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11岁男孩春节吃饺子吞2枚硬币 1年后取出 /

11岁男孩春节吃饺子吞2枚币 1年后取出:已腐蚀

很多地方过年包饺子时

会在饺子里包上硬币

吃到包了硬币的饺子是个好彩头

可这“幸运币”万一真吃进肚子里

可就…

近日,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接到一个特殊的小病患,又是胃痛又是发烧,“孩子有点低烧,肚子疼还老吐,不知道咋回事。” 孩子的妈妈说。

胃镜显示,孩子胃里有两枚硬币,其中一枚已经锈迹斑斑,上面的字已经被腐蚀得看不到了,而且有分层的改变。

目前,这两枚硬币已经从这位11岁男孩的体内取出。

可以看到,由于长时间在体内,胃酸已经把两枚硬币腐蚀得发黑,旁边的“铁丝”,就是从硬币上掉下来的。

“在胃镜下我们发现,这些硬币周围的组织糜烂发红,甚至有干裂的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推测这个硬币在胃里的时间非常长。”医生介绍。

通过与家属的沟通了解到,这两枚硬币,竟然是孩子的奶奶在上一个春节包饺子的时候往饺子里塞的,结果孩子吃进肚里去了。

之后,孩子也出现过腹痛的情况,但家长并没有在意,直到这次病变严重。

现在,孩子身体已无大碍。

这件事情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

很多网友表示

虽然在吃饺子的时候曾经担心过

会不会不小心把硬币吞了

但没想到担心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也有网友觉得

为了防止误食

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食材

代替硬币

这份“凶器”黑名单请注意

小孩子总是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

但往往一些看似无害的小东西

对他们来说却是致命的!

发现误食立即送医,切忌盲目催吐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邓明红表示,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很多例因为误食而入院的“好奇宝宝”。 因家长的“一不留神”,再加上孩子缺乏意识造成误吞事故,非常令人心疼。如果在误吞事故发生之后,家长处理不当反而会延误或者加重病情。

家长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样的突发事件?

邓明红介绍,第一件事当然最好是立即送医院救治或拨打120寻求救助。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家长自己如何采取急救措施?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催吐。然而,邓明红提醒: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催吐。

如果孩子发生了误服事件,家长首先要判断孩子误食的是什么,孩子又吃了多少,根据物品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另外,如果孩子在误服后出现昏迷、无意识、抽搐等情况时,别催吐了,这种情况也要第一时间带着剩余药品赶往医院。

可催吐及不可催吐的物品

第一类:可催吐

①洗衣粉、洗衣液、肥皂

主要成分大多是去污剂和一些化学性酶,性质通常呈弱碱性,由于与胃液中和,容易引起呕吐。这种情况,采取催吐即可,同时多饮水。

如果误食过多,易引起中毒,出现明显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需及时到医院接受洗胃及对症处理。

② 樟脑丸

误食后可催吐,并可以喝蛋清、茶水、白开水,但切忌喝牛奶或脂肪含量高的液体,以免加速毒物吸收。

③ 老鼠药、蟑螂药等:

毒性大,误食后,尽快喝蛋清保护肠胃,然后喝大量温开水进行催吐。严禁摄入蛋黄或肥肉等油类食物,否则会加速磷化锌的吸收,加重中毒。注意,一定要尽早就医。

第二类:不可催吐,可用牛奶、蛋清护胃

1、干燥剂(大致有两种)

①白色粉末,又分氯化钙和氧化钙。如果误食氯化钙,建议喝水稀释即可;如果误食氧化钙,不能用任何酸性物质来中和,可立即口服牛奶或蛋清,但要避免呕吐,以防灼伤,及时就医。

②透明硅胶粒,无毒,误食后可随粪便排出,多喝水促排泄。

2、强酸强碱性洗涤剂

如出现口腔、咽部、胸腹部灼热性疼痛,呕吐物有大量褐色物以及粘膜碎片等症状和体征时,应警惕灼伤可能,马上口服牛奶、豆浆、蛋清或花生油等,切忌催吐、洗胃或灌肠,减轻化学性灼伤,尽快就医。如溅入眼睛,需及时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0分钟,并到医院检查角膜受损情况及对应治疗。

3、电池

强碱性物质,较强的腐蚀性和渗透性,不能催吐,否则会让电池泄露出腐蚀性酸性物质,导致肠道穿孔,误食后,应吞服大量牛奶或蛋清。

4、汽油:

有强腐蚀性,会破坏胃食管粘膜,并导致溃烂,严重危及生命,一旦发现,请及时送医,不建议催吐,以防加重食道、喉粘膜损伤。

5、尖物、利器:

禁止催吐,会刺伤消化系统,甚至穿孔等,应即送医胃镜下取出。

第三类:其他物品

1

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晕车药等): 过量药物可能发生不良药效,并且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甚至神经系统损害,请尽快就医。

2

牙膏、漱口水等: 少量误食,问题不大。如果大量误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造成急性中毒、痉挛,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应及时就医。

3

驱蚊水、杀虫药等: 误食后,建议喝浓茶,因为茶叶中鞣酸具有沉淀和解毒的作用。

4

圆钝异物: 注意孩子出现突发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尽量鼓励孩子咳嗽的方式将异物排出,或者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1岁以上适用),不要试图用手去拿异物,应尽早就医,时间就是生命。

最后

再次提醒广大家长:

一定要照看好孩子

尽量让危险的东西远离宝宝!

一旦发现小孩误吞异物,

请及时送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