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文革中曾被母亲举报 16年落魄铸就习近平 /

文革曾被母亲举报 16年落魄生涯铸就习近平崛起

70多岁的毛泽东对与自己同时起家的这一代政治上的伙伴产生了戒心。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呼吁中国的年轻人去造反,和想要管他们的老师、公安、房东、政府做对。

文革时,小孩子监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人们在街头受到羞辱。— ABC中文 (@ABCChinese) June 2, 202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小学时第一次听到“打倒习近平”这个口号。

习近平小时候就遭批斗,是因为曾任副总理的父亲习仲勋已经落马。

约瑟夫·特里吉安(Joseph Torigian)博士是研究中国精英政治的专家、正在撰写习近平父亲的传记。他说,那段时期地位一落千丈的经历塑造了这位日后的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的父亲曾与毛主席是战友,也是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但在1960年代初,习仲勋被当成“反党分子”打倒,那时习近平只有9岁。

“习仲勋的副总理职务被撤销,并被送到党校接受隔离审查。”

“那些人让他写悔改书,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还要接受劳改。”

最终,习仲勋结束隔离审查,下放到一个拖拉机厂当副厂长。后来,他又在文革期间被揪到西安。

习仲勋曾位居中国最有权势者之列,当时却发现自己处于中国社会等级制度的底层。在那个时期,毛泽东赋予年轻人权力,清除已经受到怀疑的守旧派。

对年轻的习近平来说,这也是个人命运中的巨大转变。

习近平小小年纪就遭到批斗

习仲勋受到清洗四年后,毛主席掀起了可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70多岁的毛泽东对与自己同时起家的这一代政治上的伙伴产生了戒心。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掀起了年轻人对现状的不满情绪。

毛泽东给了国内那些年纪轻轻的教条主义追随者造反的权利,也就是毛泽东本人所说的“造反有理”。

他呼吁中国的年轻人去造反,和想要管他们的老师、公安、房东、政府做对。

文革时,小孩子监视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人们在街头受到羞辱。

悉尼科技大学的冯崇义教授就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

那时他还是个孩子,和所有同学都必须参加所谓的 “批斗会”。会上,被认为不忠于毛泽东思想的人当众受到批斗。

参加批斗会的众人会对受批斗者进行谩骂、扔东西、有时还拳脚相加。

“挨批斗的人中,有很多人被打死,”冯教授说。

“我的一位阿姨在夜里被打死了。”

以上就是习近平一家失势时中国的大环境。

父亲遭到清洗后,习近平有时也会遭到揪斗,关进监狱,他的母亲则多次在批斗会上受到羞辱。

习近平父母的身体都受到摧残,弟弟和姐姐也受到折磨和羞辱。

文革那段时间内,习近平的姐姐去世了。据报道,她系“迫害致死”。人们通常认为,“迫害致死”是自杀身亡的委婉说法。

习近平曾与母亲齐心一起参加批斗会,成为怒火中烧的群众的批斗对象,特里吉安博士说。

“齐心女士参加过一场批斗会,在那场批斗会上,她十几岁的儿子也遭到了批判,还有人喊出了'打倒习近平'的口号,”特里吉安博士说。

“有人说习近平的母亲也加入了喊这一口号。”

这种情形就是文革期间亲友之间关系上的裂痕。

“大概在那段时间的某个夜晚,习近平趁看守没注意,溜出了关押他的[中共]党校,跑回家告诉母亲,自己饿了。但母亲没给他东西吃,事实上还举报了他,”特里吉安博士说。

“有意思的是,根据这位习家朋友的叙述,尽管如此,习近平理解母亲的行为,说她[包庇自己的行为]要是被发现,就会被抓走,弟弟和姐姐就没人照顾了。”

小小年纪的习近平第二天就被抓走,送进少管所。

文革经历将他磨练为未来的领导人

最终,习近平和其他失去宠儿地位的高干子弟一起被送到陕西农村“上山下乡”。

他说自己在前往陕西的火车上没有哭,当时专列上挤满了一起去的孩子。习近平说自己在车上还笑了。

“当时站在车外的家人都说,‘你怎么还笑?”习近平说。

“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

这是习近平神话的序幕,这个被赶到农村上山下乡的男孩子用劳动和意志力重塑了自己。

他当时住在窑洞内,窑洞是在黄土高坡上挖出的穴居式住宅,有门有窗。

“几个月没有肉吃,后来见了肉,我和我的同学,切下来忍不住生肉都吃了,”习近平在一次采访中回顾那段岁月时说。

约有70名被送到陕西上山下乡的年轻人死在那里。

特里吉安博士说,习近平把自己遭受的惩罚变成励志故事,讲述自己被锻造为一位理解中国贫苦民众需求的坚韧不拔的人。

“ 他谈到,自己目睹了那里赤贫的情况,这帮助他认识到党需要做什么才能解决那些巨大的难题。”

“当然,之后他谈到那段经历让自己变得多坚强。"

毛主席在1976年去世。1978年时,习仲勋再次得到重用,大权在握。那时,有不少遭毛泽东扫地出门的守旧派高干像他一样重新恢复工作,执掌大权。

习家人得以重聚,但是习近平回家后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忠于中国共产党。

主宰命运的人

1980年代中期,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中崭露头角,并被任命为厦门市的副市长。当时,厦门市人口约有55万。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就是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习近平,当时陆克文还是一名外交官。

两人因讨论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鲍勃·霍克(Bob Hawke)而结缘,二人都发现霍克的运气不太好,他的讲话在译为中文时存在问题。

“[比如说这句话]‘好吧,我们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对你们做蠢事,’自然,中国口译员就把这句话翻译为‘我们不应该掺和进开心的同性恋者玩的游戏中,”陆克文说。

两人再次相遇时,习近平已升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并被誉为将成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领导人,陆克文当时则是澳大利亚总理。

“我记得当时自己和他坐在小屋的火炉前,因为那时是六月。”

陆克文几天后就被自己所在的党赶下台了。

“我当时应该更关注澳大利亚工党内的派别,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派别。不过,这是另一回事了。”

他们讨论了澳中两国和亚太地区的未来。但陆克文说,谈到习近平的父亲,那位在他童年时期就落马的人时,他的兴致最浓。

“很多次对话都是从对家庭的讨论开始的,我把他介绍给我们的孩子,他告诉我他女儿的情况。”

“然后,我们开始谈论他的父亲,我认为,那时他才真正投入了这段对话。因为,作为一名前任大使馆分析员,我知道,在1980年代我回到使馆工作时,他的父亲一直是政治局委员。因此,我们就他父亲的话题谈了很长时间。”

陆克文说,很明显,即使在当时,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也并不是习近平雄心壮志的终点,真正的目标是,他能在任期内做什么事。

“早期我对他的看法是,他特别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主宰命运的人’,即能够重塑中国未来的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