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从全网夸到全网骂,这污点洗不掉了 /

从全网夸到全网骂,这污点洗不掉了

又一部剧未播先上热搜。

《西出玉门》。

原因不算好看,演员被质疑轧戏。

啥叫轧戏?

简单来说,就是拍一部戏的同时,还接拍了其他戏。

而这次被质疑轧戏的,是女主倪妮。

偏偏还是粉丝自曝,把偶像的工作计划摸得明明白白。

《西出玉门》还没杀青,因为倪妮正在补拍之前的电影。

一部戏还没杀青就拍另一部,不就是妥妥的轧戏?

虽然 " 轧戏 " 听着挺严重,但这事另有隐情。

那部正在补拍的电影,是倪妮在拍《西出玉门》之前就签好的。

它是一部分季节拍摄的戏,冬天和夏天的戏份分开拍,冬天的早拍好了,补拍的是夏天的戏份。

原本《西出玉门》刚好能在中间几个月的空档拍,结果刚好遇上疫情,延迟拍摄,两部戏的拍摄时间就这么重叠了。

严格来说,也是无心之失。

因此争议一出,《西出玉门》官微立即下场说明,也否认倪妮轧戏的说法,才暂时平息了这场群嘲和自证的拉锯战。

明星轧戏,现在成了职业有亏的体现。

但往前追溯十几年,它却是被视为 " 劳模 " 的代名词。

今天飘更想借这场大众口诛笔伐、粉丝疯狂维护的争议,来聊聊:

明星轧戏,怎么从被夸变成被骂?

熟悉港圈的飘粉或许听过这些名号。

郑裕玲因为曾同时进了九个组,人称 " 郑九组 "。

1991 年,刘德华曾在一年内拍了 13 部戏,人送外号 " 刘十三 "。

但其实他的最高纪录还不止于此,早在 89 年一年内就拍了 17 部。

不止当红明星,那些戏份不多,但戏约多的配角也常奔波于不同的剧组。

比如,香港的黄金配角 " 大傻 " 成奎安,6 年拍了 100 多部电影,巅峰时期同时兼拍 12 部戏。

来源 | 易热社会评

在早些年卷到飞起、活儿多人少的港圈,轧戏更可谓家常便饭,甚至成了大家默认遵守的行业规则。

而在内娱,早期轧戏的演员也不在少数。

前有宁静最多同时跨了七部戏。

后有黄轩在拍《芈月传》期间,长途跋涉轧了两个组。

来源 |《可凡倾听》

但那时,明星谈轧戏不仅无人讨伐,甚至还能招来一波心疼。

早期,轧戏之所以成为演员敬业与否的衡量标准,也跟它的特性有关。

无论是生理还是精神层面,轧戏对演员本身都是一种压榨。

高密度、高强度的赶场拍戏,最基本的生理挑战,就是缺觉。

张曼玉早期疯狂拍戏时,试过最多十天不沾自己的床,只在片场和车上抽空补觉。

贾静雯早年也试过两年内连拍 16 部戏,还因此病倒在片场。

时间紧,任务重,得快速出戏入戏,轧戏考验的不仅是演员的生理承受能力,还有职业上的专业度。

业务能力强一点的演员,轧戏的同时能保证表演质量,尚且不会遭致非议。

而一旦兼顾不过来,影响剧组拍摄和作品质量,则可能折损口碑,影响星途。

杨幂拍《红楼梦》期间,也在拍《仙剑三》。

两部剧的基调和角色个性都相差甚远。

但因为在两部戏里来回跳,于是发生了在演《仙剑三》时,她突然说古词或文言文的情况,演戏的节奏都被打乱了。

即便演技更为成熟的演员,处理不周,同样会遭到剧组的抗议。

拍《三滴血》时,舒畅也被曝多次跟剧组请假,偷偷参加其他剧目的拍摄,甚至中途 " 人间蒸发 ",导致剧组不得不临时更换女主。

最后被起诉违约赔款,跟剧组对簿公堂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以前,因为轧戏辛苦,劳神伤身,所以它成了演员 " 敬业 " 的表现之一。

但这样的 " 敬业 ",能为演员这个职业带来正面影响吗?

