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FT:国会冲击事件和美国政治衰败的信号 /

FT:国会冲击事件和美国政治衰败的信号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当地时间1月6日,各路特朗普的“支持者”闯入美国国会大楼,导致正进行确认各州选举人大选投票结果程序的联席会议被迫暂停。示威者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国会内局面混乱,议事厅有玻璃窗被打碎,国会安保人员不得不开枪“维稳”。报道称,警方曾施放催泪弹,有人中枪,亦有其他人受伤。国民警卫军及联邦警察到国会控制场面,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当地周三傍晚6时起开始实施宵禁。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发文表示,“袭击国会不是表达异议,而是无秩序混乱,近乎‘煽动叛乱’,必须马上停止。”在政治上,“叛乱”所要面对的往往是无情的“镇压”。令美国政治“失序”与“恐怖”的一天就这样被历史记录,这是美国选举以及民主法治中“极不光彩”的暗黑一日。

“冲击事件”震惊世界,特朗普成为众矢之的。多国政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表态,认为暴力行径令人不安和震惊,呼吁美国实现政权和平有序交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1月6日称,古特雷斯对当天发生在华盛顿国会山的骚乱表示哀伤。迪雅里克在一份记者通报中说,在当前形势下,政治领导人应当让支持者意识到避免使用暴力以及尊重法治的重要性。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推特上说,发生在华盛顿的场景“令人震惊”。加拿大总理杜鲁多说,加拿大人对在华盛顿发生的暴力行为“深感不安和悲伤”,希望可以尽快恢复正常。

事件的爆发造成了极其消极的“政治后果”。特朗普的既有优势开始土崩瓦解,拜登获得了政治以及道义上的新优势。特朗普官方推特被封禁,各地谣言四起,特朗普内阁迎来了辞职潮。“冲击事件”加速了特朗普政府核心精英团队的瓦解,美国运输部部长赵小兰周四宣布辞职,此前已有一些政府官员辞职,以抗议特朗普支持者冲击国会。赵小兰是第一位宣布辞职的内阁成员,她也是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的妻子。而作为共和党大佬,麦康奈尔已经坚定地站在“反特朗普阵营”一边。

美国出现了明显的“政治衰败”信号。特朗普不顾民主法制程序力图以“克里斯玛型”权威来号召支持者冲击政治核心,试图塑造民意来佐证其当选的“合法性”,这反映了其绝望和挣扎。“进京勤王”大戏不仅演员“拙劣”,而且演技“丑陋”,但道场是“神圣”的,美国依然有镇压暴乱的国家机器,有偏好“法治”的政治精英和大众。在“乌合之众”的狂欢洗劫和放肆地发泄对民主党政治人物及权力象征物品的“嘲讽”和“羞辱”后,军警安保人员的枪声以及“激进分子”的倒地迅速终结了这一场混乱。暴力无法阻止美国国会的议程。特朗普“最信赖”的助手彭斯主持并宣布拜登获胜。在失望以及绝望之下,特朗普利用美国政府账号,发表公开演说承认败选,并承诺推动权力过渡,但依然咬定选举存在“舞弊”,宣称美国需要“法治”。特朗普“犹抱琵琶半遮面”,依然还困兽犹斗地给支持者“画饼”提供“希望”。然而政治斗争在流血过后往往更加“残酷”更具有“淘汰性”。

美国自1776年建国起,联邦开创者就号召政治家以“和平”方式处理内部冲突。在《1787宪法》中,先贤们开篇即“我合众国人民,为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规划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之赐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本宪法”。宪法规定了总统的职能重点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维护宪法。尽管历史上美国政治斗争中存在暗杀等暴力手段,但从未出现政治精英动员和放纵支持者以暴力手段来逆转政治议程和民主投票结果,甚至冲击中央政府。目前,特朗普及其家族和“死党”在政治上面临空前孤立,权力接近被“褫夺”,权威扫地,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因果规律不分阶层,“强人”不按常理出牌往往导致自身的“弱势”,特朗普目前正在孤单地品尝相应的“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政治投机者从不会忘记“利用”大众。“进京勤王”的故事也曾在大清末年上演。1900年夏,慈禧为了维护自身政治权力,提升威望,默认各路“义军”携带武器进入京畿“勤王”。在“义军”向京师进军那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中,慈禧一度对“勤王军”抱有幻想,然而当“勤王军”在京师实施纵火和“围攻”各国使馆,随后遭到军事失利以及列强军队的严厉镇压之际,“勤王军”得到的不是怂恿其行动的王公大臣的恩赏加勉,而是慈禧授意麾下悍将袁世凯进行血腥镇压。慈禧把“勤王军”当做实现政治利益的工具,一旦形势变化,在内外压力下立马“翻脸不认人”。中国120年前的故事在“山巅之城”的美国活生生变戏法地上演。事实上,两大历史事件的结果也将接近,支持特朗普的“勤王军”反被特朗普呵斥,在国家机器面前,美国各路“勤王大军”不堪一击,对特朗普的“忠诚”反倒成了压垮特朗普这一大骆驼的“最后稻草”,成了特朗普力图摆脱的“负资产”。乌合之众现成了美国司法部和军警抓捕通缉的对象。特朗普号召的“勤王”的结果是把政治精英的矛盾公开化,以极端的手段实现了“政治分化”和新的“力量对比”。

美国的政治体制奉行“分权制衡”,理论上任何权力都会受到约束。然而在总统权力不断扩张的道路上,美国权力的平衡持续被打破,最终“量变”转移到了“质变”。特朗普的权力是美国总统权力的巅峰,其获取权力除了宪法的“赋权”外,另一个手段在于不断突出外部威胁,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使得权力不断突破各类约束。而国会以及司法权制约的缺位进一步助长了特朗普权力的傲慢、自负,最终祸起萧墙。民主共和两大执政党利用制度路径实施恶斗,利用一切机会来增加自身优势抵消对方优势,增强本党“合法性”,积极“非法化”他党利益。政党失去了“公忠毅坚”维护社会和平、公平、正义、法治的“宪治初心”,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勤王军”闹剧。

美国极化的政治竞争助推了特朗普偏执的总统人格,偏执的总统人格最终推动了他“铤而走险”。美国政治与社会力量在最后一刻才醒悟,发现美国“政治衰败”到如此不堪境地,然而目前只能一边抓捕暴乱者,一边坚定确保拜登上台“拨乱反正”,重新树立政府威信,引导民众“彻底告别特朗普时代,迎接新的拜登时代”。

然而以政党“失能”、权力“失控”、社会“分裂”为核心的美国政治衰败,“老成持重”的拜登是否经得住这个历史性挑战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