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在中国以爱国之名割韭菜 他才是个高手 /

在中国,以爱国之名割韭菜,他才是个高手!

2020年4月7日,一则“银行怠慢客户代价惨重,富豪转身划走几亿存款”的消息,登上热搜榜。

一个陌生的名字—张小波,也随即广为人知。

当天下午,书商张小波发博,称几天前去一家银行,想上调借记卡每天500万的转账额度。但在咨询“可上调到多少”时,柜员回答“1亿”,并鄙夷地看了一眼,用一种假声关心地问:“够吗?”见此,张小波觉得银行柜台人员还是要教育教育,便马上将在该行的几个亿结构性存款转走。行长闻讯之后,拔腿追来“求饶”。

消息一出,立即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不少人吐槽银行柜员素质低,服务态度差;或者没有眼力劲,让大客户受委屈;或者不想干了,离职前坑领导一把……

一些网友认为,这是变着法子炫富。

其实对张小波来说,这是日常标准动作。

比如这种:

还有这种:

话说这个酒,一瓶就要1万多。所以,也就是朋友送了100多万吧。

一些业内人士则指出:消息太假,编排这样的故事太无聊,要么企业没钱了,要么是炒作。

——只要是炫富的,一定是演的,郭美美就是例子。张小波大概率是因为疫情等原因,公司资金链快要断裂了,所以演给债主看。

——现阶段,柜员一刷客户卡、证,就会出现客户的资产级别提示,何来的鄙夷、不信?

——张老板这么大的客户,银行肯定有专门的业务经理。您一个电话,咱们就帮您解决了,您屁股都不用离开老板椅。非要亲自来啊?请到咱行私人银行部,墙上挂唐寅真迹,咖啡都是现磨的,地毯可都是波斯羊毛毯,同时瞬间帮您搞好业务。

——扯犊子的事!这么大的客户,除了陪你睡以外,你想要的一切合法的,姐们能办到的事情,我都能给办了,手机每天28小时为你开机。

而张小波则和这些质疑人士,在网上互撕……

这位自导自演这么一出大戏的张小波,到底是何方人士?

说起来,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一个狠角色。

初出茅庐

80年代的文学热,今天说起来,已经是一个遥远的传奇。

几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文学突然间变得既有名又有利。如果运气好,能获个什么奖,一跃龙门身价百倍,基本上可以管一辈子。

那时只要是个公开文学刊物,就会有十分可观的发行量,就能赚大钱。以江苏《青春》文学杂志为例,很快盖了一栋大楼,编辑们每人分了一套大房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文学变成了一个体积庞大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吸引了无数红尘男女,投机取巧在所难免,旁门左道理所当然。

这中间就包括张小波。

张小波,江苏如皋人,1964年1月生,本科入读华东师范大学。

现在华师大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提起张小波就心有余悸!

他是一个对社会风向很敏感的人,一进大学,他就以青年诗人自称,还加入一个“城市学派”的诗歌团体。

那年头,诗人的光环超过现在的演艺明星。张小波的几首诗作发表后,身边迅速围来一群女学生。

老师们不明白,长相和名字都很普通的他,怎么吸引了那么多女生“彻夜谈诗”?

1986年,张小波以“流氓罪”入狱。当时,距离“严打”已经过去了3个年头,对他的处罚,估计不存在“从严”因素。

据说,在他出事之后,还有许多女生为他争风吃醋,一些人甚至把织好的毛衣送到狱中。

东山再起

1992年,恢复自由的张小波发现,纯文学时代已经过去,诗人的光环不再。

“由于生活的际遇,逼迫我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钱,所以我停止了小说和诗歌的创作。”

