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拜登通话,确认中美关系三大基调 /

习近平拜登首次通话,确认中美关系三大基调

在庚子年除夕(2月11日)当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首次通话。这是拜登上台以来,两国首脑的首次正式沟通。

中国官方和白宫发布了两人通话的通稿,从内容来看,习拜确认了中美关系的三大基调。

一是可合作

习近平在通话一开始就强调了这一点,称“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两国应该……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对此,拜登表示“美中两国应该避免冲突,可以在气候变化等广泛领域开展合作”。白宫的通稿中也提到“美国要以务实、以结果为导向的方式与北京接触”。

与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时期寻求与中国脱钩不同,拜登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强调合作。这一点,不论是拜登的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还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都提到中国是挑战,同时也可以合作,比如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中美如美苏冷战时期那样完全对抗不现实,只会使得双方关系不断走低。拜登不再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更为理性,也更为务实。

二是有对抗

北京的通稿中称两人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交换意见”暗示双方之间的分歧比较大,很可能是各自阐述了立场。

习近平在通话中也明确点出“中美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看法”,并提到“台湾、涉港、涉疆等问题是中国内政,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美方应该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白宫的通稿中同样列出了双方的分歧,比如直言对北京的“胁迫和不公平的经济行为,打压香港的行为以及对域内包括台湾的强势行为等”表示关切,就如何应对疫情、气候变化和武器扩散上“交换”了意见。

在地区问题上,习近平称“双方应该顺应世界潮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而拜登的优先任务之一便是“维护一个自由与开放的印太地区”。

拜登团队已经多次公开表示中国是美国的挑战,拜登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更是称“中国是美国最为严峻的竞争对手”。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美国与中国的博弈只会有增无减,相应地,较量会投射到中美关系的各个层面,比如香港、台湾、南海、人权等。加之拜登是传统建制派精英,他的身份也决定了中美在这些议题上的分歧更加凸显。

2021年2月4日,拜登在美国国务院就外交政策发表演讲,期间提到中美关系。(AP)

三是会竞争

中美既不是无条件的合作也不是绝对的冲突,那中美是要回到以往的“竞合”状态下。拜登在此前也表示不会与北京对抗,而是会有“激烈的竞争”。

中国与美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拜登要联合盟友、召开民主国家峰会,是认为“不民主”的中国在挑战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价值观等,而中国则认为美国的打压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霸权色彩,是美国为了让当下的国际秩序继续服务于自己。中美之间的这种不同将会反映为对秩序和规则的调整与维护,竞争不可避免。

整体来看,习近平与拜登的通话是修正了特朗普时期的状态,两人在通话中也表示“今天的通话将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是一种肯定的说法。中美关系有望恢复到理性的状态。但这不意味着双方将相安无事,而是在不影响两国关系全局的情况下,双方的较量方式有变,较量还是会存在,可能会更加激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