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同为开放口岸 为什么宁波发展不起来? /

同为开放口岸 为什么宁波发展不起来?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人问其一个问题:“中国的哪座城市最令你印象深刻?”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回答:“上海!”而很少会有人回答宁波。

同样的,在今日每当我们提及上海的时候,大多数人所能想到的要么是民国时期纸醉金迷,繁华似锦的上海滩;要么就是今天最能集中体现新中国繁荣富庶的国内经济的重要标杆。但当提起离上海仅有一杭州湾之遥的宁波时,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具体的印象,甚至有人都不清楚宁波的位置在哪里。

仿佛上海一直都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这一印象已成为了全国人民约定俗成的事实一般。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上海真的一直都是中国最为发达与开放的城市?难道宁波也真的一直不如上海一般兴旺发达吗?

上图_ 近代的上海外滩

宁波与上海的“前世”

宁波在夏朝时被称为“鄞”,在唐朝时被称为明州,明朝时因为明朝国号的原因改称为宁波。宁波自唐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日贸易港口。等到明朝时,因为明朝曾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只开放了宁波一处作为对日合法贸易的港口,宁波这座海港城市因此迅速发展起来,甚至一度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嘉靖年间,由于倭寇侵袭浙江沿海一带,明朝官方结束了官方对日贸易,取缔了宁波的地位,宁波开始逐渐走向衰落。等到清朝时,由于清朝官方的特殊政策,使得宁波的海上贸易地位逐渐被闽粤所取代,并被以广东十三行为中心的贸易体系纳入其中。

上图_ 明朝专门接待日本的市舶司驻地--宁波

而上海在在春秋战国时由于是春申君属地故被称为“申”,元朝时将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单独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之后华亭县升格为松江府,上海县划归松江府管辖。明代的上海,由于朱元璋起家时的特殊性,明王朝对苏松地区征收重赋。加之明清两代严格的海禁制度,以及上海在当时仅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故而上海作为一个地位不高的小村庄,在明清的时候地位远远不如一湾之隔的宁波。

上图_ 《南京条约》的中英文约本接缝处,还有两国代表的签字盖章

被卷入近代世界的宁波与上海

然而这一切,都在鸦片战争之后发生了改变。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并在条约中规定了五口通商,其中除了闽越的广州、福州、厦门以外,又特别指出了要开放宁波和上海成为为通商口岸。

那么英国人为什么要选宁波与上海?以及,又是出于何种判断进行的选择呢?

原来,早在1832年时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就曾在船长林德赛的负责下在中国东部的沿海调查半年之久,并详细记录了上海、宁波等几处沿海城市的地形、气候,并在此间探查情报,绘制地图,因此英国人对于中国的东南沿海的地理条件和状况是十分的熟悉。

而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强烈反对将通商口岸放置于北方,认为此有损“天朝威严”,极力将口岸放置至中国的东南沿海。加之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有关负责人璞鼎查也十分的中意上海,因为根据他和他手下的实地调查。在他们看来上海作为一个港口,是长江入海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通过海洋连接中国南北的重要港口,正好处在南北交汇的中心。

上图_ 英国东印度公司贸易路线

同时也是通过长江逆流进入长江沿线中国经济腹地的重要“血脉”,如果说扬州是得益于大运河而繁华,那么上海就是得益于长江入海口和海运连接中国南北而繁华。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地理优势,英国人选择了将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并写入条约之中。至于宁波,则是因为在当时宁波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对西方贸易中的丝织品出口集散地,因此在英国人看来控制宁波对于其经济上控制清王朝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所以,为了更好的控制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乃至控制整个中国的经济,英国人亦决定将宁波作为自己的通商口岸。因此,在这些商定好了之后,1843年清政府代表耆英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虎门订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宁波和上海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开放,古老的农耕帝国被迫同近代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接轨。

上图_ 清末民初的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

上海因何在近代走向繁华?

