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10天2个 年轻人用生命控诉996剥削 /

10天2个 年轻人用生命控诉996剥削

这几天又是连续碰到这种事情……实在太可怜了……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老是发生这种事情?

这个事情也是在网上被网友硬爆料出来的,夕夕官方当时是封锁消息的,这是当时爆料的原贴:

大家都傻了……

根据爆料的这位网友透露,这个员工好像是钱包组的。

很多职场网友非常的惋惜:

这个事情最终得到了证实,这是官方通报:

2020年7月才刚刚入职,入职半年,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就没了。

我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杀,是个人的生理精神问题还是外部的压力太大,不得而知,不能乱猜。不少网友也在猜测原因:短短10天时间不到,2条年轻的生命消逝,不得不对我们敲响警钟啊!

犹记得当年“富土康”连续十几跳,成功让其“出名”,很多本前往就职的厂工们纷纷提桶撤场,夕夕在2021年才开始,就连续2次事件,更是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多网友都忍不住开骂:

大家应该还记得,前几天夕夕买菜部门的那个也是极其年轻的入职不多久的妹子也是心梗离去。

这个年纪说是少女也不过分吧?算算年纪应该是刚刚毕业不久,应该是整个人生精力最充沛,能量最大的时候,这都能猝死?这个工作强度得有多大?

引发众多职场网友吐槽:

很多职场的员工都非常的感叹:

而更多的这个小妹妹的信息被一个熟悉的HR爆出来,更让人感觉到非常的可惜:

1、妹子98年出生,刚刚进夕夕没多久。
2、日常活泼可爱漂亮。3、她所在的部门是夕夕的买菜部门,工作量非常大。有网友证实这个工作量大到什么地步:

经过媒体和网友的爆料,为什么这个买菜会到累死人的程度?

在夕夕总部,一直实行严格的上下班打卡制度,早上11点上班,晚上普遍11点下班,每周日加班。而争分夺秒的买菜业务,更是加班最严重的部门之一。

买菜业务的工作强度大,主要原因在3个:

(1)卖菜很难降低边际成本。搞游戏,把服务器放在那,谁玩都一样;卖衣服,快递可以发往任何地方。卖菜,各地方吃的不一样,配送的时效要求也高;

(2)夕夕是“客场作战”。生鲜是高度本土化的,当地往往有自己便利店和超市,有成型的经销商和物流体系,而夕夕需要在全国各地建设全套新的供应和物流系统

(3)要在低温季节渡过生鲜引流阶段。秋冬的低温环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购大战的开战时刻、激烈程度。生鲜有高频、刚需特征,而且没什么品牌光环、品牌溢价,非常适合让电商用来获取新用户。但生鲜也有一个重大缺点,就是烂得快。

所以,在秋冬的低温环境下,是最适合渡过用生鲜来获客的阶段,然后开始侧重于卖日用品。反过来,如果选择在夏天开打,光是生鲜产品本身的损耗就吃不消了。这是夕夕给这个女生的一个荣誉证书。

这个话题引发了巨量的争议。说起来,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巨头环绕的生活环境中,缺了来自这些巨头的产品,几乎寸步难行;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却正取代过去的工厂煤矿,成为这个时代“压榨”与“血汗”的代名词。

从2013年左右,“996”的工作制度作为一种公司行为第一次出现以后,迅速就因为激烈竞争,扩展到了整个互联网行业。而跟随商家向某夕夕维权的过程中,我则看到,某夕夕的发展路径里,实际包含着所有互联网巨头发展的“历史相似性”。某夕夕显然不是唯一的。网友也在感叹:

程序员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氛围里,在国内,每家公司都在拼命地抢流量,每个互联网公司对流量的渴望和不安全感都非常严重。

企业交给程序员的事情就是,拼命地开发产品,抢流量,类似于野蛮人生活的圈地运动,比谁快、比谁干得多,比谁能加班,比谁能吃苦。

一个具体的案例,不就是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社区团购吗?这几个月进入社区团购的互联网公司,从阿X、到美X、某夕夕,无人缺席。当下的互联网巨头们都手握大量资本,环顾四周,却不知向何处去,因此只能看到一个流量风口,就群起而上。

他甚至透露,某家巨头仅在成都市场,近期每天因为补贴导致的亏损就达到一百万到两百万。显然,中国人买菜的需求是稳定的,为了争夺那些卖菜大妈大爷们的流量,程序员和运营们就不得不熬夜玩儿命干。用句流行的话说,这就是内卷。但这样的内卷,何处是尽头呢?

