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面试中常撒的谎和常吃的亏
面试官和应聘者往往会陷入一种几乎是相互鼓励彼此说谎的境地。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人们说谎的频率有多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研究人员给出了答案。
求职面试真的是一场骗局吗?职业规划师和研究谎言的科研人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说实话,这并不奇怪。即便是小的时候,随着社交能力的发展,我们也学会了说善意的谎言:夸赞奶奶送的礼物,或是称赞饭菜可口。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心理学及脑科学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Robert Feldman)指出,求职面试其实就是这种情况的延伸,只不过谎话被戳穿时的代价会更高。费尔德曼着有《假相:如何应对失真、背叛、猜疑与欺骗》(The Liar in Your Life)一书。
他说,“面试那种场景,几乎就是为了鼓励说谎而设计的。”应聘者必须展示他们最好的一面,而雇主则要把工作推销出去。一些企业说他们想要百分之百的诚实,但果真如此吗?费尔德曼指出,“在社会上,用说谎的方式让别人自我感觉良好,同时有效地展现自我,这是强大社交能力的特点之一。”
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在求职过程中会夸大或歪曲各种事情,无论是之前的工作职责,还是离职原因,都会失真。当然,谎言程度也不尽相同,既有略微夸张的时候,也有胡编乱造的例子。有时,对某些问题避而不谈可以让你摆脱不必要的偏见,而有时这么做会惹来大麻烦,甚至会毁掉你的事业。
接下来,我们设计了一种假想的面试场景,随着面试过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对求职者和面试人员的困惑、误导以及赤裸裸的谎言逐一进行了剖析,其中还穿插了最近的学术研究与职场专家点评,通过种种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很高兴认识您,我很喜欢您桌上的那张照片。今年夏天我刚好也去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徒步旅行。
加拿大圣玛丽大学(Saint Mary’s University)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副教授尼古拉斯·罗林(Nicolas Roulin)谈到,逢迎别人是说谎的一种方式。“这其实是想与面试官套近乎,让自己更讨喜,或是想与面试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他说。罗林着有《面试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Job Interviews)一书。面对并不好笑的笑话,人们也会装作好笑的样子,有时还会“改变”自己的兴趣来迎合面试官的喜好。这名应聘者周末偶尔也会徒步旅行,但他没有去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再说说你为什么想在New Co.工作吧。
——我从小就想成为一名项目副经理。我一直都喜欢鼓捣些小玩意儿。
——你也知道,我们是国内最具创新精神的零部件制造商之一。
招聘网站Muse的首席执行官凯瑟琳·明肖(Kathryn Minshew)指出,在谈到自己的兴趣时,应聘者的说法往往会有误导性。她说,“也许他们只是需要一份工作而已。”但如果想应聘成功,没有人会这么直白地说出来。
费尔德曼的研究显示,在10-15分钟的面试中,求职者平均会说谎两到三次。当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一个之前不认识的人时,我们说的谎话差不多也是这个次数。通常来说,我们说谎有两种方式:一是关于自己的谎话,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我喜欢用钢笔做填字游戏”);另一种是关于别人的谎话,夸大我们对他们的好感(你的新发型真好看!)。这两种情况中,第一种在男性中更为常见,女性则是第二种。
——我骨子里就喜欢做实验。上一份工作中,他们都叫我“创意达人”。
——这样啊,你在Old Co.干了两年,为什么会离职呢?
——我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
——就是说,是你主动离职的?而且是在没有找好下家的情况下?
——没错,我只是感觉时机对了。
罗林博士在2020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求职者会在性格测试中调整答案,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例如,如果应聘的企业看重激烈的竞争文化,他们会弱化自己身上谦卑的特点,让自己看上去不像是喜欢讨好别人的样子。上文中,应聘者刻意谈到了他的创新能力,因为这正是New Co.所看重的。
罗林谈到,对于简历上的“瑕疵”部分,不管是难看的分数,还是那段待业的日子,应聘者往往会尽量回避这方面的讨论。他们也许会将问题怪罪到别人身上,比如归罪之前的上司,或者干脆转移话题。
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研究人员2019年发表的论文中,参与调查的775名受访者无一例外地承认,面试过程中他们至少会在一个问题上夸大其词,或是有所隐瞒。上文中的应聘者在谈到自己的离职原因时,就隐瞒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幕后真相。
比起捏造细节的人,有胆编造整个故事的人倒没那么多。罗林估计,大概有80%的人会对自己的经历“润色”,而20%-30%的人会干出“文凭造假”这样的事。
哪些人更容易说谎呢?那些把世界看成一个竞技场、人人都要去争夺资源的人,那些没什么责任心的人,那些性格中有阴暗面的人——自恋、信奉权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在面试中更容易撒谎。罗林指出,较为年轻的应聘者往往更容易说谎,这或许是因为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他们可以借鉴的实际经验要少一些。招聘网站Muse的明肖提醒年轻的应聘者应该如实表达自己的能力。
她说,“你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你曾自称在某个方面很厉害,结果却应付不来。”明肖建议,如果不是有太多经验,你可以重点介绍自己学过的东西,或是通过课程项目、志愿者活动这样的经历掌握的“软技能”,比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和奉献精神。
——我看到你在简历里说,你曾经学过外语,这对我们在南美和欧洲的业务扩张或许会有帮助。
——是的,我会说流利的西班牙语,编程语言Python也掌握得不错。
——太好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有时,简历本身就是谎言的重灾区。但简历中或许可以有一些合情合理的“遗漏”。明肖谈到,有时为了保险起见,简历中可以不提你的毕业年份或住址,以免引起偏见。你不想因为自己的年龄,或是因为住在另一个城市(如果你已决定为新工作搬家)而与一份工作失之交臂。“这么做绝对属于公平的范畴。”她说。律师还提醒应聘者在面试环节不要透露医疗信息,比如得过癌症,或是你已经怀孕,以此避免偏见。
罗林说,求职者常常会夸大自身的语言技能,甚至是电脑编程技能。毕竟,“精通”一词的含义本身就模棱两可。
费尔德曼指出,说谎者与说谎对象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类似共谋的东西:双方都希望谎言是真的。他说,这种情况下——比如被人恭维的时候——我们会接受,并不会反驳。上文中,面试官急于找到一位会说西班牙语的人,于是她相信了自称会说流利西班牙语的应聘者,随后却并没有与他用西班牙语交流,也没有询问他更多有关西班牙语学习经历的问题。
——我想再了解一下New Co.的企业文化。
——我们在这里就像是一家人。工作与生活之间有很好的平衡。
——工作时间是怎样的呢?
