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清华高材生杀丈夫和尸体同住到无法隐藏 /

清华高材生杀丈夫和尸体同住 直到无法隐藏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你不能把生命的全部都倾注在另一个人身上。

十五年前,陈丹蕾用尽全力,尝试着用畸形的爱把想要离婚的丈夫留在自己的身边。

在挽留无果后,她用买来的枪夺去了丈夫的生命,并与他冰冷的尸体共同生活了整整七天……

十五年过的真快。

再过些日子,陈丹蕾就要出狱了。

可那个被她伤害的人,却永远不会再回来。

1977年,陈丹蕾出生在四川一个高知家庭。

继承了教授父亲的高智商,成绩优异的陈丹蕾,在1995年以四川省第五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为了父母的骄傲。

也是在清华大学,陈丹蕾遇到了初恋,也是她此生的挚爱——何磊。

没有电光石火,没有一见钟情。

那天,因为陈丹蕾无意捡到了何磊的钢笔,两个人的命运才产生了交集。

一开始,何磊只感觉眼前这个瘦瘦小小、戴着大大眼镜的女孩子像假小子一样和自己非常聊得来。

可当他和陈丹蕾越走越近,他发现她一点也不快乐。

在外人看来,陈丹蕾的父亲无论是在学术或是事业上,都是成功的。

可陈丹蕾的母亲对他却颇有怨言。

为了辅佐家庭和辅导女儿读书,陈丹蕾的母亲很早就辞去了工作,在家做好后勤的工作。

渐渐地,随着丈夫愈发受人敬仰,陈丹蕾的母亲越来越担忧——她害怕自己的丈夫会在外沾花惹草,甩掉这个每天面对锅碗瓢盆的黄脸婆。

她学会了翻看丈夫的信件,查询他的手机,更百般阻止他的社交。

缺乏沟通,每天都是恶语相向,这两夫妻的感情很快走到了尽头。

可就像很多中国夫妻一样,之所以他们没有选择离婚,是因为想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所以在陈丹蕾心里,父母原本应该无私的爱,变成了她背上难以卸下的包袱。

我得听话,我得完美,不然他们会失望,他们就不爱我了。

在成长的那些年里,陈丹蕾一直压抑着自己孩子的那一面,她努力读书,好好学习。这是她了解到的,维系父母感情的唯一方式。

可最终她还是没有留住父母。

在不堪忍受后,她的父亲执意选择了和多疑猜忌的妻子分手。而失恋的母亲,把控制力再次转移到了女儿的身上。

这让陈丹蕾的性格愈发的孤僻敏感。

也许是因为同情,也许是因为他的保护欲的确衍生了一丝情愫。在大学时代快结束的时候,两人谈起了恋爱。

只是那个时候的何磊没有预知到,陈丹蕾的爱逐渐令人窒息,最终吞没了他的人生。

毕业的时候,也是大多数学子要分手的时候。尤其当其中的一方拿到了海外大学的通知书。

2001年,原本已经在国内读研究生的陈丹蕾拿到了美国普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一直想要离家越远越好的她建议何磊与她一起出国。

二十年前,出国读书并不像今天这么容易。很不巧,何磊第一次申请签证,被拒绝了。

陈丹蕾有了些不安——如果何磊无法到达美国,那么面对着日夜颠倒的异地,分手可能是她最终、也是她最害怕的结局。

于是,她听从了其他留学生的建议:和何磊结婚,以陪读的方式将何磊带到美国。

这是何磊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陈丹蕾的控制欲。

哪怕你暂时没有书读、没有工作、没有资金来源,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在我身边,我可以把一切都给你。

后来,陈丹蕾的同学曾这么写过,那时候,虽然她的奖学金能保证她一个人不愁吃穿,可为了给何磊一个舒适的环境,陈丹蕾对自己要求严格,能不花钱的地方,她绝对不支出额外的费用。

最窘迫的一个月,她只花掉了20美金。

这是陈丹蕾对爱的理解:我愿意牺牲所有,只要你在我身边。

可逐渐的,陈丹蕾要的,不只是在一起(电视剧)那么简单了。

她想要何磊时时刻刻陪伴在自己身边。

当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和爱,他/她在长大之后通常来说是自卑的。

更别说陈丹蕾这样一个外表普通又瘦弱的平凡女孩子了。

她害羞、不爱说话,习惯了父母极不健康、声嘶力竭的沟通方式,她也并不懂得怎样正常地与同龄人相处。

从小到大,她几乎没有任何的朋友。尤其到了美国,陌生的环境和文化背景、没有能交流的熟人或知己,何磊就是她的全部。

可何磊不同。

何磊是开朗热情的,不管走到哪里,他都能很快融入到别人的社交圈中。

到了国外,相比于孤独的陈丹蕾,何磊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适。

再加上很快他也拿到了普渡大学的奖学金,一边做研究写论文,闲下来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喝杯酒,何磊的生活愈发惬意。

而陈丹蕾呢?

