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连自己都救不了 怎么去救那个抑郁症孩子 /

连自己都救不了 怎么去救那个抑郁症孩子

来源:医学之声

一个月很短

他却从寻找希望、看到希望、再走向了绝望......

去年12月,一个陌生的阳光身影出现在人们眼前,他是15岁的刘学州。

从小被父母卖掉,养父母因意外身亡,被同学欺凌,被猥亵……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在这个弱小的孩子臂膀上。本是享受花样青春的年纪,他却抛去这个年纪身上该有的稚嫩,在社交平台踏上了寻亲之路。

历经千辛,他找了亲生父母。但好景不长,各自有了新家庭的父母似乎不想让这个孩子牵扯到自己的生活中,还没来得及感受家庭温暖的他,却再一次因为一篇报道遭到网络言语的打击。

“都这样了,还好意思让你爸妈买房?”

“都把你卖了还回来认亲”

“你就是命不好”

各种负面的评价迎面而来

1 月 24 日 的黎明,在服用多款抑郁症药物后,他带着一封“生来即轻,还时亦净” 为标题的长文,“体面”的走向了他眼里最美的大海。

凌晨 2 点,刘学州亲戚向外宣称他已被送入医院进行抢救。

凌晨 4 点,刘学州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悲哀的是等到他消失了

全世界都开始爱他

被抑郁症纠缠的刘学州一辈子都活在苦水里,人们却不断翻炒他,仿佛人类的欢喜并不相通,不幸的只有他,我们在熟视无睹中庆幸自己的苟活。

等到生命逝去时,又为之流落几滴眼泪,加以”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来去抨击网络暴力,却鲜有人去反思它所造成的恶果——抑郁障碍。

吞噬生命的黑洞——抑郁症

“吞噬生命的黑洞”——抑郁症,这只无形的手曾经带走了无数生命,也逐渐走近了大众的视野。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4亿人患有抑郁症。而在14亿人口的中国,九千万人正在遭受着这精神上的磨难,真正接受治疗的人却不到8%......

具体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提起抑郁症,人们往往只会想起大众视野中的公众人物。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却往往总被人遗忘......

在成为医生

他们也只是普通人

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认为自己有临床抑郁症状的倾向的占有20%,而医生群体中,69%的人认为自己存在抑郁情绪(即感到忧郁、沮丧、悲伤)。

据统计,医护人员患抑郁的比例约为普通人的二到四倍,自杀率约为普通人群两倍之高。

抑郁,几乎成为了所有医生公开的秘密……

就在2015年三月尾声,一位来自肝胆外科的51岁医生周晓辉,饱受精神压力的他,独自走向了刚装修的新房,伴随几十支烟和数只啤酒下肚,缓缓地将两个绳子绑上阳台的pvc管,按熄手机的电源,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而在这不久前,该医生刚刚经历了因手术失败而到医院闹事的家属......

1988年,34岁的周晓辉开始了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工作。

据同事和病人反映,周主任是一个性格比较内敛的人,平时不爱说话,唯一的兴趣就是下班后打羽毛球。对于病人,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多次获得了病人和家属的称赞。因为妻子身体不好,夫妻二人并没有养育孩子,家里还有一个九十岁的母亲需要照顾。

六年前,周主任妻子被诊断出卵巢癌。化疗费用的压力全压在周主任一个人身上,最终不得不卖掉刚贷款买的房子。即使这样,他平时还是经常嘱咐下属不能乱开不必要的药,要为病人们节省费用,而就是这样一位安守本分的医生在3月31日在家中结束了他的生命。

随后警方给出的结果是非正常死亡,排除他杀的可能,自杀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大部分同事都认为周主任的死是因为不堪医疗纠纷而造成的。

相关同事透露,由于一名“肝内外胆管结石”的62岁患者声称其他医院不愿接收,周主任不忍患者被拒,为其进行了手术操刀,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引起了病人家属不满,于是在接下来的九个月里,周主任和科室其他同事遭受了家属无休止地辱骂、殴打和纠缠。而在此其间周主任一度准备在网上进行房产和车的变卖去赔偿病人家属。

但最终,周主任还是选择走上了这条绝路......

我们难以想象到底是怎样的压力让一位已经行医30年“口碑医生”弃妻子与母亲,绝望走向生命终点,更无法想象在这九个月的日子里周主任是怎样熬过来的。

中国医生面临的抑郁

职业倦怠和自杀风险普遍存在

仅是今年一年,出现在媒体报道里的自杀医生就接近两位数。

知乎上有一篇让我印象很深的帖子写道:

“医生得了抑郁症是什么体验?”

有名医生匿名回复道:

“因为医院的内网可以看到就诊记录,怕被同事发现,我一直用的是自费卡。每次挂号、看病、测试、开药都要花一千块多块,一个月两次。因为在等一线城市的户口,所有不敢让人知道,怕失去工作就没有户口,小孩就不能上好学校。”

“在这件事上,我的体会就是,因为选择了学医,我反而不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我不能生病,就算生了病,我也必须想办法去遮掩。”

“我是一名在读医学生,被确证重度抑郁症了好久,一直都在进行治疗,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曾担心过,我问了很多前辈们,他们说针对医院的入职一般不会严格查询有没有抑郁症病史,只要你不在上班时发病影响工作,一般医院都会要你的。”

而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是一个医生,已因重度抑郁辞去了医生工作。

在成为医生之前,他们首先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承担的极限值。

我们眼中的医生,往往被赋予太多的责任、要求和期待。但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生命的无常,面对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医生也会有无力感。

多一点鼓励

多一些包容

不要等到雪崩发生了再去抱怨雪花,不要等到生命的逝去才去反思。

当医生的没有不想治好病的,有些病是医生爱莫能助、无力回天的,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冷静,好好把控自己的情绪,哪个医生不想妙手回春?哪个医生愿意看见患者在自已面前逝去?他们有的只是在拿时间和生命在和死神赛跑,说良心话,医生真的不容易。

当他们无奈时,请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安慰,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 END -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