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男友一点也不关心疫情,还说我过度焦虑 /

男友一点也不关心疫情,还说我过度焦虑

最近的微博和朋友圈,几乎被不怎么好的消息占据了。看到这些令人沮丧的新闻,会发现个体的灾难时刻都在发生。

替他人的境况感到着急和难过的同时,也会担心自己说不定哪天会面临同样的困难,整个人难免变得焦虑不安。却还是控制不住不停地刷,越刷越焦虑,一边焦虑一边继续刷,陷入一个死循环里。

之前因为“如何看待坏消息,怎么与坏消息共处”这件事,跟男朋友意见不统一吵过一架。给他发了一些新闻想讨论一下,他说没怎么关注,并表达了不太想关注的意思。

我有点生气地责问他,为什么不去关注呢。

他的回答是“关注了又怎么样,我又改变不了什么,只会因为自己的无能更难受”。

当时我的看法是,事情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不去关注就没有发生过。假装看不见的行为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掩耳盗铃的表现,也是一种没有同理心的自私心态。

但实际上,人类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当我接收的坏信息足够多,我的情绪也会同步濒临极限,什么事儿都没心情做,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

试着去做过自己能做的努力,发现其实难以解决问题,也无法让事情得到好转,最后会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包围。

尤其是最近随着事态越来越严重,这种心态达到了顶点,一到半夜躺在床上就开始难受,伴随着呼吸不顺畅、心脏钝痛的生理反应,我意识到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是会给身体带来真实的不适的。

互联网让信息传播更便捷的同时,如今也会因为信息过载导致人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作“政治性抑郁(political depression)”,它不仅仅只是一种隐喻层面的症候,它是符合美国心理学会(APA)的抑郁症标准。

查阅资料的时候看到有文章说到,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浏览社交媒体超过三小时的青少年,患焦虑和抑郁的心理问题风险要比其他人高出60%。这种抑郁中,就有可能包含着政治性抑郁。

“政治性抑郁的表现是个体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对于命运的掌控。在大部分时间里,持续感到情绪烦躁或低落,并有悲伤、空虚或绝望的想法和感受。”

我想说的是,这不矫情,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作为看客的瞎操心。这十分正常,是每一个具有同理心的人都会产生的情绪。

或许当下每个人都存在各种不同层面和程度的痛苦,但在很多事件里,我们能做的太有限了,每个人、每件事都去共情是共情不过来的,频繁浏览信息只会平添痛苦而已。

依我的经验看,情绪不稳定时,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切断大部分信息源。做一时半会儿鸵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逃避虽然可耻,但因为坏消息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就没必要了。

把自己和世界的连接暂时断掉,跳脱当下的环境,出来干点别的,找找被其他事物刺激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获取能量的渠道,拿辣辣来说吧,如果经常看她微博的朋友会发现她近期沉迷于攀岩,一下班就泡在岩馆里,周末还跟朋友约着去野攀,她说开始爱上攀岩就是因为上网太痛苦了。

她本身是个恐高的人,之前走天桥往下看都会心跳加速,她说向上攀爬的过程中肾上腺素飙升就会短暂忘记那些糟心的事,运动过后身体产生内啡肽也会使人开心。

缓解焦虑的好方法是去关注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东西,身边有的朋友不开心了就去逛淘宝、看小红书,或者刷抖音看帅哥美女,通过美好的事物和美丽的脸庞获得一点能量,肤浅但快乐。

还有朋友在最近选择了折叠群聊,关闭朋友圈,尽量不去看手机,在家看看纸质书。抱着毛茸茸的小动物,对着植物说说话,甚至是自言自语都会得到治愈。

现在的天气很适合出门散步慢走,一个人吃完饭遛遛弯儿吹吹风,心情也会好很多。

这位朋友最近还迷上了看风景纪录片和旅行vlog,假装自己在云旅游。听播客也是不错的选择,做运动或者收拾房间的时候放着,很容易进入他们谈论的世界里,时间会过得飞快。

对于我来说情绪变差会靠一些奶头乐疏散心情,看搞笑综艺或者不动脑子的甜剧,再打打游戏,躲进精神桃花源里稍微恢复一下,等到血回满了再说。

面对坏消息我们当然不该视而不见,以上这些不是说不去关注、停止发声,只是不要过度焦虑了,一直被它们占据也是一种消耗。

多关注自己,好好吃饭,按时睡觉,认真工作。锻炼身体,保持好心情。先过好自己的生活,维持好内心的秩序,才有可能帮到别人啊。

插图 / 《美好的世界》

头图 / 阿仁

“今晚22:22的报时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