她的学业也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

陈丹蕾之所以从国内转到美国,其中一个原因是她和当时的研究生导师闹翻了。

没曾想,到了普渡大学,矛盾又再次上演。来自美国的教授无法忍受陈丹蕾的任性和乖戾的性格,他拒绝继续做陈丹蕾的老师。

没有了导师,意味着她就没有了学上。

那一段日子里,陈丹蕾几乎二十四小时待在家,除了偶尔读读书,其余时间,她无时不刻地围绕着何磊。

你渴不渴。

你饿不饿。

你爱不爱我。

一次、三次被问到这些问题,何磊还可以耐心回答。

逐渐的,何磊不愿意再对这些无聊的问题有所回应。

可他越是逃避,陈丹蕾越是不安——你不愿意和我交流,一定是因为你不爱我。我知道,我平凡,我不美丽,现在我又丢失了引以为傲的学业,你想离开我了对不对?

在自我的暗示下,陈丹蕾的不安逐渐转变成了愤怒。

她恨何磊的那些朋友、那些业余爱好把他从自己身边抢走。她要监控他,她要把他夺回来。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陈丹蕾与何磊的相处模式,变成了父母的样子,也是她最害怕的样子。

虽然反感陈丹蕾对自己的控制,可何磊还是关心她的。

利用自己的人脉,何磊为陈丹蕾找到了一位华人教授做她的导师。他觉得,至少这样能够让陈丹蕾转移下生活的重心,也能拿到她心心念念的硕士学位。

可是呢?在研究室里,陈丹蕾依旧无法和同事搞好关系。

需要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和她搭伴,她除了批评同事还会顶撞老师:“成天叫我做这个做那个,你是没有手吗?”

与此同时,何磊也曾尝试过带她进入到自己的社交圈里。

一起和朋友喝酒、周末去徒步、烧烤……

可陈丹蕾不喜欢。

她数次向丈夫抱怨,你为什么不愿意和我独处?为什么我们不能过二人世界?我们连孩子也没有……

抱怨无用,她就会撒泼。

很多次,一场原本高高兴兴地聚会被陈丹蕾搞得毫无兴致可言。

她轰走远道而来的朋友,当着很多人的面质疑自己的丈夫。甚至有一次,在无理取闹得不到回应后,她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何磊一个响亮的耳光。

就这样,不想再找麻烦的朋友们再也不愿意和陈丹蕾相处了。

何磊也鲜少出现在各种聚会中。

原本那个圈子的主导者,逐渐地消沉了下去。

在一段两性关系中,当一个人愈发声嘶力竭,另一个人就会更加沉默。

这样单方面的沟通是无效并负面的。

可陈丹蕾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只是想让他开口说话罢了,真的有那么难么?

有。

这是何磊长期被压制后总结出的经验:无论自己是劝她还是放任她发泄,最终他都是暴力的受害者。那和她对峙,又有什么用呢?

可忍耐总归是有尽头的。

不对等的爱情总会有一个爆发的临界值。

“我想离婚。”

