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从美大选的通讯投票检视民主政治的意义 /

从美大选的通讯投票检视民主政治的意义

美国大选已过了正常开票时间,纵然各种情节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确定的是,开票至今已迈入第三天,第49任的总统、副总统还没“正式产出”。所谓“还没正式产出”有两个意涵,首先,美国总统是由各州的“选举人团”间接投票选出,而美国选举人团的投票日是在今年12月14日,所以就算各州的投票结果出炉,就宪政角度来看,都还只是“按理推算”谁应该是总统,还不能说谁就是新任总统,一切要等到一个月后才能依法确定。

其次,正常来说,“按理推算谁应该是总统”这件事目前还说不准,就算外界一再认为拜登赢得密执安州后,16张选举人票入袋应当就毫无悬念;但是,目前有部分摇摆州都还没开票完成,甚至处于胶着的现象,拜登虽声称“在胜选道路上前进”,但仍不敢大胆发表“胜选演说”。然而,重点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开票冗长?“通讯投票”(Mail-in Voting)是关键的因素,据报导指出,这次大选有约八千万人采取通讯投票的方式,这已超过2016年总投票数的一半。

“通讯投票”受到各界的关注,也对这场选举投下关键性的变量,更是让川普提出停止计票及选举诉讼的主要考虑,疾呼应该调查“选票舞弊”及停止“迟到计票”,他强调“通讯投票”是“非法选票”,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会因此被“窃走”。理解这次美国大选的投票争议,要先简单厘清名词概念与意义,其实某个程度上,“通讯投票”与“缺席(不在籍)投票”(Absentee Voting)相似,制度设计的宗旨是要保障公民的投票权,让美国公民能顺利履行参政的权益。

事实上,这次美国大选面临着COVID-19疫情的干扰,各州扩大“通讯投票”的认定范畴,将“任何疫情考虑”纳入允许申请“通讯投票”的理由,这是有其必然性与正当性,毕竟美国确诊人数仍是有增无减的趋势,前往公共场进行投票是有健康风险,体谅选民内心的恐惧,以及确保“生命安全”与“公民投票”的平衡,看起来都是合理合情的作法。只是,民主选举的价值除了让公民履行参政权与投票权之外,“秘密投票”及“实时计票”也是不可或缺。

先不论“美国邮政体系”在这次“通讯投票”的影响,就这场大选的争议点应当回到讨论或检视“通讯投票”的规划,因为在联邦制度的宪政精神下,各州拥有采取各种投票方式的权力,不管“通讯投票”的途径是“需事先提出申请”或“自动寄出全部选民”,各州在裁量“申请期限”、“何时寄达”及“选票合法”上的作法都是截然不同,例如新罕布什尔州就没有明确规定“申请期限”,部分州有规定需选举日前寄达,也有指定日期的作法,甚至弹性认定。

换句话说,表面上这导致开票延后,实质上也凸显在“计票”上的判断问题,再把“邮寄选票”的延误情形考虑进来,就必然让整个选情变得更诡谲多变。不过,这些问题都可以透过制度与相关行政措施来改善,持平而言,目前出现的问题凸显出各州政府在规划上的破口,也就是没有完善因应作法,所以才会出现延后计票的现象,无法“实时计票”;然而,“通讯投票”真正的问题如前面所述,“通讯投票”根本无法厘清如何确保“秘密投票”的原则不受损。

在“申请通讯投票”到“填写选票”再到“邮寄投票”的过程中,如何保障人民是在“秘密投票”的保障下进行投票行为,而这又牵涉到“投票人的意志”表示,也就是“投票人是出于个人意愿而非受人指使或强迫”进行投票;另外,“通讯投票”也凸显难以确认“本人投票”的判断根据,甚至在“选票”与“选举人手册”之间的核对上势必也会产生疑虑,而这攸关着“不能追查投票者的投票意向”的“秘密投票”意义,更是民主投票无法回避的基本原则。

也因为如此,当“通讯投票”无法“实时计票”,进而有“延迟开票”所导致的拉锯画面,“逆转选情”的电影情节虽然是新闻媒体下目标所爱,但却也是政治阴谋论的最好题材。当然,美国民主社会的稳健是多数人会认同的观点,但是,如果就保障“公民参政权”的角度来看,“提前投票”与“当日投票”的差异,让所谓真正的“主流民意”更难以探测,尤其选战仍在进行,却有多数民众已完成投票,代表性的判断会是辩证“何谓民主”的争议,也是后续延长加赛关注的焦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