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医院发不起工资 而有企业净利增27000% /

医院发不起工资 而有企业净利增27000%

多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7月16日梳理发现,在新冠检测领域,九安医疗、明德生物等多家公司凭借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业务,实现利润大幅增长;而在核酸检测方面,多家企业的业绩,受业务调整和疫情政策变化的影响严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疫情之下,当一些医疗企业因为核酸检验、疫苗的大量需求,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可曾想到,有些医院等医疗机构正面临着发不起工资等窘况。

辽宁丹东一医院数月未发工资 有社区卫生中心负债千万

据澎湃新闻7月20日报道,近日,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部分职工反映,该医院从今年开始就发了前两个月的工资,后面3月至7月这五个月的工资一直没有发。

对此,丹东市振安区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较大,政府正在想办法解决。

振安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疫情期间,医院的门诊收入大幅降低,医务人员的收入受到影响。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研究,近期将解决。

振安区医院仅仅是暴露在阳光下的一角,其好歹是一家体量偏大的医院,如果我们把视角转向中国医疗机构在城市里的最小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你会发现,它们承受的疫情冲击更重。

根据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的报道,曾黯淡无光的社区中心,竟在疫中三年,无意成了城市居民的某种必需。居民因筛查、核酸、接种疫苗等服务,频繁与家附近的社区中心打交道。但神奇的是,这些社区中心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关注而变得更好,反倒是被迫中断了养料。

为什么?因为当本地出现疫情时,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要出去防疫,即便患者来了,也难有医生看病。这种情况下,不少机构索性停诊。

可是防疫支出并非小数目,因此,有的社区中心迫于压力只好通过借债的方式来维持运转。

一家位于中部某省份的社区中心主任就向八点健闻透露,疫情后,其所在的社区中心每月的防疫支出多达十几万,碍于其他医疗业务急剧收缩毫无利润,三年来,他借医药公司的钱、欠二类疫苗的款,累积起来近1000万。

很多基层医护人员,因为疫情,摇身一变基层防疫人员,最终在筛查、采样、送检、转运、隔离等一系列连轴转操作下,不堪重负,辞职而去。

说好的“抗疫补贴”,难道是莫须有的事?可能需要分情况、分地方而论。

如北京朝阳区的一家社区中心,正式在编的员工拿到了抗疫补贴,发放了1.1倍绩效,补发了10%的抗疫基金,但仅有300元。

与之相反,某一线城市的一家社区中心,没能收到防疫补贴。不过,该社区所在的街道工作人员却早已收到了抗疫补贴。

多家新冠检测上市企业晒业绩 有企业净利暴增超27000%

九安医疗扭亏为盈、净利润暴增。7月14日,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利151亿元至155亿元 ,较去年5477.69万元相比,增长27466.36%至28196.60%;预计扣非净利润151亿元至155亿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九安医疗去年同期亏损478.74万元。

对于业绩大增的原因,九安医疗称,主要是受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销售大幅增长带动。报告期内,受美国疫情发展的影响,当地对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公司的iHealth试剂盒产品获得了美国FDA EUA 授权,并通过美国子公司网站及亚马逊美国电商平台进行to C 端销售,同时承接政府订单及商业订单。

金域医学半年净利润同比增约50%。7月15日,第三方医检头部企业金域医学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实现净利润15.5亿~16.8亿元,同比增长46.33%至58.61%;实现扣非净利润15亿至16.3亿元,同比增长45.72%到58.35%。对此,金域医学表示,主要系由于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优化、精细化管理加强,提升运营效率,导致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明德生物新冠检测试剂业务市占率走高。7月15日,明德生物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为24亿至27.5亿元,同比增加314.11%~374.50%;实现扣非净利润23.8亿至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2.61%~373.29%。对此,明德生物表示,公司凭借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的产品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市占率持续走高,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在上海、吉林等疫情爆发地区成为重要抗疫物资,海外抗原检测试剂出口也取得同比大幅增长。

华大基因半年净利同比降超三成。7月14日晚间,国内基因测序上市公司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亿元至7.2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3.70%至46.59%。谈及业绩变动的原因,华大基因表示,主要原因包括: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新冠相关的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较高基数有所下降。常规业务较2021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中,生育健康和感染防控的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稳健增长。

乐普医疗新冠检测业务营收下降80%。7月14日,乐普医疗也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12.08亿至13.8亿元,同比下降30%至20%,其中新冠检测相关业务营收同比降低80%,总营收占比从去年的37%下降至9%;不过常规业务营收在疫情动态控制情况下,实现约18%增长,毛利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对此,乐普医疗表示,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管控和相关检测趋于常态化,公司检测相关业务产品属性已由应急逐渐转化为常态,其营收也逐渐回归常态化,较去年同期降低80%以上,营收占比已降至9%,毛利率更大幅度降低。

新冠检测的“利益蛋糕”到底有多大?有人不惜造假以身犯险

今年多省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以来,核酸检测需求持续增加。

太平洋证券今年5月份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多地推行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实行免费核酸检测;其中上海布局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近9000个,广州统筹2万余名医护人员在全市开设4639个核酸采样点。

在此基础上,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因其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营,庞大的产能储备,灵活高效的调度能力,在核酸检测特别是大规模核酸筛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4月份,我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天5165万管。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大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根据北京市《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自5月3日起新冠病毒核酸单样本检测价格由每次24.9元降低至19.7元,混合检测价格同步由每样本5.9元降低至3.4元。

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长春、山东为例,其人口数量分别约为2490万、2190万、1880万、1760万、1220万、853万、1.02亿,合计超2亿人口;假设大规模核酸检测采用10:1混检措施,按照平均每人每月检测8次计算,则上述地区的单月检测服务市场规模为56亿元、半年化市场规模为336亿元;若按照推广至全国40%渗透率计算则单月市场规模达154亿元,半年化则达922亿元。

这也带动了相关领域企业业绩的大幅增长。比如,2021年金域医学营业总收入119.43亿元,同比增长44.88%,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47.03%;迪安诊断营业收入130.83亿元,同比增长22.85%,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44.83%;凯普生物2021年营业收入26.73亿元,同比增长97.34%;归母净利润8.52亿元,同比增长134.97%。

面对突然出现的利益蛋糕,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乱象。7月5日,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公众平台“京检在线”消息,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于2022年7月5日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提请批准逮捕的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张某某、童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从6月中下旬以来,截至7月5日,至少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公布了当地核酸检测机构专项排查结果,被责令整改的核酸检测机构累计已达238家;被暂停或取消核酸检测资质以及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数量也达到15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