然而令当时很多人都没想到,上海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得益于开放的环境迅速发展起来,1846年上海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七分之一等到了1851年时,占了全国三分之一。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上海一地的出口超过了清王朝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并逐步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城市。

当英国人初到上海之时,上海当地的清朝官员出于传统的观念思维,并不想让这些“红毛鬼”进入上海县城之内,因此上海当地的清朝官员特别规划出来了上海县城之外的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地,提供给前来上海的英国人居住、生活和从事各种活动。

而上海当地的清朝官员在将大片土地让给英国人居住的同时,也逐步赋予了英国人和后来的其他外国人以管理土地的权力。这些做法使得租界这个概念被创造了出来,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主权的沦丧。足以见得当时官员的愚昧无知。当然,这些大量来到上海的外国人,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并给上海带来了大量的近代的新鲜事物,比如中国最早的公共厕所、近代化的消防局等等重要城建措施就出现在在上海的外国人手下。这都使得上海在当时成为了窥见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

上图_ 上海租界 总图

同时,由于上海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不断提高,并且逐渐取代了广州的对外贸易中心地位之后,大量的洋行兴建于上海。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出现,那就是为了方便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大量的洋商需要中国大量的产品作为原材料,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模式使得家庭手工作坊的产量十分低下,需要前往多处到多家进行采买,然后一同运上海中转。但是由于外商无法前往内地,加之语言不通,采买十分困难且成本极高。

而另一边,由洋商运载而来的工业制成品,也需要经过本土的商人通过长江水道运输到其沿线和中国内陆进行销售,而此时外国商人的船只是被明令禁止驶入长江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买办阶层应运而生。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运输优势,语言优势,人脉优势,充当起了外商的货物远销内陆的“中间桥梁”并从中获利。这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香山帮”,像是郑观应、徐润、唐廷枢这样的买办商,都与此有或多或少的瓜葛。

这些来自广东香山的商人们,在鸦片战争之后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前往上海,在上海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当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中转站。洋商负责吃肉,而他们则负责喝汤。就这样,在洋商和买办的双重压迫之下,内陆地区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民不聊生的同时,上海则在当时由于特殊的买办聚集的地位反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上图_ 苏州织造署旧址,位于城区带城桥下塘

虽然上海有着大量外国人带来的先进技术以及对外贸易带来的经济优势。苏州地区的手工业逐步开始向上海地区位移,在短短几年之内,苏州的地位便逐步被上海所取代。曾经作为明清时期江南经济重要代表的苏州,被上海取代,并逐步成为上海的经济附庸。

然而,上海的发展带来的辐射作用在当时却有限。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就在于清朝内部的各地的阻力,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他们自然是十分反对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但他们也没有拿出先进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同西方经济侵略对抗,仍然默认一切照旧。

而同时,上海的封建官僚也很反对和担心其他地方的崛起会威胁到上海的发展,进而影响自己的升迁与前途。因此,清王朝在上海的封建官僚与买办结合了,成为了列强在华的代言人。他们通过经济掠夺的方式以及残忍的剥削同胞的方法使得财富大量聚集于上海,形成了一种列强为上海带来繁华景象的假象。殊不知,在上海的繁华的背后,是中国国内自然经济下的小农逐渐破产,地方的中小地主迅速劣绅化的境况。

上图_ 晚清的上海,一些人当众剪掉长辫

宁波为何在近代逐步衰落?

但与上海在近代的繁华相比,宁波则显得就没那么幸运了。同列强在上海的顺风顺水比起来,列强初到刚开放的宁波便吃了一个“闭门羹”,根据《宁波港史》记载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1844年):再,定海洋面,截至四月初六日止,共泊英夷船十三只,经臣上月奏明圣鉴。兹查旧泊船于四月初七至二十一等日,陆续开往南洋十只,尚存英夷船三只,二十三、四两日陆续驶来夷船主只,导十七日驶来货船一只,装载大呢、胡椒等物,现共泊英夷船七只。查开去船十只内有英夷水师官船一只.......”