未必。

它不仅消耗演员的精力与体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了量而丢弃了质,也使演员变成一个不知疲倦的表演机器。

既然如此,怎么还有演员轧戏?

因为演员这个职业本身的不安全感。

为了挣片酬也好,为了争取多点曝光机会也罢,都是为了给自己多增加一些在行业立足的本钱。

对刚入圈的年轻演员而言,递到手上的戏约越多,资源飞升的可能也多了几分。

正如李少红导演所说,演员之所以轧戏,不甘心在一个摄制组呆完全程,就是怕错过各种各样的机会。

来源 | 娱乐曝社

不接,可能会后悔。

接了,则可能给自己的星途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一夜飞升不是梦。

因此,抱着 " 宁可错过,不可放过 " 的念头,即便时间重合,再累也愿意包揽下来。

当年的职场新人杨幂就是如此。

因为新入行,机会本就不多,尤其在僧多肉少、竞争激烈的娱乐圈,难得有递到面前的机会,更是不舍得放过。

90 年代初的港星,轧戏的原因则更复杂。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娱乐圈被一些不法片商或黑社会所把持,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港星,几乎都遭遇过戏约 " 绑架 "。

比如,李连杰被人逼着拍戏,不得不报警;

梅艳芳也曾因为不肯答应不认识的片商拍戏,被人殴打。

表面光鲜亮丽的演员,事实上没有那么大的决定权。

拍什么、拍多少,都是被安排的。

像叶倩文这样,被黑社会拍桌子威胁去轧戏,还敢直言拒绝的女星,毕竟是少数。

更多的,还是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的无奈。

1990 年,王祖贤曾在一年内轧了十多部戏,累到险些不想拍电影。

不过,不是她不想拒绝,而是片商在等," 她人在江湖推也推不掉 "。

图源水印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大多数演员轧戏是被安排的,也拍麻了。

但也有仅仅为了自我证明,给自己争一口气而疯狂接戏的演员。

张曼玉。

从花瓶到国际影后,张曼玉绝对是影圈演员逆袭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年她以港姐的身份入圈,加上演技尚显稚嫩,刚入圈那前几年,自然被划入花瓶演员之列。

和梁朝伟拍《新扎师兄》,还曾被对方嫌弃过演技。

为了摘掉这个标签,张曼玉开始疯狂接戏。

最夸张的是 1992 年,一年内拍了整整 12 部戏," 张一打 " 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以量带质的效果如何?

用她自己的话说,出道后拼命拍的前四五十部戏,都可以算作在训练。

当然,张曼玉这个程度的演员,你说她只 " 努力 " 没 " 天才 " 是不可能的。

1988 年的《旺角卡门》,在王家卫的调教下,曼神已经展露了自己的天赋。

但她无疑证明了。

有天才,有努力,还懂得如何在努力中自我提升而非内耗。

才是一个演员羽化登仙的无上法门。

值得玩味的地方是:

真正助她摘下花瓶标签的代表作,1992 年的《阮玲玉》,恰好是她当年第一部没有轧戏的作品。

也是这部片,让她首次拿下双料影后。

可见,轧戏更像是一个演员积累经验,磨练技巧的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练的,是一个基础性的技能。

