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企出售在澳1.67亿资产 投资已大跌58% /

中企出售在澳1.67亿资产 投资已大跌58%

受到近段时间我国与澳大利亚贸易摩擦事件的影响,我国企业似乎也在从澳大利亚“紧急撤离”。

据新浪财经最新报道,12月10日当天,我国畜牧业知名企业——天山生物正式发布公告,宣布该司旗下公司明加哈农业将向MHPF Watson Park Land Pty Ltd出售其拥有的明加哈牧场资产组合,交易总额达到3400万澳元(折合约1.67亿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明加哈牧场隶属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占地面积为2868.27公顷,主要经营牛羊等畜牧业以及林业,是当地最赫赫有名的牧场之一,不仅拥有发达的农牧业生产,工业化程度也很高。2014年7月10日,天山生物宣布出资2525万澳元(折合约1.5亿元人民币),买下了这座澳洲牧场。

至于天山生物为何决定出售在澳的资产,恐怕与近期澳大利亚牛肉产品的质量问题有关。据统计,从今年5月至今,因多次在自澳进口的牛肉产品发现检疫不合格的情况,我国已经累计叫停了6家澳大利亚牛肉供应商对华出口资格。抛开牛肉质量问题来看,天山生物也不是唯一一家要从澳大利亚撤资的中国企业。

11月中旬,就有媒体在曝出,我国企业在几个月前就暂停了与澳大利亚能源巨头伍德赛德石油公司(Woodside Petroleum)的一项生意谈判,这笔交易涉及160亿澳元(折合约784亿元人民币)的两个能源项目,分别为西澳大利亚州斯卡伯勒(Scarborough)天然气田和布鲁托液化天然气项目(Pluto LNG Train 2)收购事宜。

要知道,近年来中国资本对于澳大利亚市场的“好感度”早已大大减弱。今年9月中旬,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发布了一份研究数据,2019年的12个月时间内,我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额同比暴跌了超58%至34亿澳元(折合约166亿元人民币)。而这已经是中国资本连续第4年选择与澳大利亚“保持距离”。

文 廖力思 题 凌明 图 饶建宁 卢文祥 审 凌明

此前报道:

损失或达291亿!澳大利亚再迎噩耗:中国已“叫停”8家澳企进口

近期,澳大利亚牛肉正面临重重挑战——2020年前6个月,澳洲牛肉在我国市场的份额已下滑了15.8%。而更令该国牛肉行业感到受伤的是,在12月8日当天,中国官方还宣布叫停澳大利亚肉类企业Meramist Pty Ltd牛肉产品的对华出口资格。

这种趋势也正在逐渐蔓延至澳大利亚的羊肉产业。据最新报道,此前我国短暂关闭的两家澳大利亚羊肉企业(Australian Lamb Company、JBS Brooklyn)在确认没有受到疫情感染的前提下,日前依旧没有符合我国的相关要求,无法正常将羊肉及其羔羊制品供应至中国市场,成为第7和第8个被我国叫停进口的澳企。

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澳大利亚羊肉出口同比下滑24%,绵羊和羔羊屠宰总量也同比减少了16%。但基于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当月我国依然成为澳洲羔羊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占其总出口的24%。

对此,澳大利亚全国农民联盟(NFF)首席执行官Tony Mahar对澳大利亚政府“喊话”称,当下该国必须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保持对话,尽力解决与我国的贸易合作问题,因为这些与澳大利亚农民的利益紧紧相扣。

据澳媒预计,中国相关限制措施将会使澳价值6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91亿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为了减少损失,在12月1日至3日期间,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已2次向华求和,声称中澳双方应“快乐共处”,共同促进中澳经贸合作。

8家肉企无法对华供应,澳大利亚却还“嘴硬”:中国不是唯一市场

继我国12月8日宣布再暂停一家澳大利亚牛肉企业进口后,当日澳媒又传出消息称,该国两大羊肉出口商实际上已被禁止进入中国市场。至此,今年以来该国已有8家肉企无法正常向我国市场供应商品,这对澳洲相关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以牛肉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澳大利亚牛肉出口总量达123万吨,其中对华出口近30万吨,占其总出口的24.3%。可以说,我国已然成为澳洲牛肉的重要买家。

12月9日最新报道指出,在得知我国暂停部分澳洲牛肉企业对华供应后,日前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弗莱登伯格(Josh Frydenbe)还“嘴硬”称,虽然目前该国30%的出口产品都运往了中国市场,但中国并不是唯一与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伙伴,他们还与一连串的国家达成了此类贸易,这对该国牛肉供应商来说是个“好消息”。

也就是说,弗莱登伯格认为,即便失去中国市场,该国还有更多的替代出口市场可以选择,牛肉企业无需为此担忧。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不是。实际上,澳大利亚想要在短时间内“找下家”并没有那么容易。

此前参考消息网指出,澳大利亚可能会选择印尼、日本、韩国、越南和印度这5个国家作为替代市场,以弥补在华市场造成的损失。但有分析认为,这些国家并非全都已经和澳大利亚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且有些国家并未在澳前十名的贸易伙伴之列,中国市场无法被轻易取代。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复苏,对牛肉等商品的消费回升,届时进口需求也会增加。据巴西经济部数据,今年前11个月巴西运往中国市场的牛肉近107万吨,占其总出口的57.9%。

可以说,我国进口牛肉的供应源除了澳大利亚外,还有巴西、阿根廷、新西兰等多样的市场选择,而眼下更需为自身担忧的还是澳大利亚。

据观察者网,美国市场研究机构IBIS World研究员利亚姆·哈里森称,中国对澳大利亚很多行业具有“重大影响力”;如果缺失了中国市场,疫情下澳大利亚多个产业短期内无法扩大市场多样性。

最新,中企将预订超10亿吨煤炭!澳大利亚被彻底“抛弃”?

据新华社最新消息,12月8日当天举行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上,我国煤炭上下游企业已经签署了总量达7.4亿吨的煤炭订单,预计最终将签订规模超10亿吨中长期煤炭合同。考虑到我国已经对澳大利亚煤炭实行进口限制,可以想象,我国企业接下来很可能彻底放弃自澳大利亚购买煤炭。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总共也才进口了将近2.6亿吨的煤炭产品(26782.6万吨),其中,仅11月单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的规模仅达1167.1万吨,较去年同期暴跌43.8%。11月28日当天,我国还与印尼达成了价值15亿美元(折合约98亿元人民币)的动力煤大单。

出于对中国需求的看好,印尼煤炭矿业协会还立下目标,希望在2021年对中国出口2亿吨煤炭。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印尼总共才对中国出口了9380万吨煤炭,同比下降了24%。不过,由于印尼在煤炭领域的竞争对手——澳大利亚目前遭受的困境,预计印尼的业绩目标很有可能顺利实现。

除了印尼以外,俄罗斯也在加紧行动。据俄罗斯媒体报道,11月中旬,俄罗斯当地有着“资源宝库”之称的雅库特地区宣布,要在接下来5年时间内将煤炭年开采量目标提升至5000万吨,希望能增加对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出口。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11月下旬,总共有超过80艘澳大利亚煤炭船滞留在我国口岸,总价值超11亿澳元(折合约53亿元人民币)。其中,截至11月21日的三周时间内,澳大利亚对华市场的煤炭出口规模已经暴跌了96%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也在试图为自家煤炭寻找“新买家”。据澳媒报道,澳大利亚曾考虑对印度市场增加煤炭出口。然而,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印度在11月初已经曝出,打算出台禁止煤炭进口的计划。这下看来,澳大利亚或将因失去中国买家,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