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名校毕业后 我和老公的灾难来了
有多少家长像我和娃他爸一样,觉得宇宙的尽头是孩子上大学。
之前夫妻俩如何省吃俭用,一路鸡娃上大学的经历就按下不表了。
家家大同小异,个中精神与经济的双重付出,大家都懂的。
就像王子和公主幸福地走进了婚姻一样,都以为孩子上大学了,工作了,从此老父亲老母亲就可以活给自己看了。
可是,现实残酷到露骨。
简而言之吧。
我儿子叫子吉,生于1998年。
老公是房企会计,我是一名幼师,二线城市生活。
曾经觉得,孩子上初中、高中那几年,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光。
房贷、车贷、教育贷,以及应对孩子的青春期,各种学习动员。
中考、高考,考的是孩子。
可是,何尝不是中国家长的一场历劫。
留下的阴影是,我至今做梦时常梦见孩子在考场里,空了整整好几页的题,或者答题卡用的铅笔不对……
盼望着,煎熬着,孩子终于上大学了。
广州重点高校,金融专业。
所有人都跟我和娃爹说:
“这么好的学校,这么好的专业,等孩子工作了,你俩就等着享清福吧。”
其实,现在的父母,有几个是图孩子将来回报自己的。
通俗地讲,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与社保,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很低:
自食其力,将来不啃老就是烧高香了。
当然,这是下限。
我们心中也有理想,觉得那么好的学校,又是那么好的专业,儿子的未来一定比我们夫妻俩要好上许多吧。
毕竟,他的起点与基础都比我们高出太多。
到那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静地被后浪拍在沙滩上,躺平。
2020年秋天,子吉毕业了。
他拒绝考研,准备在职场上大展身手。
可是,从大四投简历开始,他就一直在接受暴击。
先后四次参加过银行系统的统招考试,都被刷了下来。
用他的话说:
“太卷了,一个银行比一个银行出的题刁钻变态。
连三层矩阵、粒子静态能源公式、太阳系天体运动原理这样的东西都上来了。
感觉不是银行招人,而是中科院在招储备院士。”
几轮应试失败,他表示得参加培训,不然毫无胜算。
培训三个月,费用2万。
我和老公怎么也没想到,孩子都该赚钱了,结果,我俩又穿越回初高中时期给他付补课费的日子。
可是,疫情之下,工作本就难找,学习这种事情,能不慷慨解囊吗?
最终,子吉完成了培训,但却依然没能通过银行笔试。
我和他爸不禁问:“你大学四年外加这次培训,知识都学哪去了?”
但他一会儿说这种招聘有内幕,一会儿又说笔试内容特别跑偏,跟专业知识不搭界。
就这样,小半年过去了,工作丝毫没有着落。
子吉看上去一点也不着急,每天晚不睡早不起,晨昏颠倒地过着。
一过问工作的事情,他就很不耐烦:
“我比你们还急,可这事不得等人家的消息吗?是我说得算的吗?”
考试失败、一个又一个简历石沉大海后。
有一天饭桌上,子吉跟我和他爸说:
“要不,我考公务员吧?”
我俩当时觉得他放弃自己的专业比较可惜,可他一点也不觉得:
“我看了,像我这个专业,要想轻松拿到offer还是需要考研的,但我不想再读书了,我想工作,早点养活自己。”
这话,没毛病。
更何况,一场疫情让大家觉得有份旱涝保收的公务员工作也是有优势的。
子吉迅速在网上下单了公务员考试教材,第二天就送到了家。
可是,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每当我们问他学得怎么样时,他就说我一个名校金融系毕业的,学这玩意儿还不跟玩似的。
现实却啪啪打脸。
他第一次考公的分数低得可怜。
我们说他没有认真看书,他则说试题出得偏而怪。
接下来的事情我尽量概括着说吧。
考公失败后,子吉还动念考研、出国、考教师资格证。
但最终都无果而终。
我们慢慢发现,他只是嘴上焦虑,很有追求想法,其实,他根本没有就业的紧迫感。
反正,在家有吃有喝有游戏打的,何必出去被社会毒打呢?
工作没找到,可是,他在生活上丝毫不觉得毕业了,还靠爸妈养活有什么不妥。
23岁的大小伙子,常常把自己的房间搞得一团糟,不说坚决不会收拾。
每天中午,我和老公不在家,他就点外卖。
哪顿外卖都没少于50元。
手机里没钱了,就一个微信发过来:“老妈,求支援。”
不仅如此,自己没收入,吃穿用度却毫不含糊。
一双鞋子上千元,去了就试,试了就不脱,然后让我们去结账。
我们觉得太贵了,但他说:“我马上要参加工作了,鞋子是最代表品位的地方,不能凑合。”
有天晚上,我看老公在试穿子吉那双新鞋子。
我问他:“你干吗?”
他说:“感受一下上千元的鞋子走路什么感觉。”
搞笑吗?
