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上海26家医院停诊 非新冠病患求医无门 /

上海清零下26家医院停诊 非新冠病患求医无门

专题:上海情况不妙,疫情最新动态!

本周,上海政府通报26家医院的出现不同范围的停诊,其中多家医院停止住院服务,恢复时间不明。

上海医疗资源向疫情防控的严重倾斜引发非新冠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面临生命危险。

上千名居民在一份名为《上海医疗紧急求助》的网上文档中留言寻求帮助。https://t.co/jEpyq4cVmI

— ABC中文 (@ABCChinese) April 8, 2022

随着新冠疫情自3月初在上海卷土重来,王瑾萍(Jinping Wang,音)身患癌症的母亲因手术计划被无限期推迟,不得不在家靠止痛药勉强度日。

家住上海市青浦区的王女士是一名在读研究生。24岁的她因担心母亲突发情况,决定休学在家照顾母亲。

由于上海浦西地区从4月1日开始进入封控管理,医院以“疫情原因,不收治病人”为由,取消原计划为王女士的母亲安排的骨肿瘤消融术。

截至4月8日,上海累计报告新冠阳性病例12万人。当地陆续启用一批定点医院和大型公共设施改建为集中隔离点。虽然部分隔离点由援沪医疗人员接管,但不少医院仍然面临人手短缺的挑战。

王女士告诉ABC中文,由于母亲的直肠癌已扩散至全身,癌症引起肺部产生较多的积液,造成母亲呼吸困难,在疼痛时甚至喘不上气。

“现在又继续封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封,所以说我们在家呆着,止痛药也快吃完了,情况比较危急,”王女士告诉ABC中文。

万般无奈之下,王女士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发出了一个求助帖,希望能够借助网络引起重视。

“我妈妈真的很需要医生的帮助,在家如果真有什么危险,我很怕来不及!”她在微博上写道。

“求求大家了,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能不能帮帮我们。”

王女士一家人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微博上,话题“上海抗疫求助”成为了当地居民发布医疗、物资短缺等信息的求助平台。

截至4月8日,该话题标签已累计获得超过4亿次阅读和4万微博用户的关注。

王女士的微博帖文收到了数百位热心网友的转发和评论。她说,当地一家医院表示可以接收母亲住院,但这家医院没有能力进行骨肿瘤消融术,只能暂时提供止痛治疗。

王女士说,医生曾警告母亲若肺部积水过多,可能触及心瓣膜,那么她随时有心脏骤停的风险。但由于母亲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王女士担心在医院等候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于是他们决定在家中等待。

“如果有个感染,更加没有医院愿意收治我们了,”她说。

“我现在的诉求就是有没有医院能给我母亲做这个手术,把我们收治进去...... 希望医院能多开一些门诊,能够救治一些病人。”

多名非新冠病患因抢救不及时去世

4月6日,上海全市共计26家医院出现停诊,包括门急诊、发热门诊、住院等医疗服务。(上海发布)王女士一家的经历绝非偶然,他们代表了目前上海众多无法获得医疗救治的非新冠病患面临的难题。

4月6日,上海市政府通过便民小程序“随申办”推送当日上海主要医疗机构的停诊情况。

该平台的数据显示,上海市当天共计26家医院的医疗服务出现不同范围的停诊,其中多家医院停止住院服务,恢复时间不明。

其实,早在3月底,一份名为《上海医疗紧急求助》的网上文档开始在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上传播。

这个由上海“守沪者”志愿小组创建的网上互助平台收到了来自上海16个区上千名居民的求助请求。人们留下了自己的地址、联系电话、和所需要的医疗服务,等待得到来自民间的支持。

这其中,有自称无法做放疗和化疗的癌症患者,也有手术面临无限期推迟的病患、还有面临断药危机的糖尿病人。

“已经一个礼拜没有透析,全身身体浮肿,不敢吃东西,”一名尿毒症病人的家属在留言中写道。

“守沪者”网上互助文档的统计数据(Supplied)ABC中文无法独立核实这份网上文档中信息的真实性,但“守沪者”团队在其官方声明中表示志愿者正在核实每一条求助信息,并帮助求助者联系居委会和社区周边的医疗机构。

