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清华大学“摸鱼学导论”走红 不是玩笑! /

清华大学“摸鱼学导论”走红 不是玩笑!

《摸鱼学导论》,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清华大学课程。

因为,清华别的课我根本没见过……

本着严谨、认真、负责、务实、科学的治学态度,我对“摸鱼”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bai)究(du)表明——

摸鱼,意思是趁混乱时私自捞取利益,也指偷懒、不好好干活的行为。现多用于画手圈子里,指“在本应该做正事的时候不做正事,而随手画小画”。

咳咳,通过情景代入,我对“清华大学摸鱼”做如下定义:

特指清华大学学生,在繁忙紧张的课程、考试之余,忙里偷闲,李代桃僵,悄悄偷懒、使奸、耍滑,带有卖萌色彩地欺负老师和学校的行为。

比如,“谢谢高老师”,瞬间成了“谢谢搞老师”。期末扣5分。以为老师眼瞎啊。

其实人家很正经的。

第一,开课的老师挺正经,姓顾。

这门课成了知乎的热点问题,顾老师亲自现身,说明课程的来龙去脉。

第二,这是清华大学“荷塘雨课堂”的课程。

“荷塘雨课堂”为了践行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环境,人人可以开设课程。

老师一激动,随手输入了“摸鱼学导论”。

直到有人告诉他:顾老师,你的课火了。

影响越来越大后,顾老师忙不迭地让这门不正经的课“正经”起来。

于是有了下图——

别人正经起来要钱,顾老师正经起来不要命啊。

他一正经,大家发现,《摸鱼学导论》还真值得上。

其实很多高校都在上这类课,国外似乎更早,比如《积极心理学》《幸福学》《大学生的自我修养》等等。

换汤不换药,都可归入“摸鱼学”范畴。

《摸鱼学导论》这门没正形的课,目的是让学生们学会放松,学会心理调适。

不知道清华大学有没有开设《积极心理学》。如果有,《摸鱼学导论》可以作为配套。

它的宗旨很清晰:

有难题、有困惑,提出来,老师、同学帮你;

没难题,有经验,拿出来分享,学会感恩。

很多人并不清楚:名牌高校,学生们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其实很高。

原因,第一在于他们太优秀,第二在于周围的人更优秀。

从幼儿园到高三,太优秀了,受的挫折就少,对挫折的耐受力差,甚至情商也较低。

周围的人优秀,问题就更大了:

以前自己是“鸡群里的鹤”,至少也是公鸡中的战斗鸡,进了清华北大却成了“鹤里的鸡”,战斗鸡中的烧鸡。

你说烦人不烦人。

顶尖高校的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这点不难理解。

很多名校有专门针对新生的心理课程,比如斯坦福大学。

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斯坦福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叫“鸭子综合征”。

鸭子浮在水面上,表面很轻松,其实脚丫子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

因为智商高、条件好,很多名校学生,也跟鸭子一样,喜欢装得不努力,在别人背后努力,好让自己看上去毫不费力。

初中行,高中行,到斯坦福这样的名校,还是这种“鸭子心态”,就等着被“灭”吧。

更多的情况是:北大、清华、斯坦福之类的学霸们,小学、中学一路遥遥领先、所向披靡,进了名校,高手如云,从仙女沦为“凡人”,落差太大,难以适应。

出现这类问题,有两个办法解决:

第一是跟新兵连一样,让他们忙起来,上课、考试、运动连轴转,没闲工夫瞎想;

第二就是必要的心理疏导。

后者更重要。因为再怎么忙,总是要考试的,考试总是要出名次、分“胜负”的。

进入大学的第一次考试,往往对新生们打击最大:唉,终于沦为普通学生了,虽然是北大的。

这种凄凄惨惨戚戚、竟无语凝噎时刻,学生们就会想起顾老师的课:

管他呢,先去摸会儿鱼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