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大选辩论:拜登未掉入特朗普陷阱 /

美国大选辩论:拜登未掉入特朗普陷阱

凡是观看了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9月29日首场电视辩论的人,都会有一种印象:两人不是在辩论,而是争吵。尤其是特朗普,频繁插话,发表一些莫须有指控,包括拒绝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反将极端暴力形容为“左翼问题”,都是为了迎合自己的选民基本盘。

拜登也有插话和口误,但总体上遵守规则,注重尝试揭穿特朗普的谎言。而对于拜登发出的指控,或者主持人的提问,特朗普要么避而不答,转而攻击拜登,要么直接否认,比如他逃税的问题。

9月29日,美国大选首场辩论举行,特朗普与拜登展开激烈攻防。(Getty)

两位候选人都是全国选民熟悉的人物,过往政策立场也被大家所熟悉,所以就辩论议题本身,不会给选民投票意向带来决定性的变化。

根据蒙莫斯大学(Monmouth University)9月28日公布的民调,74%的选民选择观看首场电视辩论,但只有3%的选民认为这次辩论“很可能”会帮助他们决定投票意向,另外10%的选民认为“或许”会改变他们的意向,而87%的选民则认为不太可能影响他们的决定。

这一民调和2016年首场辩论的数据基本接近。当时,只有2%的选民认为首场辩论很有可能改变他们的投票意向。

而就希拉里(Hillary Clinton)2016年和特朗普的首次辩论,当时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在辩论中输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的舆论研究公司ORC(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当年所做的民意调查称,希拉里以62%比27%的优势大胜特朗普。但是,希拉里最终还是输掉了关键的几个摇摆州,进而输掉了选举。

所以,29日的首场辩论讨论孰输孰赢并无实际意义。关键还是看两位年长候选人的精气神,或者谁能表现得更强硬,展现更多领导气质。

但不幸的是,两位男性政客是通过口头攻击的方式展现各自的“精气神”。尤其是特朗普,攻击或陈述之词大多具有夸大、误导、错误之嫌,目的就是为了激怒拜登,搅乱其思绪,盼其大失方寸。

拜登的应对策略就是拒绝和特朗普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更多地看摄像头,或者直言让特朗普打岔时“闭嘴”。

和特朗普迎合基本盘的做法稍有不同,作为挑战者,拜登在辩论中也展现了争取共和党选民的一面,或者至少不激怒宗教保守派选民。比如,在谈到被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人选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时,拜登认为她是一位“好人”,避免任何针对她个人的攻击,而是注重批评特朗普仓促提名的做法。

在拜登看来,围绕特朗普虚无指控进行口舌之争毫无益处,还是将事实核实的任务交给大众去做。只要拜登保持稳定、正常发挥,从容应对特朗普各种攻击策略,避免掉入特朗普设置的“陷阱”,就很容易在辩论表现中加分。而特朗普作为“现任总统”的疯狂发挥,反而可能会让他的部分支持者有些失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