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内塔尼亚胡被赶下台 对中美是利好消息 /

多维:内塔尼亚胡被赶下台 对中美是利好消息

凡是长期通过极端、分裂、强硬手段巩固权力、并且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危害的领导人,都应该尽早下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从中东和平进程的角度来看,内塔尼亚胡对手同意联合执政,或许能够给以色列政坛、以巴和谈以及中东局势带来一些新的积极变化。

6月2日,以色列中间派政党未来党(Yesh Atid)领导人拉皮德(Yair Lapid)、右翼政党统一右翼联盟(Yamina)领导人贝内特(Naftali Bennett)和以色列的阿拉伯政党Raam领袖阿巴斯(Mansour Abbas)等其他五个政党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贝内特先担任总理、拉皮德担任外长,两年后互换职位。

这意味着内塔尼亚胡12年总理生涯终结。经过以色列总统确认并由议会通过后,内塔尼亚胡将被权位移交给一个由右翼、左翼、中间派以及阿拉伯政党人士组成的一个大政府。内塔尼亚胡早前已指控对手组建执政联盟是“本世纪的最大骗局”,认定针对自己的指控和调查是“政治迫害”和“未遂政变”。这番说词,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权力日落西山时的言行一模一样。

以色列自诩为犹太国家和民主国家,但数十年来频繁占领巴勒斯坦领土,实际上已经沦为殖民主义国家。尤其在内塔尼亚胡的领导下,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横行,甚至出现了犹太教主导政治的态势。包括最近内塔尼亚胡军事打击加沙地带,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打乱拉皮德拉拢以色列阿拉伯政党的努力。

在美国民主党政府的施压下,内塔尼亚胡曾勉强承认支持两国方案,但在实际言行中则否定两国方案,包括不断推进约旦河西岸地区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以及封锁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他还以反恐为名,威胁袭击伊朗“核设施”,并且坚决反对美国通过外交对话解决伊朗核问题,甚至联合美国国内犹太裔势力和右翼共和党人影响美国中东政策。

内塔尼亚胡担任总理期间和中国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

巴勒斯坦方面稍有反抗,以色列便予以强硬还击,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更是被以色列人精英社会所漠视。这都无形中损害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形象。

内塔尼亚胡的离开或许能够让以色列开始重视团结,摒除个人崇拜和宗教狂热。更何况,他被指控犯有受贿、欺诈和背信三项罪名,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在位期间受到刑事指控的总理。他的离开或许能够挽救以色列的政治颜面以及民主体制。

尽管这个新的联合政府意识形态多样,政治上少有共识,但都希望结束内塔尼亚胡执政。另外,2019年以来,以色列四次选举,已经严重撕裂社会,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执政效力,影响到国内民生和基建方面的预算的通过。

当然,“新总理”贝内特也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强硬程度相比内塔尼亚胡,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完全反对巴勒斯坦建国,支持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对贝内特的了解也比较少。

2021年5月2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以色列耶路撒冷,并同内塔尼亚胡举行会晤。(AP)

但是,从联合反对派赶内塔尼亚胡下台来看,贝内特这样一位极端主义者也有投机和务实的一面。一旦上台执政,他领导的政府包含右翼犹太复国主义政党、左翼世俗进步党和阿拉伯政党的联盟,预计会在推进定居点建设方面,考虑左右各方利益,会有一些缓冲。轮流担任总理的拉皮德也支持两国方案。

而且,这样一个多样化意识形态的执政联盟,会更多地把重心放在国内。尤其在国内民生问题上,各方还是可以开展合作,甚至可以更多地考虑各方利益,尤其是以色列阿拉伯民众的利益。这和内塔尼亚胡主政大有区别。

所以,以色列执政模式的颠覆性改变,有不确定性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尤其对于关注巴以和平进程的中美而言,此次以色列政治洗牌也为大国重启巴以和平进程创造了条件。尤其对于至今不愿触碰巴以问题的拜登政府而言,这种改变或许也是美国重新就巴以问题发力的一个突破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