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武汉“吹哨”后又一次民意的舆情事件 /

武汉“吹哨”后又一次民意的舆情事件

4月22日晚间,许多大陆人民在朋友圈,都看到了一则被疯狂转发的视频“四月之声”。影片内容并没有太多“爆点”,甚至可以称得上平凡:它从上海3月15日召开防疫发布会开始,有运送物资的物流人员的抱怨、有抱怨防疫乱象的上海人民、有着急打120的上海人民……这个影片太超出尺度吗?需要知道,在此次上海疫情中,类似的文章与影片,太多太多了。

而后微信视频号禁止了这篇文章,这是将此事上升为“舆情事件”的开始。

有民众开始将原本的横式影片竖着放,有民众将影片内的旁白转成不可以删除的音频格式分享??就算不在上海、也不太想关注时事的人们,许多都开始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则视频”。

到了4月23日上午,朋友圈中各种转发“四月之声”的影片有些被删除、有些“侥幸存活”。甚至许多人开始转发中国官员在2021年一场记者会中表示的,“中国有14亿人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脑袋、自己的思想,每个人也都有在网上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权利。”

上一次这种不分城市、只是基于对于受苦百姓的共情之互联网舆情事件,还是在2020年之时。

2020年一篇文章《发哨子的人》刷屏朋友圈,在被删除之后,短时间内微信公众号上先后出现了日文、英文、繁体字、火星文等多种形式,甚至出现了摩斯密码版等等。

已经退休的大陆《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四月之声”爆火并被删除后发文表示,上海人有怨气、需要有释放的渠道;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也有焦虑,需要释放出来。删帖不能极化,网络管理要维持社会秩序、也要给民众留下表达意见的空间。

如果拿“四月之声”与《发哨子的人》相比,会发现两者虽然很类似,但还是有不同。此次民众虽然情绪高昂,但并未高涨到像《发哨子的人》当时那样的程度。毕竟2020年那时疫情更不明朗、也没有疫苗,人们怀念李文亮医生,甚至将矛头对准中央政府。

并且,此次“四月之声”的引爆,原先还是停留在对上海防疫乱象之质疑,直到各种删帖,才又更激化情绪“为什么不让老百姓说话”。这与2020年那时有着差异。两年前确实许多民众将矛头对准中央,但经过这两年中国的防疫成绩,今日民间舆论分成好几派,不在上海的民众许多认为“这是上海前期防疫没做好,其他地方并没有这样”。

删除视频,无疑是添上一大把柴火。

为什么删帖、是谁删帖?就算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也只能说“这很复杂”。是当地政府要删、是各互联网企业“尺度标准”不同、还是哪个互联网政府部门的指示?这些都有可能。

而为什么删,也并没有单一标准。有些时候尺度大的文章,反而意外被保留了;有些时候一则感觉“并不超过”的视频,当被广为传发,就可能被删除。删、民众转;删、民众推出新版本,这是长久的舆情博弈。

这种情况平时老百姓能接受(或是习惯),但在特定时候,这种“你删我转”也会将问题上升到新的层次。

互联网的管理,舆情的变化,都是一个动态过程,会随着时间演变、当时情势不同,而有不同现象。这是大陆政府长久的功课。但不能忘记,民众最在意的,始终是那些被删除的视频、文章中,所反映的问题,到底能不能让政府反思、并总结问题?

问题,能不能被解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