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情局前官员:中国用LinkedIn网罗人才 /

中情局前官员:中国用LinkedIn网罗人才

美国中央情报局反情报部门前主管欧尔森说,中国情报部门近年积极利用社群网站“领英”(LinkedIn)物色海外科技研究人员,以套取中国需要的欧美国家研究与先进科技成果。

《澳洲金融评论报》(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网站昨晚刊出欧尔森(James Olson)独家专访报导;欧尔森说,中国情报部门正在“强力积极地”(aggressively)利用社群媒体网罗专业科技人才。

欧尔森说:“他们(中国情报部门)向西方国家的挖角对象,是一些有助套取西方技术或新科技研发成果的人才。”

欧尔森提醒,西方科技研究专业人员的文化背景是“着重分享资讯、与他人合作、与他人讨论自己的研究工作”;因此,他们往往对“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没有戒心。

欧尔森曾任美国海军军官,在中央情报局(CIA)工作超过30年,目前是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政府与公共行政学院教授,著作有“公平竞争:情报工作的道德两难”(Fair Play: The Moral Dilemmas of Spying)和“抓间谍:反情报工作的艺术”(To Catch a Spy: The Art of Counterintelligence)。

《澳洲金融评论报》9月14日报导,承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混合战”(hybrid warfare)业务的深圳企业“振华数据”(Zhenhua Data)针对全球240万名具有影响力人士建构“海外重要人士数据库”(Overseas Key Individuals Database,OKIDB)。

在振华数据的数据库中,包括3万5000名澳洲人──主要是政界、法律界、军方知名人士;也包括一些知名度较低的人士,如科技界企业家、学者、商人和宗教领袖;另外还有一些有犯罪纪录或违反商业规范而遭制裁的人士。

《澳洲金融评论报》昨天的报导表示,振华数据数据库内的澳洲人资料中,有很多是和领英所显示的资料重叠。

欧尔森提到,很多科技研究人员会在自己的履历上写自己是在政府部门或高科技公司任职;其中有些人的工作涉及中国情报部门感兴趣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资料都可以在领英上看得一清二楚。

欧尔森说,中国情报部门看准了对象后,就会设法“利诱拢络”(wined and dined);例如邀请他们到中国参加会议、让他们建立人脉、提供工作机会等。

欧尔森说:“他们(中国情报部门)会尽其所能套取情报,他们会观察和评估,以便辨识出比较容易下手的对象;然后,在达到目的前绝不罢手。”

欧尔森说,中国情报部门的基本利诱套路是让那些西方科技专家觉得可能会在未来取得工作或合作机会,于是分享大量资讯。

欧尔森还说,不论是从中国到海外的留学生还是从海外到中国的留学生,都是中国情报部门的下手对象。

欧尔森举例,留学上海的美国学生席莱佛(Glenn Duffie Shriver)就曾接受中国情报机构提供的7万美元(约新台币200万元)报酬;席莱佛的任务是投考美国国务院或中情局的工作。席莱佛2010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拘捕,随后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美国司法部于2011年1月21日发布新闻稿:“席莱佛向法院承认,他的目的是要在(美国)联邦政府或情报部门任职,以便能取得机密国防资料,进而将有关资料提供予中国(情报)人员;这是他接受相关金钱报酬的工作内容。”

欧尔森提到,现在重要美国人员造访中国前,常会在行前听取联邦调查局的自我保护安全简报(defensive briefings)。他说,各国政府需要积极告知大学及企业他们可能面对的风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