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就做“战狼” 真的无妨? /

就做“战狼” 真的无妨?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近期的公开发言中说,中国必须下决心解决“挨骂”的问题。往前追溯的话,其实“挨骂”的问题早已有之,只不过近些年来中国对于“挨骂”并不再像过去那么沉默,也因此,看在外界眼中,中国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越来越具有“进攻性”。

这种进攻性,被描述为“战狼外交”,出自于一部爱国主义电影《战狼》,维基百科对此的解释是,“战狼成为了中国民族主义或汉族沙文主义情绪的代名词,中国强硬的外交方针亦被称作战狼外交。”

中国外交是什么时候开始被贴上了“战狼”的标签?大概可以追溯到中美争端伊始,针对美国对中国实施的系列打压,中国被迫在外交语言上对等反制,大国关系急转直下,也让外交场变得格外热闹。新冠肺炎(COVID-19)爆发也强化了冲突的烈度,美国以及西方世界不断就疫情起源甩锅中国,印度、澳大利亚针对中国动作不断,中国开始频繁同各方交手,近日中澳围绕漫画事件的外交攻防战,也可以视为一例。

当然,从外部舆论的反应来看,中国外交风格转变是显而易见的。参照对象是过去“韬光养晦”的中国,内外环境变化导致中国不得不调整外交方式这一根本原因往往被忽略。

批评应声而来。首先是抵触,欧盟驻中国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12月10日在北京出席能源论坛时说,“我们需要达成共识,对恃强凌弱和恫吓、胁迫外交、‘战狼’外交说‘不’,欧盟和美国应该共同合作,对抗中国的胁迫外交。”

再者是担忧,但凡在中国主场举办的论坛或会议,外国学者都会借机表达类似的观点。 11月26日,大陆杂志《财经》举办年会论坛,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荣誉教授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在谈中美关系时委婉地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当下的中美关系正在被各自的民族主义支配,两国高层应该对此进行降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们颇具“进攻性”的外交言辞,引发关注,图为(左起)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华春莹、汪文斌。(Twitter@Lijian Zhao /中国外交部官网/微博@央视军事)

也有十分警惕的,美国主流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今年10月份发表了长篇累牍的报告,分析认为近一年以来,中国在推特上建立了大量的账号,战狼表现在于,第一,频繁使用#BlackLivesMatter,#GeorgeFloyd和#IcantBreathe等主题标签,指责美国的“双重标准”;第二,试图利用积极的内容消除对中国批评的声音,尤其是针对西方对新疆人权问题的指责,发布带有描绘维吾尔族幸福生活的宣传视频和照片。

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开始允许外交官在工作中增加侵略性,对北京这一战略可能塑造一个反西方的信息环境,并且成为未来几十年地缘政治的标志性特征表示担忧。

德国《每日镜报》12月8日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的战狼》的文章,由于配图错将汉字“杈”当成“权”使用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注意,《环球时报》借机反讽,报道内容了无新意。

德媒近日刊文,批判中国的“战狼”外交,但配图所用汉字有误。(《每日镜报》截图)

这也引起了中国外交发言人华春莹的注意,她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特意引述这个例子说,“其实这种低级错误也不奇怪,因为现在的确有人,明明对中国一无所知,却煞有介事地对中国进行无中生有的指责。”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也被问及了“战狼外交”的问题,他的解释是,“因为世界有狼,所以有战狼”("Where there is a 'wolf,' there is a warrior")。几番来回之下,中国外交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战狼”的深度捆绑。新加坡《联合早报》是这样说的,不同中国外交官对于“战狼外交”这个标签也并非明确地拒绝,甚至还将之合理化,这让人不解。须知,敢于斗争精神是有了,但如果达不到扩大支持者的目的,就谈不上“善于斗争”,甚至还可能吓跑支持者。

外交部发言人关于“战狼外交”的回应,前半部分着力批驳这一话语陷阱,而后一部分大有“破罐子破摔”之势,“若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荣誉,中国就做战狼又何妨”但无论是在哪个舆论场中,被记住并放大的永远只有后半段。

说到底,还是话语权的问题。西方舆论世界批判“战狼外交”的新型政治正确正在被塑造,问题也从来不在于,中国应该选择哪种外交辞令,如何逃脱话语陷阱才是要做的功课。

《商业内幕》发文说,中国的战狼外交只会“团结敌人、分裂自己”。若只看一层,它或许是对的,进攻性的外交语言的确吸引了更大、更集中的炮火,中国国内也有人不认同这种方式,但或许他们也知道但回避的一点是,所谓“战狼外交”不是因而是果。

狼是群居动物,群狼比独狼更具威慑力和攻击性,它的形象是霸道且排外的,若再加上一个“战”字,更给人一种锋芒毕露的不适之感。正因此,“战狼外交”在各界尤其是西方世界看来,用来形容当下“好斗”的中国外交风格再合适不过。至此,当代中国的画像,也有了合适的图腾,借助电影的表达,这是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泛滥之下“不好惹”的表现。

被高度提炼过的概念,总能够像病毒般迅速复制传播。那么战狼是谁?它有时候是单挑国外舆论场,说着“五眼联盟,若胆敢损害中国主权…小心眼睛被戳瞎”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有时候是正告美国,“做人不能太美国”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有时候是活跃在社交平台上,怼天怼地怼公知,被称为小粉红的一个中国年轻人群体;它可以是任何形态,在任何时空会突然出现。

如果说过去一个国家的图腾是自我想象的投射,那么中国与“战狼”发生关联看起来更像是被逼上梁山。

陆媒《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加入讨论,他说“‘战狼外交’是国内公知先骂起来的,然后美国和西方人才接过去,形成攻击中国外交的大合唱。如今中文世界的“自黑”和“舔美”不断发力,常常成为外部攻击中国的先导,这成了大问题。”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应该可以破案了,毕竟只有自己人,才能如此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提炼出“战狼”这么精妙的比喻。

这当然意味着,即便在国内,战狼也不是被所有人接受的,至少用它第一次描述中国外交的那一部分人就带着揶揄的初心,他们既不认同《战狼》电影,也讨厌中国外交的凌厉风格。困惑的西方世界很乐意接受这个名词,在英文世界叫做“wolf warrior”,无论是学界还是媒体界,都对此展开了密集的讨论。

当中国外交开始不按常理出牌,还学会了辛辣的呛声,西方世界找到“战狼”这个新的抓手,利用强大的话语权力对其进行词义降格,于是“战狼”便成了一个框,用来收纳和瓦解中国甩过来的“唇枪舌剑”。

另一方面,“战狼”在中国则完成了一次“升格”,在美国的打压和西方反华联盟的围堵之下,民族情绪充分被调动,赵立坚的回应越犀利,受到多追捧就越多,人群以自封战狼为荣。同一个词在两套话语之下,内涵背道而驰,这个割裂,大概正如所有人想象的那样,在西方与中国,呈现冰火两重天之势。

华春莹说,指控中国战狼外交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大抵是没错的,当“战狼外交”被充分包装之后,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大概是,中国在外交场合说的任何重话,不分事由,不问前因后果,都被打包装进“战狼外交”这一个篮子里,西方联盟由此,从某种意义上看,的确成功剥夺了中国说话的权力。

“在严肃的场合里,简单指责他人‘战狼外交’是不负责任的。”《联合早报》在文中结尾这样提到,同时期望中国在言语和行为上明确拒绝“战狼外交”,不要以屈辱作为武器。

从某种程度上说,解决挨骂的问题,逃离西方话语构陷,也许应该先从逃离“战狼”开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