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小留学生同居调查报告:失宠的太阳 /

小留学生同居调查报告:失宠的太阳

自去年2月来自武汉的小留学生陶琳在多伦多遭袭身亡始,过去一年来分别有来自上海的唐文峰、来自广东的余振和来自北京的赵巍等留加学生再遭不幸。各案所涉嫌疑者大都是死者身边的最亲近者,有个别甚至是同居的恋人。这一连串不幸事件告知我们这样一个事实,目前生活在加拿大的中国小留学生急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和爱护。为此本刊于今年2月间对多伦多地区小留学生同居现象进行了调查,并据此形成以下报告。我们期待这份报告能吸引更多的人对小留学生问题的关注,这是是次调查的目的。

一. 小留学生情况摸底

从我们发出近200张有效调查问卷可知,目前来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留学生占76.5%,这部份留学生中留加国前已取得大学文凭的仅占12%,其余均只完成高中教育。这个结果说明自“911”灾难以来,一方面由于美国收严留学签证审查标准,另方面加拿大政府趁机加快教育产业开发,在这双重作用的推动下,愈来愈多来自大陆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在中学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法顺利升上大学的独生子女,带着父母的期望踏上了留学加国的人生道。

据加拿大移民部介绍,去年秋季进入各级学校就读的8千多名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约占5000人,是拥有来加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由此可见,中国大陆已成为加拿大“教育产业”开发的主体。这个“主体”的概念是,在加拿大每10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6个是来自中国大陆。

我们在调查中约见了80名年纪在22岁以下的小留学生,他们全部是独生子女,关于留学的目的,有67%回答是父母安排;16%是因为在国内无望读大学,希望能在国外取得高等教育的机会;8%是想出国见识见识;6%是觉得通过出国起码可以将英语学好;3%是出来看看再说。这个调查统计说明,在来加拿大的小留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份的学生学习目的性很模糊,对未来前途的认识和设计飘浮不定,这应是小留学生情绪不安定的主要因素。

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87%是第一次离开父母;92%从未在家里负担正常的如煮饭洗衣清理房屋的家务;72%身体患病仍需父母陪伴就诊;67%未单独到银行办理存取款手续。这些数据说明目前在加留学的小留学生,生活自理以及面对突发事故发生的临变处理能力极差。

对情感问题的调查,65%在出国前有过初恋的经验;92%接受在留学期间谈恋爱;79%承认独居国外情感孤独;32%认为留学期间的感情可以走入婚姻;而85%认同恋爱对学习和生活都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大部分初次离开父母远渡重洋留学的小留学生情感孤独,他们中的多数会以选择恋爱的方式寻求情感的关怀和互助,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否认的事实。

二. 小留学生同居状况调查统计

是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对象仍旧选择年龄在25岁以下的留学生,调查采取自愿回答的方式进行,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10份,具体分如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1.出国后开始同居的时间

出 国 半 年 以下: 12%
出国半年至年半: 46%
出国一年半以上: 22%
未 同 居 者: 20%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选择同居,其中出国半年到1年半是选择同居的高发期。

2.同居的原因:

感情需要: 63%
互相依靠: 23%
经济分担: 9%
其他: 5%

调查结果显示:占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因感情而同居,接近三分之一是彼此依靠,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互相帮助。

3.同居费用负担:

采取AA制方式: 49%
由经济好的负担: 14%
由男孩子来负担: 9%
视具体情况而定: 28%

调查结果显示:同居关系的双方具有相当的独立和灵活性,以依赖男方为主体的同居形式比重降低,经济因素对同居的影响力不大。

4.父母的态度:

赞 成: 13%
反 对: 4%
无所谓: 17%
不知道: 66%

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不会将同居情况告诉家长,这反应出家长对其子女的状况是根本不清楚的。

5.对同居生活的满意程度:

满 意: 58%
还可以: 32%
无所谓: 9%
不满意: 1%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10%的学生对同居生活抱无所谓的态度,绝大部份还是持认真的态度。

6.同居与学业的关系:

无 影 响: 54%
促 进: 22%
消 极: 7%
两者都有: 17%

调查结果显示:同居对学业的消极影响很微。

7.曾经和几位PARTNER同居过:

一 位: 73%
两 位: 18%
三位以上: 9%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份学生对同居生活是认真和专一的。

8.对同居对象背景资料的了解程度:

熟 悉: 26%
一 般: 42%
不清楚: 28%
不在乎: 4%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对其同居PARTNER的背景资料不清楚。

9.同居过程中最常见的争执:

