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亲历4连环诈骗,有受害者被骗数百万 /

亲历4连环诈骗,有受害者被骗数百万

澳洲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国家,或许是因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人们总能优哉游哉地享受美好生活。

于是,来到了澳洲,很多人开始放下对周围事物的戒备,大脑进入“很傻很天真”的模式,并慢慢地认为,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模样。

熟不知,却有人暗中看准了这一切,打起黑心算盘。

亲身经历海外电信诈骗,差点被骗

前几天,辣妈收到一个妈妈的爆料。

称自己差点被骗,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公布于众,让更多华人警惕。

辣妈开始也很傻很天真地认为,可能都是一些小事,但听完这位妈妈的经历,顿时毛骨悚然。

我们暂且把这位妈妈称为M小姐。

第一环:被连环Call击中

“您好!我这里是上海网络安全中心刑侦科,请问您是XXX(M小姐的全名)吗?
我们接到报案,您名下15901786252的手机号码冒充DHL国际物流,给澳洲华人打了12000多通诈骗电话。我们收到了数千条投诉,上海网络安全中心将对您进行追责。此前您多次未接电话,这次是最后一次通告!”

正在逛街的M小姐接起了国内来电,听到了这样一番话,顿时被吓了一激灵。

冒充DHL物流的诈骗电话,这不是自己在澳洲经常接到的电话吗?自己怎么就成了诈骗犯了呢?

M小姐紧张地回答,这不是自己的手机号码,也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啊。

对方郑重其事地告诉M小姐:此事事关重大,如果不是本人号码,则需向公安报案,否则下一步就会影响其出入境。

听到这里,M小姐更加紧张,出入境对每个海外华人而言都是头等大事啊。

赶紧询问,该如何报警。

这时,对方称,M小姐的案件比较特殊,让领导直接处理比较高效。

M小姐非常感动。

心想还是国内办事效率高、讲人情味啊。

在这第一环中,之所以平常小心谨慎的M小姐能够上套,是因为对方语气郑重、言简意赅,像极了执法人员。而对方说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直接击中M小姐最关切的要点。

正是因为M小姐开始相信这套说辞,她便从“海选”中被移交到段位更高的骗子——“领导”手中。这时,骗子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第二环:必须报警,否则后果严重

一名自称上海网络安全中心刑侦科主任郭丹的人接过电话,一口官腔,气势逼人,全程以严肃、紧迫、秉公执法的口吻帮助M小姐“解决问题”。

他提醒要求M小姐做好记录:

正在处理此案件的部门为: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案件编号:A809427

涉案手机号码:

15901786252

开卡地点: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546号中国移动营业厅

案件性质:

冒充DHL物流公司,向澳大利亚华人拨打1.2万通诈骗电话

“郭主任”称,M小姐的个人信息可能严重泄漏,需要立刻向上海市黄浦区公安局报案。

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还会牵扯出其它金融案件,甚至M小姐还可能被引渡回国。

越听越害怕,慌乱之中,

M小姐问:“我现在人在国外,怎么报案啊?”

“郭主任”表示,国内相关部门都有联网,可以直接帮忙接通黄埔公安局。

他还警告,由于目前没有证据证明M小姐是受害者,警方不会听信她的一面之词。

因此需要她全力配合,必须一切如实回答问题,而她提供的所有信息将被记录在案,以作为今后办案的证据。

M小姐十分感激,连忙承诺,一定积极配合。

于是,“郭主任”开始认真负责地帮她走一系列复杂的程序。

这一环的骗子已经擅于利用攻心术了。为了刺激M小姐赶紧报警,不断强调事件的严重后果。并用“秉公执法”的态度,对待M小姐的担心和回应。

而这一切都有鼻子有眼,甚至细致到提供了案件编号,让人不信都难。

第三环:要求不能有别人在场

M小姐的电话被“转接”到了上海市黄浦区公安局“徐警官”处。

“徐警官”接起电话,

用不紧不慢、懒散的语调,

让M小姐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警官”一板一眼地说:

“你不用着急,说慢点!”

听完,“徐警官”便耐心地向M小姐询问,而整个接警过程中,

“徐警官”言简意赅、专业细致,显得训练有素。

M小姐也一点不敢怠慢,认真回答着对方的每一个问题。

这时,郭警官非常严肃地声称,根据M小姐的情况,需要给网络安全中心开具立证证明,专门的语音笔录。

对M小姐的通话要求是:通话需在安静的环境;不能出现第三方声音。

M小姐生怕对方中止接警,一路小跑、连滚带爬,回家给手机充电。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一直与M小姐保持通话。

M小姐还听到电话中,“徐警官”和另一个警官聊天,让这名警官记录这起案件。

在公安的这一环节,骗子已经开始步步紧逼,不挂电话、对通话环境提出要求,实则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此事,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四环:连环设套 步步紧逼

M小姐赶回家给手机充上电,“徐警官”让M小姐登录上海市黄浦区公安局的官网,进行身份验证。

M小姐自己百度查到了官网,登陆进去。

“徐警官”提醒:“找到官网上显示的上海市黄浦公安的电话号码,请确认就是我现在与你通话的号码。”

“没错!”

