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以色列的“预防性战争”与“斩首行动” /

以色列的“预防性战争”与“斩首行动”

2020年11月27日,伊朗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遭暗杀身亡。仅两天之后的 11月29日,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穆斯林·沙赫丹(Muslim Shahdan)及其3名安保人员在伊拉克与叙利亚交界处遭无人机导弹袭击,4人全部死亡。

伊朗指责这些袭击是以色列和美国所为,现在尚未得到确认。在本文,我们集中研究以色列的行动,其实,以色列采取这类不宣而战、先下手为强的行动军事,早已不是一次两次。

早在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仅用6天时间,就以极小代价,打垮了阿拉伯诸国联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先发制人”战法的典范,史称“第三次中东战争”或“六五战争”“六天战争”。

以色列把这种战争模式称为“预防性战争”,其理由是:阿拉伯诸国联军正在准备消灭以色列,而以色列地小人少,不可能像苏联和中国那样以土地换时间、长期抗战,所以必须在阿拉伯诸国联军发动攻势前,先发制人、争取主动。不能像宋襄公那样“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坐等敌人动手后才“阵而后战”。

这是以色列的逻辑,倒不是说一定要对这种逻辑进行认可。毕竟,是其首先发动了战争,在国际法与国际舆论层面,并非所有国家都认可以色列政府的说辞。但是,在军事领域,不能无视这种战争和武装冲突客观存在的事实,需要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

暗杀伊朗核物理学家,也是同样逻辑:以色列认为不管道德如何、不论合法与否,关键是要阻止或至少推迟伊朗拥有核武的时间。因为以色列也是核国家,一旦双方爆发核战,中东地区就是几千万人生灵涂炭,而犹太族群可能被灭族。

所以,在生死存亡问题上,其顾不上道德与法律了,“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况且,按西方的法理观念:以色列与伊朗处在战争状态,所以以色列干掉伊朗核物理学家,不是“暗杀”的犯罪行为,而是“击毙”的交战行动。所以,在政治和外交上亲西方的以色列政府有恃无恐。

而与“预防性战争”相呼应的,是“斩首行动”策略,斩断其思想、决策、科研、指挥、管理的关键性主脑,以最高效率达到己方目的,这道理就像“诗圣”杜工部诗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斩首行动”在军事学上强调消灭、瘫痪、打击敌对方的决策与指挥环节,在敌方处于军事准备的早期阶段,就斩断其行动程序链,使其无法实现战争准备与动员。以最大可能避免全面的、全民的、大规模的总体战,或至少大大缩小战争规模、缩短战争时间。

这样,传统的“全民皆兵、一寸山河一寸血”战争模式就发动不起来,对方民众只能愤怒地游行抗议、焚烧敌方旗帜、撕毁敌方领袖照片……然后回去上班。这一逻辑,也体现在杜工部同首诗里“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而常年处在战争状态的以色列,将“预防性战争”与“斩首行动”(以色列军方谓之“定点清除”)结合起来,形成了其独特的军事原则:情报先行+先下手为强+高科技战斗+精确打击+“附带伤害”控制。

这一战争模式,与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大规模正规战不同,在对手完成准备之前,用很小规模的早期干预行动,干掉对手的决策性、关键性、领导性人物,避免或推迟全面战争爆发。

从1948到1982,以色列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每次战争阿以双方的参战兵力都达十几万甚至数十万,伤亡成千上万,消耗与损失数以千亿计。

而随着科技发展,以色列用“预防性战争”与“斩首行动”相结合模式,已有近40年未与邻国爆发大规模全面战争了。但阿以冲突从未终止,只是规模大大减少,演化为许多“斩首行动”(定点清除)。以色列在正规军事力量之外,又精炼成一根“特种战”银针,在关键时刻扎在对方神经节点上,使其全身麻木、动弹不得。

譬如此次刺杀伊朗核物理学家,将使伊朗的核武计划被推迟几年。而刺杀行动,竟无特工在场,而是采取预设机枪火力点,通过卫星通讯指挥、遥控操作。科技进步与战术变化,令人瞠目结舌。

对于大国而言,全球利益越多,面临的挑战也越多,并非所有冲突都能圆满地和平解决,所以,要有“忘战必忧”的警觉。

另一方面,当所面对的挑战,由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演变成国家利益的角逐后,战争与武装冲突,未必再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方式去解决,而要具有既能维护国家利益、又能控制冲突规模、降低冲突代价、减少“附带伤害”的方法。

并不是说要赞成以色列的政治与军事行动,以色列行动的“法理依据”当然有很大的争议。不过,也不能无视科技进步与战法变化,要充分认识到新科技、新理念对军事学术和战术的推动作用,也要认识到:有人会效法以色列的战法。战争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