一点都不。
我们赚了大半辈子工资,可是,真的不曾舍得给自己添置一双上千块的鞋子。
不仅如此,儿子人在家中,但开销一点不比他上大学时少。
他几乎每周都跟同学聚会,每次聚会前,都会嘻皮笑脸地跟我和老公化缘。
一顿饭三五百块都是低配。
我们觉得他在充大方,他却说这年头没人脉寸步难行。
“我现在没工作,不得广撒网吗?你不也经常说,不一定哪片云彩能下雨,所以,做人先舍才有得。”
可是,我和老公都并非高收入人群。
更何况,我们还帮他首付了一套婚房,每月还有房贷要还。
但子吉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毕业了,却依然是伸手族。
他跟我们要钱时,我们也会跟他算账,表示父母赚钱不容易,他就跟我们画饼:
“我这不马上就工作了嘛,到时候,工资全交给你们。”
说这话时,好像他真的马上就有班上了一样。
事实上,一天天过去,他找工作的热情逐渐衰退。
一会说出国,一会说考研,一会儿又说等疫情结束,去北上广闯荡。
这些,只不过是让自己看上去很有追求,很有规划罢了。
其实呢,不过是间歇性发誓,然后持续性躺平。
我和老公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从前,我们为他的学习操碎了心。
而现在,好不容易盼着他大学毕业了,却要继续跟着操心。
工作找得不顺利,他要么出去跟朋友玩,要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通宵打游戏。
有一天,老公下班看到他房间里一片狼藉,外卖盒子就那么敞着盖放在书桌上,房间连窗帘都没打开,而子吉正在呼呼大睡。
老公彻底火了,把他叫醒,好一顿教训。
面对爸爸的数落,子吉一点不服气:
“我们这届毕业生刚好赶上疫情,就业环境不好,这能怨我吗?疫情是我搞出来的吗?你以为我愿意在家啃老啊?我也是要脸的。”
爸爸说一句,他回十句,全是客观原因。
轻易不发火的老公当天被气得饭也没吃,在房间里唉声叹气。
子吉工作没着落,他自己丝毫不着急,可我们俩根本坐不住。
没办法,没什么人脉的我们通过无数关系,终于帮他找了一份去银行做柜员的实习机会。
我们当时激动坏了。
心想以子吉的学历、专业,当一个普通柜员绝对没问题,总归有转正希望。
于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好好表现。
结果人家还没有去上班就要求买车代步。
我们自然没有同意。
结果,他只去了三天,就以这份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特别琐碎,跟他专业不对口为名,拒绝再去上班。
我和老公真的气炸了。
父子俩大吵一架,子吉开始收拾行李,说我们都不懂他,不支持他,他要去北京发展了。
我们没拦他。
心里很清楚,以他的这份浮躁,去哪里结果都一样。
这世界哪里也不缺大爷。
果不其然,走了半个月后,他回来了。
除了说北京就业环境也不好之外,这次终于承认自己学业不精……
他说希望我们给他点时间,让他考研,这样在就业市场会更有竞争力。
可是,我和老公几经商量,并没有同意。
近距离了解成年后的儿子后,我们发现他缺的不是学历,而是脚踏实地的心态。
说到底,就是从小到大都在抓学习,根本没有生存危机意识。
所以,我们还是建议他先找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缺哪儿补哪儿。
此时此刻,我和老公已经放弃了对他成为所谓高级白领的虚妄幻想。
对他的期望一低再低,只要能自食其力,做什么工作都行。
或者再低一些,他有工作,哪怕不能养活自己,让我们少贴补点也行。
后来,子吉去同学单位做过临时工。
老公还试着带他接过私活,给一些公司代账。
但是,每一份工作他都做得稀碎,没有长性。
初入社会,我们觉得他应该谦虚地保持学习心态。
可是,他的眼高手低,远远出乎我们的想象。
就拿爸爸带他做账这件事,老公都干大半辈子了,只要是账没做完,一定加班加点,甚至凌晨两三点才睡也是常有的事情。
子吉呢,坐那儿干活,一会起身喝水,一会说腰疼,一会接个电话,活没干多少,很快就困了。
还跟爸爸科普:“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现在拿命换钱,将来就得拿钱买命。您也不年轻了,别那么拼命。”
真的很无语。
两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子吉至今无业,却并不觉得焦虑。
焦虑的,是我和老公。
我今年刚好50岁,原本打算办理完退休就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可是,最终还是跟单位续签了返聘合同。
老公呢,好多年不帮人代账了,如今又重操旧业。
他白天在单位忙活一天,晚上回来还得继续工作,做完账后就失眠。
我劝他休息,可是,他一声叹息。
夜晚失眠,我俩认真往回推倒。
能够反思的就是,虽然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但从小到大,没让子吉吃一点苦,感受到一点父母的艰辛。
我们的目标非常单一,只要他成绩好,考上好大学,就是终点。
但事实证明,大学校园外的生活才是他最漫长的一生。
以他现在的本事与状态,他拿什么应对?
养活自己尚且是问题,更别说将来撑起自己的小家。
我们无比想不通的是,我和老公没有学历光环,没有父母依傍,但至少还有为了生活可以低下腰去的吃苦耐劳,靠双手挣来如今的生活。
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反而连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
真的,人到中年最大的辛酸可能不是上有老、下有小,不是公司裁员。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福享得,苦受得,为了活下去,我们什么行业都做得。
人到中年最最扎心的,就是你举半生之力,将孩子托到高处,结果,孩子过得还不如自己……
那种劳累一天回到家,看到年纪轻轻无所事事的孩子,你顿觉人生无望。
或许,还是我和老公不够狠心吧。
用闺蜜的话说,应该把他撵出家门,让他自己租房子,自己做饭,自己养活自己,无所依傍。
老公也放过同样的狠话,说让他去送外卖。
结果他说:“我就别跟外卖小哥抢饭碗了,不然这么多年的学不就白上了。”
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就这么没出息,这么筋骨懒散,精神全无?
再憋下去,我真的要抑郁了。
所以,来十点君这里吐吐槽。
既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同时也给很多爸妈提个醒:
别单纯地把目光全部对焦在孩子的成绩上。
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对父母生计的体恤和成年后要靠自己的自尊心,是一定要有的。
-
APP用户__FZexXK@ 2022-08-14 12:32您已点过赞谢谢提醒。希望你们儿子会快快长大!
-
jiangjianfei@ 2022-08-15 16:17您已点过赞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父母没有让孩子打暑期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