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核劲敌”?差太远 /

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核劲敌”?差太远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江夏编译报道: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发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瓦迪(Pranay Vaddi)的文章指出,美国领导人必须准确地了解中国核武库的性质。美中两国之间的核风险,与过去美苏核竞争或今天美国和俄罗斯的核风险不同。对美中使用核武的担忧,源于相互不信任和低核门槛的操作风险,主要来自每个国家对核武质量的定性和战略选择。

中共火箭军在西北地区举行演习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透露,华盛顿对中国核武风险的性质仍有误解。他同意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科顿(Tom Cotton)的说法:如果中国将其核储备增加三倍或四倍,那么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核劲敌”。但是,科顿错误地描述了中国可能扩大其核弹头储备的程度。科顿的框架有几个事实是错误的。首先,美国国防部最近一份关于中国军事的报告称,中国的核弹头储备“目前估计在200枚以下”,远不能与美国5,800枚核弹头的总库存相比。美国的弹头中3800枚可供部署,大约1400枚已在待命运载系统中。还有150-200枚核重力炸弹位于欧洲五个空军基地的防护掩体内。科顿还错误地暗示,美国-俄罗斯新限武条约限制美国只能部署“800件核武器”。事实上,新限武条约允许美国部署1,550枚弹头,其中包括根据条约规则计算为单个弹头的轰炸机。

美国战略司令部无视中国自1964年以来维持的“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而中共解放军火箭军的运作显示,该政策仍然有效。与美国不同的是,北京在和平时期拆除了其发射系统中的大多数弹头,只进行报复性核反击的模拟发射演习。但尽管如此,中国仍在增加其核武库的规模和多样性。即使其规模远远不及美国,中国的新型系统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升级风险。

美国正在使老化的核武库现代化,其主要目标是针对俄罗斯扩张的核武库。考虑到美俄两国极其复杂的战略威慑要求,任何能令人信服地阻止俄罗斯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美国核力量,也会对中国构成威胁。如果过度夸大中国核力量的挑战性质,会导致美国十分不明智地过度投资核系统,而当今亚太地区的挑战是需要改进常规威慑力量。战略毕竟需要相应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国会两党都已批准“太平洋威慑措施”,明确支持新的常规火力。

正是由于美国和中国之间高度的不信任感还在持续增加,两国应该考虑军备控制谈判,以避免战争,维护共同利益。即使威慑失败,也尽量减少战争代价。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军备控制使人想起了新限武条约式的措施,包括数字数据交换和再入大气层飞行器现场勘察等。但最广义的军备控制可以包括降低风险的措施。例如,华盛顿可以提出中国弹头储备增长潜力不明确问题,而明智的第一步则是,相互承诺停止生产核裂变材料。

权威的中国消息来源,如2013年版的《军事战略科学》,承认由于其核力量“相对弱小”,北京需要警惕和美国谈军备控制,因此中国官员近年来极力回避美国的战略对话提议。中国领导人应该把科顿与戴维森的对话,看作是美国官员在资讯和对话等于零的情况下,对中国核武现代化许多解读中的一例。希望今后两国的文职和军事官员能够就战略稳定展开讨论并作出定论。通过开始这一对话,美国官员可以专注于解决实际存在的核武质量挑战,而不是陷入对想象中“核劲敌”的担忧。”美国对中共核武数量不在意?(原题:美国对中共核武数量不在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