“下面按照我说的操作,点击XXX。”

从这里开始,双方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M小姐按照“徐警官”的指示,怎么也无法打开网站中身份验证的通道。

换了电脑,还是登录不进去。

“徐警官”称:“可能是因为你在澳大利亚,境外网站无法登陆。你可以加我的微信,把登录不进去的证据拍照发给我,作为以后有利的证据。如果不能在线核对身份,另一种方法是视频核对,我需要确认操作的是你本人。”

M小姐立刻加了对方的微信。

挂断电话,对方发起视频通话。

视频中,“徐警官”穿着警服,留着平头,说话流利,熟悉流程,一副干练的警官模样。

只是,他戴着口罩,并且始终只露出半边脸。

而M小姐,自然是要完全露面。

只有15秒时间,对方便挂断视频,继续语音通话。

“徐警官”表示,M小姐的信息泄露,可能是因为证件遗失,需要她尽快找到护照、身份证。M小姐四处寻找证件。

就在对方保持通话、耐心等待M小姐寻找证件的同时,M小姐在国内的警察朋友突然发微信找她聊天。

她告诉朋友,自己正在做笔录,刚刚还进行了视频取证。

警察朋友告诉她,警方办案没有这个流程,一定是骗子。

但这时的M小姐已经对自己“犯案”深信不疑,并不愿意相信朋友的提醒。

直到……

正巧M小姐的另一个澳洲朋友发微信约她散步,得知M小姐正在配合警方做笔录,
立刻告诉她,这是骗子。

当朋友完整地把自己的经历写了出来后,

M小姐瞠目结舌:跟自己的一模一样。

这样,M小姐才知道自己被骗了立刻挂了电话。

下面这个微信记录,就更能说明这是一场骗局了。

从M小姐接通电话开始,近1个小时内,对方没有给她任何喘息、反应的机会,更不给她任何跟别人聊天的机会。

如果不是M小姐的朋友碰巧联系她,恐怕她已经损失惨重。

后续: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M小姐怒发冲冠,立刻给腾讯110报警。

为了提醒别的朋友不要上当,她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小红书,都讲述了这一经历。

不发不要紧,经历一分享,竟然发现很多澳洲朋友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被通知自己“犯罪”,紧接着便是被要求提供信息以便澄清。而最终成功被骗的人,也不在少数。

被骗金额,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

听了众多朋友的哭诉,M小姐终于搞明白,如果自己当初找到了身份证,接下里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徐警官”会让M小姐将证件发送过去,然后迅速截取证件上的照片,制作一个官方文件——逮捕令或通缉令。这样的文件,对于M小姐,定是完全看不懂,但因深信不疑而胆战心惊。

接下来,徐警官还会跟M小姐讲解引渡的程序。

要求M小姐跟澳洲警方联系,从当下开始,警方会限制她出行。

在M小姐已经被恐惧冲昏头脑时,徐警官就会露出狐狸尾巴,告诉她,如果想要延期调查,就要交保证金,同时签保密协议,

一旦事件查清,保证金就会全数返还……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是自己,就一定能够识破骗局。

但有了之前如此缜密的洗脑和铺垫,恐怕能够警醒过来的人,并不多。

M小姐得知的受害者中,有朋友甚至在4年前给对方汇款,至今认为自己是用钱“洗清”了罪名,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己是被骗了。

还有因为签了保密协议,几年没有告诉过家人朋友这件事,还一直生活在胆战心惊之中。

M小姐的另一个朋友,一周前接到了同样的电话,对此毫无怀疑,只是因为支付宝多次自动拦截,未能转账成功。

她还正在着急地想其他办法给对方汇款,直到得知M小姐的事情,才清醒过来,庆幸好友和支付宝救了自己。

外交部提醒:警惕海外电信诈骗

事实上,海外电信诈骗在世界各地多点频发,花样百出。

中国外交部和公安部门对海外华人早有提醒。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中国公民受骗金额累计已超2亿元人民币,单个案件被骗金额已高达300万元。

外交部领事司官方微信号在多篇警示中提及,在境外的中国公民不要在电话里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

如陌生人要求“不要与家人和朋友联系,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或提出其他不合常理的要求,务必保持警惕,切勿上当受骗,尽快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做处理。

辣妈结语

华人身在异乡,都习惯了相互之间以诚相待、报团取暖。

但正是这样,更不能让不法分子钻了我们善良的空子。

骗子伎俩繁多,善于攻心,华人朋友们一定多多小心。

也希望M小姐的分享,能够帮助更多人识破骗局、免遭损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