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哥斯拉大战金刚的冷笑:国产科幻还需30年 /

哥斯拉大战金刚的冷笑:国产科幻还需30年

最近的电影市场有点意思,经典科幻电影《阿凡达》的重映带来了一波“回忆杀”,紧接着《正义联盟》的上线又让人过了一把瘾,黑化的超人还在人们脑海里盘旋时,《哥斯拉大战金刚》又来了。

接连三部科幻电影让人应接不暇,尤其是《哥斯拉大战金刚》这部电影,它选择在3月26日这天上映,有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意味。

三月份可以说是电影市场的淡季,春节档刚过,五一和暑期档又有些遥远,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电影都有点青黄不接。

换个角度讲,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在这个节点发新片,尤其是大制作的电影,但是《哥斯拉大战金刚》的上映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

截至发稿,《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票房已经突破3亿,而且以超过50%的排片率和超过65%的上座率雄冠榜首!

有人预测,按照目前的票房趋势 《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票房最终会突破20亿。

美国大片在国内电影市场淡季疯狂收割票房,中国的电影人不知道心中是个什么滋味?

而在如今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作为具有文化输出性质的电影为何还这么受国内观众青睐呢?

一、《哥斯拉大战金刚》的口碑

目前该片上映两天,口碑近乎炸裂!

该电影烂番茄新鲜度达到90%以上,猫眼专业版评分达到9.1分,豆瓣评分也接近7分。

据看过该片的网友反馈,该片特效超逼真,如果特效满分为10分的话,《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特效评分至少可以达到8分以上,甚至更高。

以往好莱坞的怪兽电影特效也很逼真,但是大部分特效的展现都是在夜晚或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展现的。

比如2019年上映的《哥斯拉2:怪兽之王》,该电影大部分特效镜头都是在夜晚呈现的。

据说这是制片方为了节省特效的制作经费,但是黑乎乎的一片却降低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而《哥斯拉大战金刚》这部电影却给人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很多精彩震撼的特效镜头都是在白天的环境下呈现的,这大大提高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很多观众看完之后表示,这绝对是好莱坞怪兽电影的巅峰之作,特效逼真震撼,剧情紧凑无尿点,总之看完之后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

二、《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票房将轻松突破20亿?

上映两天就已经突破3亿票房,而且口碑很好,有人预测该片将轻松突破20亿元票房。

20亿是个什么概念,放在国内电影排行榜里可以排到前20名了,而且上映档期不是春节档和国庆档,也许《哥斯拉大战金刚》将创造一个非节日电影票房的纪录。

放眼3月-5月这个时间段的国内电影市场,有点青黄不接,鲜有能够给《哥斯拉大战金刚》带来强有力冲击的电影,即使有估计也最终会变成炮灰。

难以想象这种电影如果放到春节档或者国庆档该是个什么情形?!

不知道我们国内的电影人是否有信心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比如创造了诸多票房纪录的《你好,李焕英》,这俩电影同时上映,你又会先看哪一个呢?

三、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情有独钟

《钢铁侠》、《复仇者联盟》、《蜘蛛侠》、《哥斯拉》、《阿凡达》等等,近些年好莱坞科幻大片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了什么才是大片。

好莱坞大片的引进在国内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甚至有观众“叫嚣”看大片只看美国大片。

的确,好莱坞大片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国内观众的观影品味。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句心里话,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一部上映十多年的《阿凡达》依旧吊打国内众多电影。

无论是在剧情还是特效上,我们国产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四、为何对国外电影的接受度这么高?

电影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输出,这方面美国做得比我们好得多。

美国有些好的电影在国际上通吃,而我们国内的电影却很少有走出去的,即使走了出去,像张艺谋的《长城》、和周润发的《孔子》,无一例外都在国外电影市场遭遇了滑铁卢。

这本质上还是因为中国电影缺少一些深刻的东西,不能让国外的观众产生共鸣。

而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情有独钟,在目前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刺眼。

也许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或许我们国人对“艺术无国界”这句话理解得比较透彻,总之不管以往中美关系怎么紧张,咱们美国大片该怎么看还是怎么看,很少有人高呼抵制好莱坞大片的。

正所谓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心动的,在文化输出方面,我们国内的电影人应该好好地反思和借鉴。

五、中国的科幻电影应该怎样突围?

科幻电影是电影工业的顶端,短短几分钟的特效背后都要付出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而我国的科幻电影,在特效上的短板也是非常明显。

比如被誉为国产科幻电影里程碑之作的《流浪地球》,虽然收获了超高票房,但是这里面又有多少是情怀的功劳?

《流浪地球》靠着极力压缩演员的片酬,把制作资金都集中到特效的制作上,这才成就了这部电影,但是即便如此,这特效上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的事。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曾经说过,我们现在和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差距至少在25-30年!

那为何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这方面差距如此之大,而又没有取得质的突破呢?

我们是差钱吗?当然不是,很多国产电影也是动辄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投资。

我们是缺少想象力吗?我看也不尽然,刘慈欣的《三体》曾经获得过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被译成多种语言的版本,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追捧。

那难道是我们没有人才和技术吗?

我国的电影工业起步较晚,而科幻电影又是“舶来品”,人才和技术曾是制约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的瓶颈。

但是近年来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人才和技术不仅可以自己培养和发展,也可以从国外引进,目前这已经不是什么难题。

我认为困扰和阻碍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畏难心理,说得难听点就是不思进取,不敢面对挑战。

科幻电影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需要高科技的支持,而且还需要丰富的科幻电影制作经验,再加之美国同行的巨大压力,让很多国内电影人都畏惧走出这一步。

而且科幻电影的制作周期很长,在目前国内电影业对赌协议盛行的背景下,很少有电影人会沉下心来,花大量时间去制作和打磨一部精良的科幻巨制。

畏难心理和赚快钱的思想才是阻碍我国科幻电影甚至是国产电影走出去的根本!

连续三部科幻巨制让观众看过瘾了,也让这些电影的制作方赚得盆盘钵满,但是却也让中国电影人的心更酸了。

《哥斯拉大战金刚》,不管最后的获胜者是谁,我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战”在给观众带来震撼的同时,也希望金刚的怒吼能再次唤醒沉睡中的中国科幻电影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