为了寻找机会,他离开上海,来到北京,成为“北漂”一族。

很快,他又找到了一个风口。

90年代初,大陆兴起了一股武侠小说热。

大量个体书商,以营利为目的,粗制滥造,非法出版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

张小波怀揣借来的2万多元,走上了个体书商之路,挤进武侠小说这块热土。

出版武侠小说,是一个红海市场,门槛低,盗版泛滥,竞争激烈。据同时代的个体书商回忆,张小波在圈中的名声很差,是“一个不讲究的人”。

《中国可以说不》

1996年,一本35万字的《中国可以说不》横空出世,火爆程度超过了北京盛夏的高温。一时间引得洛阳纸贵,发行量超过300万册,盗版不计其数。

这本书的作者为“宋强、张藏藏、乔边等著”。实际上,主要策划人和执笔者之一是张小波,张藏藏是他的笔名。

张小波看准了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后民间滋生的民族主义情绪,年轻人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决定模仿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马哈蒂尔的《能够说不的亚洲》,写一本《中国可以说不》。

1996年4月,张小波、宋强、乔边、古清生、汤正宇5人,用20多天就写成这本书。成稿后,由张小波个人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购买书号,取得出版许可,并负责制作出版。1996年5月上市发行,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该书一面世,就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一家北京报纸以“后殖民主义情结的终结”为题,认为该书是目前民间少见的能主动宣扬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书籍,应予肯定。上海《文汇报》认为“这是一部既摆脱了奴性又避免了阿Q精神、早该出版的好书”。

同时,对《中国可以说不》的批评声也不绝于耳。

鄢烈山的文章认为,《中国可以说不》是一本粗制滥造、思想混乱、信口开河、低级错误比比皆是的“畅销书”。它以极其轻率和浮躁的态度讨论严肃问题,充斥着扭曲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真教人为中国的出版界脸红:当代中国无人,还不至于要这样的滥竽充数吧?”

这本书及作者的名字,也频频出现在海外各大媒体上,大批记者专门跑到北京采访,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此书版权,在日本的发行量超过10万册。

7月中旬,美国驻华使馆二等秘书何修婉,约见并宴请此书的3位作者,转告他们美国的许多官员都确认这是一本反美的书,关心它对中美关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表示要观察此书在老百姓中得到多大的认同。何修婉还非正式地邀请此书作者访问美国。

当初,张小波纯粹出于商业动机、为了赚钱策划这本书,没想到几乎引起一场国际舆论风暴。为了避免麻烦,他躲了起来,就像他在书中的笔名“张藏藏”一样。

一段时间,每逢别人提起他是此书的作者,张小波就感到担心和害怕。

后来,张小波曾经如此评价:“如果让我跳出来看,历史地看,那么肯定是觉得有的观点不太成熟,有的立论比较浅,结论得出的比较粗暴。但我并不以此自豪,也不羞于承认。”

这本《中国可以说不》也让张小波赚到了第一桶金,从此开上宝马,住上豪宅,并在北京投资一千多万开了一家餐馆。

《中国不高兴》

此后,尝到甜头的张小波,又出版了《中国还可以说不》等书。

他的“共和联动”公司,日渐成为图书出版界的翘楚,并于2009年和江苏凤凰出版社联合成立凤凰联动,张小波本人也通过共和联动持股高达39%。

同时,有内部人士爆料:张小波已经移民加拿大,但生意一直在国内。

2009年,张小波策划出版了《中国不高兴》,再次成为畅销书。上市3个多月,销量超过80万本,更引发国际媒体关注,被视为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标志,认为中国人要开始“伸展肌肉”。

一位书商以佩服的口吻说:“一本书能在13年后出续集,而且接得那么准,那么扣人心扉,真不简单!搞图书策划非常看重选题,不能不说张小波先生的选题抓得真准,真是非高手而不能为。”

不过,张小波的商业策略也招来批评,认为《中国不高兴》只是贩卖民族主义情绪,是割韭菜。

2012年之后,张小波进入影视业,成立了凤凰联动影业。

张小波自称,他每天睡得很晚,要么和朋友出去喝酒,要么就是在家看书,喝酒的时候比较多。上午在家睡觉,下午到办公室上班。

“每天就是几个朋友,能在一起喝喝酒就很好了,朋友也都是很久以前的朋友,新朋友不多。我总是浑浑噩噩的,但是对社会脉动的掌握度很高,很有自信。”张小波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