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德国工业实力强劲,为何没有隐身战机? /

德国工业实力强劲,为何没有隐身战机?

【话说军世】就工业水平和军事装备研发而言,德国一直保有很强的实力,二战时代,德国的坦克、飞机等技术水平都很优异,还有许多“黑科技”诸如飞翼设计的Go-229战斗轰炸机、V1和V2导弹这都是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成熟的技术,这本身也是德国工业研发和制造实力的一个缩影,不过,工业实力强劲的德国,为何现在单独研发战斗机都很难,尤其是在重要的隐身战机领域,似乎“没有建树”呢?

好奇:工业实力强劲的德国,为何没有隐身战机?这要怪美国

虽然经历过一战和二战,但是德国在战后的恢复和发展都很快,工业水平一直很高,二战刚结束时,美国“抢了”大量德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回去,也就是“回形针计划”,这也让美国的军事技术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助力,为此也让当时的苏联因为“没捞到”而非常生气,在当前,在英国“退群”后,德国和法国成为了欧洲国家中综合实力的两强,在工业领域,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德国高端制造业,是德国工业水平的重要象征,德国的豹2系列坦克,在现代坦克领域长期霸榜“前三”。

但是在现代战斗机、轰炸机领域,德国似乎“没有建树”,上世纪90年代研发,于2003年服役的“台风”战斗机,是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联合研发的,未来欧洲准备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机(5代改进型,宣称是6代战斗机),也是法、德、西班牙牵头准备联合研发的SCAF,还有英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发的“暴风”。

德国工业实力强大,却为何没有自己去研发一型隐身战斗机呢?其实德国还真研发过隐身战斗机,但是最终项目夭折,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背后还是有美国的“小黑手”阻拦

其实,西德在1981年就已经开始了隐身战机的研发项目(也就是Lampyridae“萤火虫”计划),该项目采用了单发、三角翼和三角形腹部进气道的气动布局设计,在1985年,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夫-布洛姆公司就已经进行了飞机模型的风洞试验,实验结果也很理想,虽然部分细节还有待修改,不过当时德国工程师们认为,该飞机如果成功制造出来,性能应该与当时美国刚服役的F-117不相上下。

到1987年时,“萤火虫”制造出了长15米翼展6米的有人驾驶75%缩比验证机,还进行了15次的风洞模拟飞行试验,研发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不过对于该项目的真正考验确实美国,1987年,美国看到了“萤火虫”的样机,立刻引发警觉,随后不断向西德施压,最终,“萤火虫”项目在进展顺利的情况下下马。

这也就是一方面原因,美国并不会允许一众盟友中有比自己实力强的存在,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意,如何理解呢?如果现在欧洲有自己的隐身战机,那么F-35系列还怎么卖,怎么保持技术垄断,怎么“割韭菜”呢,大概就是这个理。

实际上,在西德的“萤火虫”项目被关闭后,参与该项目的技术人员全部被调去参与了美国的JSF先进战机中,这个项目也就是后来的F-35系列战机,曾经“萤火虫”项目的技术储备也被用于JSF项目中去,美国凭借自己主导的该项目,利用F-35在各国大卖,而德国却没有了自己研发先进战斗机的可能。

相比较于韩国的KF-X隐身战斗机,回到了老老实实研发4.5代战机的炉子上,日本研发的“心神”也早已经进入了验证机阶段,但是不管进度如何,最终日本还是买了147架F-35系列战斗机,而“心神”项目实际也已经消散了。

2、要说:“钱、钱、钱”

1990年代中期,冷战已经结束,德国想要继续研发隐身战机,启动了“强化和未来系统的技术验证机”(TDEFS )隐身技术研究项目,气动布局改为更加成熟的上单翼、两侧进气道布局,不过最终因为资金的缺乏导致无果而终。

另一方面在于研发费用,相比上世纪,现代隐身战斗机的研发费用极高,雷达等电子技术装备的增加,确实增加了研发和制造成本,虽然欧洲国家很富有,但是单独研发一型量产型的隐身战机,还是要面临费用不足的问题,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军费看似很充裕,但是投入到研发隐身战斗机这一项目中,这些钱还真不见得够用,毕竟F-35那可是“3万亿美元”,而且,实际各国的军费中,能用于装备研发的费用一般为20%左右,这其中再分到隐身战机项目实际就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了。

其实德国在飞机领域的研发能力还是很强的,技术储备也很充足,二战后的冷战时期,就曾研发过几款垂直起降飞机,如1960年代的EWR VJ 101垂直起降喷气战机,该机可以可两倍音速飞行。

另外,德国还有一型多尼尔Do-31运输机,该机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垂直起降的运输机,与现在美国的“鱼鹰”V-22倾转旋翼机不同,多尼尔Do-31搭载的是喷气式发动机,而是不是利用螺旋桨提供升力。

同时,作为欧洲国家,大型军事装备的研发和出口,总会少不了“干扰”的存在,毕竟此前法国的潜艇就刚刚被“折了面子”,虽然很生气,也得到了6亿美元的赔偿,但失去的却是数百亿美元的大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