——还不错,没有夜班,周末也不用加班。我们工作时很卖力,但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件乐事。
——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有时候,我们把任务看得太重了。但当你在改变世界的时候,这种小的付出也是值得的。谈了这么多,我想问问,你上一份工作的薪资是多少?
——差不多10万美元。
——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开得起这样的工资。但我们这里有很多成长机会,你会进步得非常快。
“每一位面试官都信誓旦旦地宣称他们的企业文化非常棒。”印象管理顾问贾德森·沃恩(Judson Vaughn)说,他也是亚特兰大职场沟通咨询公司First Impressions HQ的首席执行官。企业通常会精心挑选面试官,选出最能调动气氛的“啦啦队长”与应聘者会面。然而在面试过程中,一种心理因素也会发挥作用——人们愿意相信自己是正能量的一份子。“我们都愿意去想,‘我做过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沃恩说,“至于面试官,他是要在面试过程中给自己打气,表现出一幅他自己就来对了地方的样子。”
如果团队的招聘进度已经拖了很久,尤其是如果急于找人来填补空缺,希望减轻团队成员自己的工作量,这种情况下,招聘经理轻而易举就能向求职者掩盖这个事实,把他们蒙在鼓里。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明肖建议,应聘者可以问一些更具体的问题,从中了解企业文化。例如,“最近的两次团建活动是什么?”,“首席执行官与整个公司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这样的提问都需要面试官给出具体回答。她还建议求职者采用“先扬后抑”的方式——先让面试官回答一些正面的问题(“人们最喜欢企业文化中的哪一点?”),然后再提出相对负面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不爱锻炼?”)。明肖谈到,“如果先让别人谈好的方面,再让他们谈不好的地方时,他们会更加客观,也更加坦然。”
圭尔夫大学心理学教授黛博拉·鲍威尔(Deborah Powell)及其同事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感觉自己有望获胜时,他们会假装自己已经成为赢家,但胜利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发现参与面试的人不是那么多,应聘者会更倾向于误导招聘团队。“如果竞争者太多,你可能就会表现得放弃了一样。”鲍威尔博士说,“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希望被录用,你就会继续努力,这时候即便是一点点优势也会帮到你。”在听到自己已经过五关斩六将后,应聘者或许会有更多添油加醋的动机。
费尔德曼博士指出,人们会在难以求证的事情上说谎,过往的工资水平往往就属于这一类。不过这种状况下,如果你想保留隐私,可能也没问题。明肖表示,美国一些州、城市和企业已禁止用人单位询问求职者的薪酬记录,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她谈到,“一直以来遭受职场歧视的群体往往会因为这样的问题处于弱势地位。”这类问题会使薪酬差异长期得不到解决。去年6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禁止雇主询问薪酬记录后,跳槽者的薪资比以往增加了,其中,非洲裔美国人和女性的薪资涨幅尤为明显。
当然,对面试双方来说,聊天过程中往往少不了“做做样子”。
对于面试官给出的承诺要多留个心眼,尤其是他们试图劝说你接受这份工作时。沃恩指出,上面的场景中出现了一个典型的谎言——面试官信誓旦旦地说,他们的员工会晋升得很快,但实际上,晋升机会可能少得可怜,很多年你都将原地踏步。
他谈到,这种谎言日后会让雇主自食其果。认清现实后,新员工变得牢骚满腹,最终会向同事吐槽,而那些曾得到类似承诺、但从未获得加薪或升职的员工也会倍感失望,他们意识到,自己也遭遇了同样的谎言。于是,企业士气锐减。如果想知道面试官在谈到职业晋升机会时是否说了实话,可以这样问:获得快速晋升的员工比例有多少?沃恩提醒,不要把面试官聊到的轶闻太当回事儿。
所有这些谎言或许都徒劳无功。罗林的研究发现,说谎实际上并不能帮你得到一份工作。
另一方面,面试官可能也无法分辨你是否在说谎。他说,人们很不擅长区分真实与谎言。就算肢体语言也并不那么可靠。
分析人们说话的内容会对你有所帮助——诚实的人往往会提供更多细节和更详细的背景,在说错时他们也会敢于承认,比如发现自己在一处细节上说错了时,他们会改过来。但即便如此,谎言依然很难辨别。
因此,如果你在面试中撒下“弥天大谎”,你要当心:你最终可能会得到一个并不适合你的岗位,而你的工作将一塌糊涂——老板也会对你的表现提出质疑。
“长期来看,这是一种双输局面。”罗林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