苏达投入太多注意力,结果是州内铁锈带地区的七个郡中有三个彻底倒向了在当地投放了大量广告的特朗普,郊区农民和蓝领工人也出现“倒戈”,最终后者仅以45000票的微弱劣势告负,尽管明尼苏达自1972年起就不曾支持过任何一个共和党候选人。

有过这样的先例,2020年已没有任何一方敢对哪一个角落掉以轻心。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烧钱。

截至目前,特朗普已经募集了超过13亿美元竞选资金,并且已经花掉了其中的11亿,这已经是他2016年竞选开销的接近3倍。拜登的这个数字相比之下略低一些,为9.9亿,但在8月一个月内,拜登获得的资金是特朗普同期内的两倍:2.91亿对1.29亿,距离大选还有一个多月,这场金钱大战谁将占得上风,目前尚未可知。

截至9月20日双方筹款对比/NPR

可以确定的只有这将是又一次引起舆论抨击但依然我行我素的昂贵选举:美国媒体采访到的选举专家当中,没有任何人相信这种“烧钱”势头会在短期内得到遏制,它更有可能越来越贵。

对于一些业内人士和媒体评论家来说,越来越贵的选举本身就是美国宪法危机的直接表现,一些人在谋求修改美国宪法第二十八条,从而对出现失控迹象的选举花销施加一些限制,另一些人则援引民调结果证明,其实大多数美国人并不支持这种选举形式:绝大多数人在相关民调中都选择了希望通过法律对选举花销施加限额,出言反对过奢侈选战的政客甚至也不在少数。

但在美国当前面临的重重问题之中,选战的价格甚至很难排进关注度前十——无论这一次通过烧钱大战最终胜出的是谁,下一个四年里恐怕这一问题都仍然不会出现在白宫的桌面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