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能上清华北大的都有着两个相似背景 /

扎心潜规则 能上清华北大的都有着两个相似背景

一位学者说:“一个阶层固化、无法反映个人意愿和能力的社会不能算是理想社会。”

以学者的标准,我们的社会还真谈不上什么理想社会,因为在最基础的教育领域,阶级固化的问题就相当严峻。

能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大都有着相似的背景:家境良好、父母受教育程度高。能上名校的寒门子弟凤毛麟角。大部分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要么早早辍学打工、要么勉强上个技校出来还是打工。

并非是底层家庭的孩子天生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所在的社会阶层促使他们难以形成向上、自律的习惯,他们的父母大都是体力劳动者,空闲时间最想做的事情不过是放松、看电视。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从小在这种以短暂麻痹性娱乐为主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首先在学习习惯上就拼不过家境良好的孩子。

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话可以说是毫不掩饰地说出了真相。他的原话是: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那种,在大城市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不错,父母的眼界格局、创造的资源环境以及思维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起点。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不仅在学业上占据优势,在综合能力上同样也让底层家庭出生的孩子望尘莫及。

现在社会阶级已经趋于固化,没有知识改变不了命运,但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知识同样也改变不了命运。

在这种境况之下底层的孩子该怎么办?出生时所处的阶层不好就只能认命吗?当然不是,阶级是由人组成的,而人一定有弱点,那些弱点汇集成的缺口就是你上升的渠道。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些缺口的潜能。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说,阶级固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没有任何一种社会体制能避免这一点,社会越稳定阶级越固化。

“英雄不问出处”的事件大都发生在乱世,社会重构期,比如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意识调整等,朱元璋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然逆天改命必定很艰难,需要长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但你只有努力才能改变。不管你最终能够得到几何,努力的收益一定会大于躺平。

其实我国的应试教育、高考制度就是底层孩子最佳的上升通道。虽然它的确有各种各样的弊病,也存在不公平,但我们不能否认,高考制度是目前最公平的制度,寒门贵子的故事依旧在频繁发生。所以,知识资源是改变命运的基石。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社会资源被分为三类,分别是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知识资源。社会上层的少部分人掌握着大量的政治资源以及经济资源,且这两类资源易于传承。

例如父亲创业,他积累的财富资源能传给他的儿子,儿子在已经有的经济基础上继续经营扩大产业,财富不断增加。

经济资源能形成累积优势,时间越久积累得越多,形成的壁垒越高,普通人很难通过这条壁垒。

但集中于社会中层的知识资源,相较于前述两种资源,则出现更迭变化的概率极大,因为知识资源很难像经济和政治资源那样传承,就算父辈掌握大量的知识资源,但也不能保证孩子就一定知识渊博。

而这就是底层实现逆袭的突破口,如果千万不要相信舆论媒体宣扬的那种“学习无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底层应该质疑的是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学习本身。知识永远有用,只有学了点皮毛不会深入运用的人,才会一厢情愿地以为知识没用。

阶级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背后,是无数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个漏洞,即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存在不足以及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匀,是底层学子难以在学业上前进的重要阻碍。

我知道这很不公平、很残酷,把任何一个人放在不被公平对待的位置上,他都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但我还是要说,不要抱怨,因为没有用。

合理的逻辑应该是:你需要或者你的孩子需要这些教育资源,那如何去得到这些教育资源?是用私人方式独善其身,还是走公共途径为整个群体争取资源?

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前进,才能改变你不喜欢的现状。

- The End -

作者 汤米

编辑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