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根竹竿就能在水上如履平地 女孩爆红 /

一根竹竿就能在水上如履平地 女孩油管爆红

借助一根长长的竹竿就能在水上如履平地,她将舞蹈元素融入传统的民间技艺,时而化身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时而化身头戴凤冠,手拂彩袖的女伶。

时而,又是错落凡尘的仙子。

她就是遵义独竹漂传承人——杨柳。

24 岁独竹漂女孩火了

最近,遵义独竹漂女孩杨柳火了,还火到了国外,在 YouTube 上,她的视频被纷纷转载,引得众多国外网友惊呼:" 像是下凡的仙女 "、" 美丽、和谐、优雅 "、" 千万别让这女孩参加 2021 年奥运会 "......

杨柳

在短视频 APP 抖音平台上,杨柳拥有近 70 万粉丝,获得 282.8 万点赞量。

有网友在看完视频后直呼:" 妈妈我看到仙女了!" 也有网友作诗感慨 " 窈窕独竹漂,白鹤凌江潭。"

只是,这下该怎么跟外国人解释,咱们不会武功这件事呢?

会 " 武功 " 的女孩是怎么练成的?

独竹漂,又称独竹舟,发源于赤水河流域,是遵义独有的民间绝技。

▲杨柳在云门囤表演独竹漂

在 2011 年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2020 年 12 月,赤水独竹漂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作为竞赛项目,独竹漂对参赛者的身体素质、平衡协调能力、力量、耐力、技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小时候,杨柳第一次见到奶奶划独竹漂时,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她想:" 我要是站在上面漂,会是什么感觉呢?"

▲杨柳 4 岁时学习游泳

杨柳的奶奶是遵义市游泳协会的会员,爱好独竹漂,彼时见杨柳比起同龄的孩子又瘦又小,便想到让杨柳通过练习独竹漂,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杨柳小时候练习独竹漂

然而现实总是很 " 骨感 ",小杨柳接触到独竹漂之后才发现,这项看起来很 " 酷 " 的运动,并没有想象中美好。" 夏天的时候太阳特别晒,冬天的时候又特别寒冷,还要无数次掉水,爬起来,然后再掉水。"

▲杨柳小时候练习独竹漂

独竹漂的关键是要掌握平衡,然后才是做动作,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是家常便饭。每当小杨柳叫苦的时候,奶奶总会说:" 小孩不要怕苦,苦吃着吃着就甜了。"

小小年纪的杨柳竟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虽然不停地摔跤,不停地掉水,但她又一次次爬起来倔强地站在竹竿上。

日复一日枯燥又艰苦的练习之后,她终于体会到了独竹漂表演的乐趣。

▲杨柳的第一次独竹漂表演

" 仙女 " 的进阶

早在 2016 年,杨柳就在一次表演中 " 出圈 " 了。

▲图源:Facebook

2016 年,由美国 CNN 创立的 GBS 工作室上传一段名为《独竹漂——来自中国的竹舞艺术》的短视频,在美国社交网站 Facebook 上引起了全世界网友的关注,短短十多个小时,点击量就超过了十七万次,有 4600 多人点赞。

彼时 18 岁的杨柳,凭借一段水上芭蕾,惊艳众人。

▲图源:Facebook

将舞蹈元素融入独竹漂表演,是一次成功的创新。

能够熟练得在竹竿上保持平稳后,杨柳又学习了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然而个子小、体重轻的她始终得不到下水表演的机会,在奶奶的鼓励下,她开始尝试将芭蕾舞与独竹漂表演融合。

将舞蹈元素融入独竹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现在的足尖鞋都是用石膏做的,遇水会融化,所以尝试了很多的方法,最终是用一些塑料袋、塑料胶、塑料薄膜把脚缠住,可以减缓一些芭蕾舞鞋进水。"

克服了水上的困难,最难的就是练习动作。抱杆转身、撑杆跳、速滑 ...... 仅仅一个动作就要练习上百遍,受伤也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摔在了竹竿上,竹节会把腿蹭掉一块皮,那个时候就觉得真的太难了。"

最近几年,汉服文化兴起,舞蹈底子好的杨柳又尝试将汉服、古装等元素融入独竹漂。她的作品,有轻纱遮面的神秘女侠,也有翩翩起舞的仙子 ...... 时而曼妙轻盈,时而美丽灵动。

泪和笑,成就 " 漂 " 泊人生

去年疫情期间,杨柳在亲友的建议下,拍摄短视频并上传到抖音和 B 站上,收获不少粉丝点赞,通过网络,她被更多人认识并喜欢。

很多人看完杨柳的作品之后,形容她 "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但杨柳说,虽然独竹漂表演看起来很美,其实常常也会有说不出的苦。

"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北方表演,下雪天,湖面结冰,为了顺利进行表演,工作人员就用石头把湖面砸开,方便我们下去表演。"

古风表演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原生态的环境往往是成就一个好作品的重要因素。" 比如在赤水森林公园表演,早上的时候会有一层薄雾,我穿着汉服从雾中漂出来,如同仙女下凡的那种感觉,非常美,身临其境的感觉。"

今年 24 岁的杨柳练习独竹漂已经 17 年,正是因为这 17 年的泪和笑,才成就了今天的独竹漂女孩,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不是一个有天分的女孩子,更不是一个安于平凡的女孩子," 漂 " 泊的人生,是我的选择,更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遵义独竹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柳在参加各地表演的同时,心里也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景:" 想要打造一个专门训练的平台,有一块自己的水域作为训练拍摄的场所,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习独竹漂,一起发生碰撞,打造当地的实景演出,为本地旅游文化增添色彩。"

来源:遵义发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21-01-29 07:54
    您已点过赞
    再次证明,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希望水上漂能治愈病毒。
  • @ 2021-01-29 09:09
    您已点过赞
    佩服!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才能坚持长时间的锻炼而取得成功啊
  • @ 2021-01-29 07:46
    您已点过赞
    遵义独竹漂传承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