而比起无尽打磨自己,更困难的还有在打磨中提炼技巧与灵气。

专攻集邮而不思进取的,往往都是努力努力白努力。

不管是被动接戏,还是主动轧戏,对真正一心为戏,又保质保量的演员而言,量变当然可能成为质变。

但如果只是为了挣快钱,增加曝光度,轧再多的戏,也只是急功近利罢了,只会制造更多的烂作品。

好笑的是。

" 轧戏练演技 " 这套说辞,如今却被粉丝拿来用作替偶像找补的力证。

偶像被质疑轧戏,就拿效仿前辈磨炼演技说事。

而这急于自证的场面,倒也印证了当下一种越发明显的现象——

轧戏成了演员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一个污点。

从劳模代名词到迅速祛魅,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轧戏已被明令禁止。

今年广电新出了相关条例,规定 " 演职人员在剧组工作期间,原则上不得再兼任其他剧组的工作 "。

颁布这样的禁令也是因乱象而起。

轧戏虽然数量可观,却不免影响影片的质量。

连当年主动轧戏的张曼玉都在节目中告诫后辈,轧戏不可取。

不少如今被看好的演员,也曾因轧戏贡献过演绎生涯的黑历史。

张若昀。

16 年拍《冲天火》,那时的他,还是个只知道埋头拍戏的 " 愣头青 "。

看似忙碌、上进,但也轧戏轧出了他最低分的作品。

轧戏成为污点,实际上是对业内粗制滥造的乱象的批判。

研读剧本的时间被占用,也分散了演员对角色的投入程度。

分身乏术时,便发动抠图、替身轮番上阵,匆忙应对。

你甚至很难想象,一部戏拍 20 天全靠替身完成,还是用的 " 文替 "(文戏替身)。

也有人只拍 30 天就离组,因为档期调不开,要求剧组用替身为他戴面具拍摄。

不止拍戏,轧综艺的现象也很普遍。

前两年的演员综艺上,李汶翰同时轧着两个综艺被当场抓包,挨了一顿骂。

还有 " 水到离谱 " 的于朦胧。

因为轧着戏占用了练舞时间,他在《追光吧哥哥》公演前的小考上就已 " 技惊四座 "。

到了正式公演,手和脚还是各跳各的,谁也不肯比谁多抬一下。

左一就是于朦胧,合理怀疑他跳完身体还没活动开

更因拍戏档期冲突需提前离开,节目组不得不安排工作人员拿着人形立牌替他出镜。

" 档期调不开 " 成了演员们轧戏的好借口。

那为什么会发生 " 档期调不开 "?

深究下去发现,具备赚快钱,增加曝光度需求的,远不止演员一人。

背后的经纪团队,投资人,无一不是抱着同样的念头。

万茜的经纪人就曾在采访中自述给她同时接了四部戏,从杭州和象山拍到上海和横店,把万茜拍崩溃了。

来源 | 理娱打挺疼

作品产量是提高了,但最后消化不良的,只有演员和作品。

而如今禁止轧戏,其实是让创作环境恢复到一个规范的、良性的状态中去。

表演是一项需要花精力和时间细细打磨的工作。

即便是像张涵予这样身经百战的演员,拿到一个角色后,也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认真琢磨,寻找演绎角色的切入点。

这是一个演员应有的自觉。

来源|狐厂娱乐观察《张涵予:我从不“轧戏”》

冯远征也曾透露,以前拍戏都要先做案头工作,即开拍前空出一个礼拜的时间,把所有工作人员聚在一起研读剧本。

这是一个剧组应有的自觉。

来源|今日影评

而轧戏,打的恰恰是 " 无准备之战 "。

自身业务能力扛打、精力旺盛的演员,尚且不能保证轧戏拍出来的作品,质量能不能过关。

更别提那些本就不胜武力的演员。

我们批判的,从来不是想演好戏的野心和决心。

而是演员在业务上的敷衍了事,以及把演员当机器、重量不重质的吸血造星厂。

那不是敬业,也不是良心。

而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与对人的异化。

轧戏从 " 劳模 " 的象征到职业污点的转变,也是大众对 " 敬业 " 和 " 良心 " 的重新界定。

敬业,不再以榨干、消耗艺人为代价,而是追求一种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

以前遍地轧戏的内娱,就像一辆疯狂行驶的列车,随时可能越过轨道,人车两毁。

而如今,烂片频出,顶流纷纷塌房,内娱这辆高速行驶列车,终于慢下来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