家务: 58%
作息: 8%
情感: 28%
其他: 6%

调查结果显示:导致同居双方引起争执的聚集在做家务事上。

10.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是否会选择同居生活:
仍然会: 36%
不 会: 13%
看情况: 47%
无所谓: 4%

调查结果显示:同居者对同居生活的认识会逐步冷静和成熟,大部份人对再次同居的犹豫体现在同居不竟有别于婚姻,它是过渡性的,不是一种恒久的生活常态。

三. 一些应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

1. 多数留学生会在出国半年后选择异性同居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感情
的需要;其二由合租生情转为同居;第三是性别互补。这三个原因从不同侧面反应了留学生个体在情感上的孤独和无助,虽然同居可以弥补部份,但社会、家庭的关心仍然是必要的,他们需要亲情,也需要重视,需要爱,以及被爱。

2.作为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的独立生活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很低。一些被调查者告诉我们,之所以宁愿选择异性作为同居伴侣,除了有感情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同性间的关系很难相处。比如女生间过于计较和小气;男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合租者对家务事互相推搪等等。这些问题虽然通过同居可以得到暂时的抑制,但如不注意纠正,最终不但会影响婚姻家庭的幸福,对人一生的事业和命运也是有损害的。

3.有超过近2/3的学生家长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子女在海外生活情况,这是很令人担忧的事情。就如北京留学生赵巍被害一事,当家长获知女儿遇害身亡赶赴多伦多处理后事时,才知女儿早与他人同居,而同居者正是该案的嫌疑人。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好的,但子女走出国界不等于就能成材。如何引导留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感情之间的关系,不但是留学生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各个团体应该关心的事情。

4.以往家长对子女过分的溺爱,造成这一代留学生自尊心过强,应变能力差,面对挫折无从适应,稍有不满就恶行相向。家长对孩子的这些陋习本来是清楚的,但很多家长错误地以为,将孩子推到国外去就可以变好,殊不知这样不单只挽救不了孩子,孩子反因失去家庭相对的制约力而变本加厉,最后文凭拿不到, 恶习沾不少,最终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情,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

5.金钱不能弥补感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因孩子远离父母而产生
自责,他们自以为在经济上不断满足孩子的要求,是对孩子照顾不周的最好弥补。所谓水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些小留学生仗着财大气粗,赌博、嫖妓、吃喝玩乐无心向学,数年下来一事无成,做家长的仍一无所知节衣缩食做着登科梦,这是十分令人心疼的事情。

四. 两则故事的启迪

【故事一】:

女孩A和男孩B原本是同学,同居一年多原本感情和洽,由于B酷爱上网打游戏,经常通宵达旦乐不思睡,严重影响了B的学习和正常作息,为此两人由小吵到大闹,终有一天,B忍无可忍将A的电脑砸烂,A见B出手砸电脑,一时性急抄起剪刀去剪B的衣服,两人争执起来,B把A的手划伤,结果是A报警,B拒捕而被警方控罪,最后B被驱逐出境,一段同居故事结束。

【故事二】:

明和清清均来自上海。明开始在S学院读电脑,清清在Y大学读会计,两人因参加同乡会而认识,之后情投意合共室同居。明是独子,父母对儿子的疼爱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特出的爱是不断寄钱以满足儿子的需要。去年元旦,明和清约了几个同学一起打牌赌钱,开始是小小地玩,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不但在家里赌,战场甚至扩展到华玛和尼亚拉瓜赌场。一年下来,明欠的赌债愈滚愈大,学习是没可能的事,到后来连清清也停了学,据说有人见她在7号公路边上的卡拉OK做小姐赚钱帮明还债。本来事情到此好象还不算绝路,前些天明说回国取钱,一周后果见他带回来三万多现款,可惜人才下飞机,家门未及就进了赌场,不到三天,带回来的钱全军覆没,清清原以为明回来后就可以收手不做,此梦不到三天就破灭了,如今清清仍在做她的小姐,明则数着手指计算回国的日期。

五.总结语

是次小留学生同居问题的调查告诉我们:对于今天20岁上下的“这一代”人来说,他们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代表,自小就是父母手中捧着的“小太阳”。这些“小太阳”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家庭生活环境的优越养成自尊心强,虚荣心重,情感相当孤僻脆弱,缺乏良好的团体尊重教育和个人欲望(尤其是占有欲)极易膨胀等陋习,这些陋习在他们父母周到的呵护监管下尚能得到相对的抑制,但当他们一旦离开父母且必须独立地面对一个不以他们为旋转轴心的世界时,他们会因此而变得孤立无助和焦躁不满。因此,发动社会各界正视对小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是一件十分具意义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略。(JOANNE COCO JOHN 青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