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环时:澳洲反华氛围渐浓 留学生不愿赴澳 /

环时:澳洲反华氛围渐浓 留学生不愿赴澳

本文综编自环球时报、ABC,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环球时报》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澳中关系紧张,中国学生还将会澳洲作为首选留学目的地吗?》的英文文章。文章称,不少中国留学生考虑到疫情风险和澳洲国内的“反华”氛围,赴澳留学的意愿大幅降低。

环时:两国关系紧张,中国学生赴澳留学意愿大减

《环球时报》报道称,明年9月到隔年1月,成千上万名中国学生都会向海外高校递交留学生申请。这其中,申请澳洲高校的人数最多。但现如今,澳洲高校对于中国学生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下滑。

文章称,《环球时报》近期与来自北京及上海等地50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交流,“有半数受访者表示不会赴澳留学”。

澳洲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约15万名中留学生赴澳留学。到2019年,这一数字上涨到了26.1万。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路透社报道称,2019年,中国留学生占到了澳洲高校国际学生总数的38%。但受到疫情和两国关系紧张的影响,今年这一数据下降了25%。

《环球时报》报道称,教育界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澳中两国关系不稳定,未来1到2年内中国学生赴澳留学的意愿都不会太强烈。

中国学生:如果可以重选,我不会优先考虑澳洲大学

《环球时报》报道称,来自广州的田同学表示,自己今年早些时候曾考虑申请赴澳留学。“但随着莫里森政府出台‘封国令’,导致大批中国留学生无法入境,我也对澳洲失去了信心。”

另外一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许同学成功拿到了悉尼大学的offer。许同学表示,自己在申请时很看重“当地民众是否友善,环境是否宜人”。

许同学还表示:“最近我感觉澳洲国内针对中国留学生的敌意有所增加。如果有可能让我重新选择的话,也许不会优先考虑澳洲的大学了。”

(图片来源:网络)

一名姓罗的父亲表示,他的女儿目前正在澳洲留学,也曾打算移民澳洲。但现如今,他们已经取消了移民计划。“我女儿高中就去澳洲留学了,但疫情爆发之后,澳洲变得越来越不安全,我们都认为回国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发布赴澳留学预警 澳部长否认中方说法

今年6月9日,中国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第1号留学预警》。预警称:“近期,澳大利亚主要高校计划于7月前后陆续开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旅行和开放校园存在风险。疫情期间,澳大利亚发生多起针对亚裔的歧视性事件。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做好风险评估,当前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

澳洲基础设施和人口部长Alan Tudge表示,虽然澳洲发生了一些针对亚裔的种歧事件,但澳洲对留学生来说依然是个安全的国家。

Alan Tudge(图片来源:网络)

Tudge在接受天空新闻采访时表示:“我知道澳洲国内发生了针对亚裔的种歧事件,但我认为,那些都是极少数的怯懦白痴所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澳洲人都会对类似事件感到震惊并高声制止,就如同我和总理所做的那样。”

贸易及旅游部长Simon Birmingham也表示,留学预警对中澳两国来说都是损失。“如果留学生人数下降,澳洲高校将会蒙受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不来澳洲学习,将会失去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这也是一种损失。从长远来看,这无益于增进两国的相互了解。”

华人留学生为澳洲辩护:这里依然是个安全的地方

一位姓郑的华人留学生在接受澳洲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随着中澳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在澳华人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时期。

28岁的郑同学目前正在阿德莱德大学攻读生物医学硕士学位。他表示,自己在澳洲读了4年书一直感觉很安全。郑同学还表示,他认为留学预警更多反应了中澳两国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中国政府担心留学生的安全。

(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郑同学表示:“赴澳旅游安全提示没有必要,留学预警就太过了。这不是在真正的保护中国公民,而是以反种族歧视的名义进行政治辩论。”

他还表示:“我希望那些打算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和生活规划,自行作出决定。同时,我也希望他们不会优先去考虑政府的政治立场。”

郑同学的朋友小潘(Primo Pan)目前正在阿德莱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小潘表示,尽管自己在疫情期间遭受过种族歧视,但他还是认为中国发出的留学预警“过分了”。

小潘表示:“澳洲境内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事件的确有所增加,但这里依然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中澳两国发生争端,我们普通老百姓被夹在了中间。”

(Ming Chen)

相关新闻

重磅!中国教育部发布2020年第1号留学预警:谨慎选择赴澳或返澳学习,网友炸锅

部分中国学生认为澳洲依然安全,“两国交恶让在澳华人处境艰难”

本文综编自环球时报、ABC,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