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八孩事件官媒失声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

八孩事件官媒失声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媒体环境

从1月底到现在,将近一个月时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八孩女子事件,一直在中国舆论场发酵,民意汹涌不断,与同时间热火朝天的北京冬奥会形成复杂中国的两个面相。为了平息舆情,消除网民们的质疑,徐州市和丰县已经发出四份官方声明,但均疑点重重,尤其是前两份官方通报有以辟谣的方式传谣、造谣的嫌疑,使得网络舆情更加汹涌和猛烈,徐州市和丰县的政府公信力备受冲击,已经陷入塔西佗陷阱。

事已至此,日前,江苏省政府决定成立调查组,“彻底查明事实真相,对有关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对有关责任人员严肃追责,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目前人们大多期望江苏省能拿出一份扎实、客观、全面的调查结果,给被拐卖伤害的女性和世道人心一个交代,从而为这起本来完全不至于发酵到如此沸反盈天程度,徐州和丰县当地官方理应有能力妥善处置的舆情事件划上一个句号。

纵观整个事件脉络,令人感到遗憾和诧异的是,面对如此汹涌的舆情,面对民众对于事情真相的渴望,中国官方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在内的中央级媒体,几乎普遍处于失语状态,既没有扎实的报道,又没有评论,仿佛丰县八孩女子事件不存在。反倒是中国大量的自媒体、网民,面对无时不在的删帖封号压力,持续关注和发声,将整个事件的热度不断推向高潮,倒逼官方查明真相。两位已经改行的原《云南信息报》记者,有感于整个舆论场没有一份关于八孩女子事件的调查报道,自愿自费前往云南福贡县走访调查,写出爆红网络的调查文章《寻找小花梅》,初步为世人勾勒出小花梅的不幸身世和家庭。此情此景,既让舆论场上不少人感叹近些年调查报道在中国的萎缩,又与2021年5月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发生后,新华社通过发布详细的调查报道一举平息舆情形成对比。

正是因为有感于在丰县八孩女子事件中,官方媒体调查报道的缺失,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呼吁:“老胡强烈希望有国家级媒体的权威记者组深入开展调查。现在徐州方面的通报信息太少,网上的信息更新很快,疑问迭出,需要有一组权威的调查记者严守新闻专业性,把所有证据和疑问连起来,搞清楚铁链女的确切身份。我知道那些国家级大媒体里有经验非常丰富、同时也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记者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他们一定可以搞清事实,将真相负责任地公之于众,回答天下人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2月17日晚,即江苏省决定成立调查组后,中国网络上有消息传出,中央级媒体已经派记者前去调查。消息的真实性暂时不得而知,但希望是真实的,早点补救已经受损的公信力。

丰县八孩女子事件让许多人感到疑惑或痛心的是,为何中国官媒大多失声?为何在近些年压制了市场化媒体的调查报道空间后,官方媒体未能及时跟上?难道是因为丰县八孩女子事件是负面新闻,不是正能量,所以官方媒体都在层层等命令?如果真是如此,那官方媒体的新闻客观性、专业操守和职业伦理,都去哪了?官方媒体究竟是代表谁的声音?还是为人民发声吗?社会上这些疑问的存在,既严重侵蚀中国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又让人不能不去反思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媒体环境。

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本文尝试从两个维度来回答。第一,中国应该根据现实情况,有序构建一个宽松、包容、多元的媒体环境。道理很简单,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不论是为了让人民能够发出声音,有基本的知情权,还是为了让人民可以行使舆论监督权,限制权力滥用,防止资本作恶,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一个合理限度的宽松、包容、多元的媒体环境。这既是人民的基本权益,又是确保社会进步,实现良政善治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著名窑洞对当中就曾说过,要想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关于这一点,中国前总理朱镕基任内视察央视,与央视负责人和《焦点访谈》节目的编辑、记者座谈的一段话,颇能说明问题:“过去我们经常说,宣传工作要‘以正面报道为主,以宣传成绩为主’,这是正确的方针,但这种观点也束缚了我们。什么叫以正面报道为主?是指99%都应该正面报道吗?98%、80%就不行吗?我看51%不也行吗?大部分节目以宣传成绩为主,有这么一两个节目来指出我们前进过程中的问题,动员全党的力量去解决它,这样做的效果比单纯宣传成绩好得多。没有这样的节目,群众的声音反映不出来,那还有什么民主?还有什么监督?现在,《焦点访谈》以它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实际效果,证明全国人民都接受了这个节目。并不是因为它开展了批评、报道了问题,大家就垂头丧气,而是从中接受批评,改进工作,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坚定了斗志……把老百姓的疾苦反映出来,把政府的毛病揭露出来,马上就改。有错就改,这才是共产党人的姿态,对人民群众的鼓舞很大……现在把问题揭露出来,改正以后就给人民带来极大希望,真正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就有了信心。”

对于近些年日益重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中国,朱镕基这番话尤其具有强烈的警醒意义。毕竟,中国古人早已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表达权和知情权,让他们监督社会和政府,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第二,从媒体的构成结构来说,中国应该建立一个官方媒体(公共媒体)、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相互补充、相互制衡的媒体生态。官方媒体应该发挥公共属性,从人民和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发挥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知情权的作用。尽管官方媒体应该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共属性,不能被官僚利益集团裹挟,但考虑官方媒体的控制者是政府,故官方媒体监督政府的效用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更多只能监督资本,揭露社会问题。

市场化媒体则因为其性质不同于政府控制的官媒,利益深受市场和人民大众的喜好影响,刚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官方媒体监督政府的短板。只不过,考虑到市场化媒体有可能被资本垄断或被民粹裹挟的风险,政府需要为市场化媒体划定清晰的监管红线,既不能让某一种资本或某种狭隘意识形态垄断市场化媒体,又不能让假新闻、谣言泛滥,制衡民粹对市场化媒体的影响。

自媒体的情况同样如此,一方面自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发声的具体形式,有巨大的正面作用,是人民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正当延伸,理当尊重和依法保障,另一方面自媒体同样有可能被资本和民粹裹挟,故合理限度的政府监管是必要的。

官方媒体、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经济学里的鲶鱼效应来比喻。官方媒体只要能恪守公共属性,便能制衡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的潜在问题,而市场化媒体和自媒体的存在,又可以弥补官方媒体的不足,刺激官方媒体积极参与到公共舆论和观念世界的竞争之中,从而增加官方媒体的活力和竞争力。这就像中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但不能没有民营经济和外资,后者的存在如同鲶鱼,能促使公有制企业自我革新和进步,从而激活整个中国经济。媒体生态同样如此,只有官方媒体、市场化媒体、自媒体各自找到合适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制衡和补充,整个中国的媒体环境才会变得更加健康可持续。而这正是丰县八孩女子事件带来的媒体生态之思,亦是中国应该努力的方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