在2004年的冬天,在深思熟虑了好久之后,何磊第一次说出了这句话。

突然被想要一辈子相守的人提出离婚,会心碎,会崩溃,会难以理解,有这样的想法都再正常不过了。

可经历过感情的低潮期,普通人都会振作起来,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

但是陈丹蕾没有。

自始至终,她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如果离婚,那我这一辈子就完蛋了。

那一刻,父母失败婚姻的阴影在她心中重现。

她不允许这样的失败在她的身上发生第二次。

于是,在平安夜,再次争执未果的陈丹蕾第一次用刀刺伤了何磊。

打斗声、尖叫声惊动了邻居,有人报了警。

在美国,家暴是非常严重的事件。作为施暴方,陈丹蕾被当地警方拘捕并提起诉讼。

可何磊的同情心再次阻止了这一切。

即便他想要分开,但看到自己相处多年的恋人失去自由,何磊是于心不忍的。

在警方在三发出警告后,何磊还是拿出了5000美金保释了陈丹蕾。他给出的理由是:她不是有意伤害我的,我们只是在模仿《本能》中的性游戏而已。

既然受害者选择了原谅,旁观者即便为他担忧,也无可奈何。

时间很快来到了2005年。

有很长一段时间,陈丹蕾没有再和何磊争吵了。至少,外人是这么觉得的。

不过,太多的案例都告诉过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最难改变的,大概便是性格和人

陈丹蕾的愤怒只是被压制而已,它哪儿都没有去。

2005年8月19日清晨,陈丹蕾再次质疑问起何磊要不要永远和自己在一起的问题。

还没有得到想要的回答,陈丹蕾端起了她早就准备好的枪,果断扣动了扳机。

如果离婚,他一定会和别人组成家庭的。那我就只剩一人了。

我要永远拥有他,哪怕让他死,他也只能属于我一人。

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下,陈丹蕾看着丈夫的尸体,没有一丝害怕。

甚至,在无人发现之时,她还正常地同这具逐渐腐烂的尸体共处了整整七天。

直到臭味无法隐藏,陈丹蕾才不得不和她想要共处一生的男人告别。

接下来的事情,有好几个版本。

陈丹蕾说,她在网上花2000美金找到了一个名字叫杰克的美国人,尸体是被杰克处理掉的。

但警方的调查结果是,各项证据都表明,杰克这个人是陈丹蕾虚构的,自始至终,分尸抛尸的只有她自己而已。

同时,警方还在她的日记中看到了她预谋杀人的记录,她测试过消音器,她思考过要在什么样的天气下手,她也想过怎样瞄准才能一击致命……

如果这是她口中的爱的话,这样的爱未免也太过恐怖了。

处理掉尸体,陈丹蕾拿着何磊的护照准备遣返回国。

在家暴事件后,为了防止她离开美国,当地警方已经扣留了她的护照。

想要逃,陈丹蕾只能乔装打扮成何磊的模样,用他的身份才能成功消失。

陈丹蕾轻松逃过了美国海关的检查。

可她却没有逃过中国海关的火眼金睛。

这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何磊已经遇害。甚至面对着何磊的父母,陈丹蕾还在安慰他们:我只是拿错了护照自己回来了,何磊在美国很安全。

直到数天后,当美国警方在一辆遗失的汽车后备箱发现了几袋属于何磊的人体组织,陈丹蕾才坦诚,何磊永远回不来了。

曾经荣耀的高材生,转眼之间变成了阶下囚。

在受审期间,陈丹蕾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很多人想要得到答案,看似她与丈夫的矛盾,都是无从轻重的小事。为什么这些无害的小事,却酿成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

陈丹蕾太渴望爱了。

从童年时期,她都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正常的爱。当她的母亲、一个成年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处理好,他/她又怎能处理好和另一半、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呢?

没有爱,她就更亟需爱。她想用一切可能去得到爱。

小的时候,陈丹蕾得到爱的方式是努力学习。

但长大后,学习成绩已经不是全部了。

没人教会陈丹蕾怎么正常的与人相处,她只能模仿她回忆中母亲的样子。

时刻粘着对方,越界的关心,强迫性的交流,只要我加强自己的存在,你就会注意到我,你就会发现我的不同,你就会爱我。

何磊的大学室友说,那时候,恋爱中的男生都会主动把女友送回宿舍,可只有陈丹蕾,是那个每天出现在男生宿舍等待何磊的人。

她的爱让人窒息,也愈发不平等。

所以有天,她的爱让人受到了伤害。

在法庭上,陈丹蕾的家人和律师执意用精神问题帮她开脱。

可经过上海市安康医院的详细检查,他们认定陈丹蕾在作案时是思维清晰的。

最终,考虑到陈丹蕾态度良好并有自首情节,她最终被判处死缓。同时她还需要向何磊的父母支付四十四万民事赔偿。

判决下达后,何磊的家人和朋友是愤怒的。

从普通家庭中走出,刚刚成为一个让家庭骄傲的高材生,可他还没来得及报答父母,便以一种极其残忍的方式失去了生命。

可伤害他的人,却不用付出相同的代价。

陈丹蕾的案件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呢?

因为在家庭惨剧中,凶手总会是男性。因为力气和思维上的差别,女性想要报复,通常会采取其他的警告手段。

可陈丹蕾,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选择用最冷酷的方式没有给受害者留下任何的退路。

这一次,她给很多人留下了思考:不正常的两性关系、失败的婚姻,男女双方都有可能是那个受害者。当爱情无法继续的时候,勉强最终只会将人拉入深渊。

好聚好散,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在狱中,陈丹蕾说,她期望自己出狱那天,可以成为一名翻译。

因为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十五年过去后,陈丹蕾已经马上就要出狱了。

多讽刺。

她还可以有梦。

可她伤害的人,却只能出现在别人的梦里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