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民主党执政 左派势力恐让拜登遭遇难题 /

美民主党执政 左派势力恐让拜登遭遇难题

美国国会正式认证总统当选人拜登胜选,随著民主党维持众院多数优势又重掌参院,拜登未来将全面执政,更有利推动施政;但面对党内进步左派势力施压,包括增设大法官席次等争议,恐将让拜登左右为难。

历经数小时示威骚乱与2项反对案,美国国会7日凌晨总算完成大选最后一道宪政程序,确认民主党的拜登(Joe Biden)以306张选举人票击败总统川普的232张,为这场大选正式划下休止符。

11月大选,民主党赢得总统大位也维持住众议院多数优势。本月5日乔治亚州参议员决选,民主党也2席全拿,让民主党团参院席次增至50席,确定未来能靠副总统当选人贺锦丽(Kamala Harris)掌握打破表决平手僵局的关键票,重掌参议院控制权。

拜登在国会两院都由民主党掌控下,登上大位,未来将能全面执政至少2年时间(众议院全席与参议院1/3 席次每2年改选一次)。但这究竟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端看拜登是否能摆平党内进步左派势力。

在利的部分,有国会两院支持,拜登未来在政策推动上势必能相对顺畅无碍,不须担心国会抵制,也能大刀阔斧实施改革。

在美国,法案须获得国会两院通过才得以递交总统签署后生效。参议院过去6年受共和党控制,参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Mitch McConnell)能全权决定院会议程,因此民主党推动的法案若未能获得足够的两党共识,往往送到参院就胎死腹中。

民主党重掌参院后,未来行政与立法部门将能联合运作,一气呵成推动政策。这代表拜登上任后应能迅速兑现发放2000美元(约新台币5万7340元)个人纾困支票的承诺,也不须仰赖会轻易被继任者推翻的行政命令,而是以实际立法推动他的气候变迁与健保政策。

此外,参议院握有对总统提名的官员及法官的人事同意权,取得参院多数优势的民主党,将能确保拜登内阁人事案未来能迅速过关,让他履行"团队上任第一天就可投入工作"的承诺。

这也是为什么民主党拿下2席乔治亚州参议员席次后,拜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名联邦上诉法院法官贾兰德(Merrick Garland)为下任司法部长。贾兰德2016年曾获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名担任大法官,但因为麦康奈拒绝就提名案举办听证会或进行表决,最后不了了之。

不过,全面执政对拜登来说未必全然正面。未来2年,民主党内部分人士势必会想积极推动较具政治争议性的计划,全面执政下的拜登恐不好推脱。

首先,川普赶在选前递补病故的自由派大法官金斯柏格(Ruth Bader Ginsburg)遗缺,将最高法院保守派优势拉大至6比3。当时民主党内进步左派人士就向拜登喊话,希望他当选后能增设大法官席次,扩大自由派势力。

增设大法官席次议题敏感,此举可能促使反对党上台后也进而效法。拜登选前被问到此议题多避免正面回应,但上任后无法再闪躲;若真有民主党议员提出增设大法官法案,且法案也由国会通过送到白宫,签不签法案对拜登来说恐是一大难题。

此外,华盛顿特区升格则是另一可能棘手难题。华府争取升格成美国第51州已是老议题,但在民主、共和两党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华府升不升格已成政治议题,升格法案去年6月更首度获得众议院通过。

华府目前没有参议院席次,在众议院也仅有一席具立法权、不具投票权的议员席次。由于华府长年被视为"铁蓝"(民主党)选区,若升格成功将会为民主党增添2席参院席次,也有助民主党未来维持参院多数优势。

经历这次参院掌控权之争后,民主党更有理由在本届国会推动华府升格法案。但此举政治目的过于浓厚,可能导致拜登失掉部分中间选民的支持。

如何利用全面执政大举推动有益国家的政策,同时有效阻挡来自党内特定势力的压力,考验美国未来这位新总统的政治智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