截至4月8日,已有超过1000人在该文档中发布求助信息,而这个列表仍在24小时不间断增加新的联系资料。

医疗资源向疫情防控严重倾斜亦引发非新冠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面临生命危险。

上海卫生官员曾在上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确认,3月23日,护士周盛妮哮喘发作,其就职的东方医院急诊部以“因疫情防控需要,正暂时关闭”为由拒绝接诊。辗转两小时后,家人将她送至仁济医院接受急救,但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3月30日,上海浦东一名老人因突发哮喘,120急救医生拒绝借出急救设备,老人最终抢救无效去世。次日,浦东新区卫健委通报,表示当时医生已被“停职处理”。

当天,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上海市民反映的“就医难”问题作出回应。

不封城只封区,上海居民如何看待中国疫情卷土重来?

自从上海爆发新一轮新冠疫情以来的近一个月内,感染数量已累计超过2万例。然而,从新冠患者还到普通居民,他们对本轮疫情防控措施的评价褒贬不一。

“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在规范防疫的前提下已全部开放,”邬惊雷承认,上海医疗卫生系统“与大家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翌日,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马春雷致歉,表示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认识不足,承认“对感染者大幅增长的情况,我们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中国卫健委4月6日表示,全国15个省份已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力量支援上海。

慢性病患艰难求药

除了非新冠急症和重症患者面临就医难题之外,慢性病患者也不得不努力应对疫情的挑战。

在上海浦东新区,居民王先生70多岁的母亲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王先生说,他的母亲患病18年来不曾间断过注射胰岛素。

自浦东地区从3月28日进入封锁状态以来,王先生心里一直压着块石头——母亲的胰岛素只剩下3天的剂量,却迟迟联系不到购药渠道。

王先生说,他为了给母亲买药费尽了心血,拨打了医院的电话一个多小时无人接听,上海市民热线12345也打不通。

“真的是很无助......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告诉ABC中文。

4月6日,王先生在“守沪者”互助信息平台上发布了求助信息。36小时后,他终于收到了防疫中心的电话,表示可以提供专车配合居委会的人一同去医院配药。

在居委会的配合下,王先生的母亲顺利配到了两支胰岛素,能够维持3周的使用。

《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亚秋认为,非新冠病人的看病难题已经成为一个“很大面积的问题”。

“中国政府在对保障非新冠病人求医权上没有做出应该做的[举措],他们的资源配置是有问题的,”王亚秋告诉ABC中文。

“中国政府不把人的生命健康作为目的,而是把清零的数字作为目的。

“不仅仅是看病看不了,还有一些人他在吃药,有些药他拿不到,这些人的健康权也是受到威胁了。”

中国仍坚持“动态清零”

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批评新冠“清零”策略带来“医疗挤兑”及“次生损失”的声音并没有引起官方防疫政策的丝毫动摇。

4月初,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她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努力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此后,上海单日新增阳性病例逼近2万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微博发文表示,当疫情出现广泛的社区层面传播后,要实现社会层面清零,全员核酸检测是“最有效的策略措施”。

“对于具有27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如果在2-3天内完成一轮全市范围内全员核酸检测,连续开展3至4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理论上说,10天至两周,就能实现社会层面疫情清零,”吴尊友写道。

4月7日晚,中国共产党媒体《人民日报》回应一些网民“与病毒共存”、“躺平”、“防疫过度”等说法,指这些说法是“防疫消极言论”,并表示“越是防疫吃紧,越要摒弃躺平心态”。

对于中国坚持“清零”政策的做法,王亚秋表示,“新冠现在变成了一个政治任务,‘清零’是政治目标,是大于一切的”。

“说到底中国的体制是非常僵化的,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刀切’,民众的意愿无法反映到政府的政策中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