这种依赖资本规模的“模式创新”,几乎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价值,只是将线下价值搬到了线上。但为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又太难太漫长。为了争夺流量的无休止的,低价值高强度竞争,可能就是互联网行业从“创新”的代表,变成“血汗工厂”的原因吧!这个女生的最终通报:

有网友指出,夕夕重新定义了所谓的“大小周”:

而对于这个猝死姑娘所在的买菜部门,更是没有大小周的说法,而是“无休”,这种行为我们历史上的确也仅仅是在背负重大使命的警察、医生等岗位上听到过,现在轮到了打工人头上。

此前,关于工作压力过大、员工不堪重负的情况,更多出现在制造业。某士康自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11月5日连续发生14起跳楼事件,招致全社会的口诛笔伐,也让各行各业不断反思它的工作模式。

但似乎,十年过去,被捧上神坛的互联网大厂们已经忘记了曾经惨痛的教训。互联网人的工作时间正在不断延长。首先,“996”正在取代8小时工作制。去年3月,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上传开,程序员们联合抵制互联网“996”工作制。

不过,程序员们获得的来自大佬的明确回应,某爸爸公开说:“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但“996是修来的福报”。此外,“大小周”也正在取代“双休”制度。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某手在日前召开全员会,宣布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启全员大小周,即大周工作六天、小周工作五天。更早之前,也有在脉脉上的匿名爆料称,某夕夕有“超级大小周”制度,即大周工作七天、小周工作六天,以此计算,一个月仅有两天休息时间。

事实上,早在前几年,这类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这是该公司的一个员工的吐槽:迎来一阵吐槽:

每月300小时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每周只休息1天的话,那么每月300小时的意思就是每天至少要11.5个小时,假如9点上班的话,基本上就是早9点到晚9点,回家洗个澡睡个觉第二天继续……

而在当时,就有人预感到不对劲,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果然现在出事了:

看看这家公司员工的吐槽:

这家公司的操作……

即使工作如此努力,互联网人还面临着对前途的焦虑。35岁之后,还没有晋升为高管的员工将被淘汰,这已然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互联网似乎只属于年轻人,这背后的一个逻辑似乎是,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只有年轻的身体才能够胜任。

根据有网友问来的结果,夕夕的工作模式大概是这样的:第一档,也是基础档,996,也就是某爸爸说的福报模式。第二档,中档,也就是超级大小周模式,一周工作7天,下一周工作6天,也就是每工作13天休息一天。

这种模式算下来,每个月工作时长不低于300小时,内部代号,“本分303”。第三档,地狱模式,全周无休。

是的,一天都不能休息,每个月工作时长超过400小时,根据每周30天来算,每天就是13.33小时,也就是,每天早上9点起码一直要到晚上11点,稍微再加点班就是凌晨,每天这样铁人都吃不消,而这位猝死员工所处的“夕夕买菜”,就是这一档。

这,已经不是在割韭菜了,是把韭菜连根拔起。前几年有女应届生上班上到大姨妈都不正常了:

事实上,对于此类的情况,企业表现出的对员工的关心经常让人“寒心”,这几天另外一件事情,某外卖平台一个外卖员死亡,结果平台在人死了之后还在继续扣钱引发热议。

这是当时这位外卖员的情况:

虽然外卖员和996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本质上也是被资本压榨的一环,和那些996/007的程序员、职场员工等没有区别。

这是他生前被罚的记录:

一条人民只值2000元……

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企业竟然还每天从外卖员头上扣3块钱???

而该企业的回复是3块钱不是保险费,而是服务费,保险是企业“发善心送你的”:

事情搞大了,网友都暴怒:

最后,该企业迫于压力,把2000元提升至60万。如果没有网友和媒体施压,结果谁都不知道……这就是资本眼中劳动者的地位。

而家属认为,这个事情媒体不报道的话20多天根本没人管,无论如何也要让企业道歉:

看了那么多糟心的案例,有人想为什么没人反抗呢?

事实上有啊!有个小伙子不满996等胡乱加班,被勒令晚上9点后才能下班,结果被所在的某快递企业辞退了,这个事情闹的同样很大。

这是副总监对年轻人说的话,让年轻人毕业5年内不要着急谈恋爱:

这是副总监原话:

这是小江的原话:

这个是辞退报告,平均工时已经达到了10.2小时,远远超过8小时。

这是该公司HR的话:

最终打赢了官司,判决赔偿小江。

但是后续该企业继续上诉。

理由是企业没有强制加班:

公司的通报中是小江能力不行,不是因为不996被辞退。

强调主管言论和HR言论与小江无关:

我们要知道,一旦提起上诉,这个后续程序有的好弄了。企业拖得起,打工人拖得起吗?

没有收入各种费用还在每天支出,引发出网友的热议,小江还发了文,我们因为某些原因不便贴出。

很多人认为小江做得对,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社会就完了,真的家家都要996了,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更有很多网友非常气愤:

事实上,前不久,央视刚刚点评过996:

媒体也一直在讨论996:

很多网友认为996不仅仅是对劳动者的剥削,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不负责:

面对现实,在企业上升期、衰退期疯狂压榨劳动力是整个丛林社会的共同问题,何止一个夕夕,何止一个蓝色外卖。

更可怕的是在大多数人被疯狂内卷的同时,一小撮人疯狂敛财、疯狂摄取资源。

要让劳动者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靠的不是虚无的信仰,而是让好的社会制度赋予人们公平、机会和应有的价值。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