由此可见,对于刚开放的宁波港,英国人仍然是抱有极大的热情的,初次到来便携带了大量的货物用于贸易。

然而,短短的半年之后,情况却变成了这样:“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日:截至五月初五日止停泊七只,多系由上海返棹空船。”而1845年之后宁波港的贸易总量便逐步下降,等到1849年宁波的贸易额仅剩下了1844年时的十分之一左右。特别在1848年这一年时,宁波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更是几乎完全停顿,贸易总量仅达1000英镑(约3000两白银)。

上图_ 晚清宁波沿岸的洋房

由此可见,对比于上海在英国人到来之后的迅速开放与发展,宁波由于洋货并没有像英国人想象中一样大卖特卖,因此开放之后的宁波经济并没有像上海一样迅速的发展起来。

所以,在鸦片战争结束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之前,以英国人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并没有再度大规模的在宁波倾销商品,因为这一贸易不仅难以维系且成本过高,不符合英国人的利益诉求。因此在宁波碰壁之后英国人除了在宁波倾销鸦片之外,便很少前来此处开展贸易。而来自西方的洋人少了,其所带来近代先进技术的次数与机会就少了,这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宁波的进一步发展。

上图_ 晚清英国驻宁波领事馆

而英国人的商品之所以在宁波滞销,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宁波自然经济的顽强性,其二是宁波人民对于英国人的仇视心理。

在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在宁波的倾销受阻,其关键因素还有一点便是宁波人民对于英国侵略者的同仇敌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宁波人民和清政府官军的合作抗敌,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然而由于敌我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

1841年10月13日,英军占领宁波。在占领宁波之后,英军劫掠了宁波城的府库并从中抢走了价值539132的银元。同时,英军士兵又在城内开展了野蛮的屠杀,在英军进攻宁波的过程中,对当地人民开展了肆意屠戮,使得原本繁华的宁波城一片残破,尸横遍野。这些屠杀的记录都在晚清著名爱国诗人姚燮的诗中有所反映在《复庄诗问》中。

但宁波人民并没有放弃抵抗,在宁波沦陷后,以徐保为领导的黑水党人,带领宁波军民奋起反击,袭杀英军40余人,最终迫使英军退出宁波城。而也正是这样的血海深仇,宁波人民对于英国人和他们所来的货物都是十分仇视的,因此在宁波当地居民的共同抵制之下,英国的货物在宁波一地寸步难行。

直到19世纪60之前,英国人对于宁波的贸易仍然是处于一种贸易逆差的状态,直到第19世纪70年代,以英国人为代表的西方列强才逐步打开了自己的货物在宁波的倾销市场。可以说,宁波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自然经济的韧性,抵抗了英国人经济入侵近三十年之久。但这却阻碍了宁波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宁波本土的经济发展。

上图_ 太平天国运动

而另一件对于宁波造成了沉重打击的事件,便是兴起于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1861年,太平军逐渐逼近浙东地区,由于太平军的战力强悍,使得处在宁波的英国人不胜惶恐。为了维护英国人在宁波地区的特权“利益”,英国政府同清政府洽谈,以期实现抵抗太平军的进攻。然而,这一想法很快就破灭了,1861年12月太平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宁波城。英国人和清政府都十分的恐慌,两方旋即私下会谈,并很快达成秘密协定。

1862年5月,在英国军舰的掩护之下,清政府攻克了宁波。在攻下宁波之后,清军非但没有管束自己手下的军纪,反而在宁波城内展开了大肆的屠杀,祸害百姓无所不为。这些都沉重的重创了宁波的经济发展,并使得宁波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而反观上海,由于特殊的地位,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较小,加上开放时间较早,把握住了发展时机,且有逐渐本土化的买办帮助,比之宁波上海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

上图_ 晚清宁波教会

总结

总之,在鸦片战争之后,宁波和上海发展的截然不同的样貌,其深层所反映的是当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的一种怪诞现象,也即往往来说同西方人走的亲近的总能得到发展,而与之疏远的则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上海一地的繁荣而忘记掉了近代史的屈辱,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因为上海的富贵而忘记掉了当时中国广大内陆农村的普遍赤贫与破产。总之,中国近代的贫穷屈辱与落后,不能仅用上海一地来掩盖。

作者:小韩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刘志伟 《鸦片战争前广州贸易体系中的宁波商人》

[2]姚贤镐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3]费正清 《中国沿海贸易与外交》

[4]中国史学会主编 《鸦片战争》

[5]彭泽益 《论鸦片战争的赔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