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梨泰院j竟然排不进前十 最惨踩踏事件 /

梨泰院j竟然排不进前十 最惨踩踏事件

图为2004年柱子被换成墙之前,拥挤的穆斯林朝圣者在一个被称为投掷魔鬼的仪式中投掷卵石。

PHOTOGRAPH BY REZA,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PHOTOGRA

在回顾世界最惨踩踏事件之前,让我们先掌握一些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

人踩人,又称践踏、踩踏(stampede)、群集事故(crowd collapse)。是指人群由于恐慌,群体移动,相互推挤而推倒踩踏的事故。

在进行狂欢,抢购和朝圣等群体行为时,人群移动也会造成类似事故。人群达到一定密度时,即使不移动也可造成事故。

人群密度大于每平方米4-5人时,人群之间的压力可以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摔倒。当密度接近每平米9人时,压力本身就可造成压迫性窒息。

一般成人占用30厘米× 60厘米的空间。当人群密度小于2人/平方米时,人们可自由活动:即使是快速行动,人类也可以避开障碍、防止摔倒。

在密度达到3—4人/平方米 时,人们运动稍有阻碍,但仍然不易摔倒。在密度达到5人/平方米 时,活动开始受阻。

达到6—7人/平方米时,人群的性质趋近于一个流体:个人受压力掌控,不能自由移动;对人群的施加的压力也会如疏密波在介质中传播一样运动,所谓“随波逐流”。

人类有些会享受这种受人群支配运动的感觉,会在摇滚乐(冲撞)、运动会现场故意进行这类活动。

这种状态极其危险:若有人摔倒,形成的空腔会导致其他人失去支撑,从而导致连锁反应。此类事故的代表是2015年麦加朝觐踩踏事故。

高达9人/平方米的密度一般是和人群运动有关。当人群向某方向移动但被阻拦时,背后的人不一定知道情况,会继续尝试向前挤。此类事故的代表是希尔斯堡足球场惨剧。

无论是何种“群集事故”,死伤的原理都是对人造成压力。

大部分死者都是死于窒息,有的是受到人群摔倒堆积产生的压力而死,也有是因为人群运动受阻的横向压力导致无法呼吸。

伤者有的是受压导致骨折,还有的在摔倒后被脚踩受伤。

以下是世界头部踩踏事件。

在这张1965年照片的中心,卡巴是麦加最神圣的地方,也是整个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该圣地可追溯到前伊斯兰时代,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哈拉姆清真寺的一部分。

PHOTOGRAPH BY THOMAS J. ABERCROMBI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麦加朝觐事故

2015年9月24日,沙特阿拉伯,死亡2070~2431人

在著名的“掷石拒魔”的仪式上,民众疯狂地对象征魔鬼的石柱抛掷石块。沙特当局事后表示,朝觐者不按当局制定的时间表规定行事,在同一时间拥挤在同一地点,最终导致了踩踏事故的发生。

当天沙特政府就对共28名事故责任人判处死刑,并于次日全部执行完毕。

2006,2004和1998年麦加朝圣也引发过踩踏事件,死亡人数分别为363,251和118人。

尼古拉二世加冕仪式事故

1896年5月30日,俄罗斯帝国,死亡人数在1282~1389人

尼古拉二世(尼基)和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皇后(阿历克丝)举办加冕礼时,按照俄国传统要给平民分发晚餐和杯子(纪念杯),有许多住在很远地方的民众赶来目睹加冕现场,以及领取纪念品。

可是不知道谁说了一句纪念物不够了,造成了拥挤的人群发生抢夺,造成踩踏事件。

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由于“在统治期间犯下的罪行”,最后被布尔什维克处决。

大隧道惨案

1941年6月5日,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庆,死亡人数为992~2000人

晚9点左右,日军出动24架飞机分三批轮番轰炸重庆,空袭时长达5个小时。

因为当时未及时对市民进行疏散,所以大量民众涌向公共防空隧道(十八梯大隧道)中造成洞内人数接近饱和。

由于管理隧道口的宪兵及防护人员紧锁栅门,不准隧道内的市民在空袭期间出入隧道,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避难民众因通风不畅导致窒息,同时又发生推挤践踏,造成了骇人听闻的防空隧道惨案。

里昂桥灾难,1911。图源:公版。

巴格达大桥踩踏事件

2005年8月31日,伊拉克巴格达,死亡953人。是自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该国发生的伤亡最惨重的事件。

当时近100万伊拉克什叶派民众2005年8月31日前往首都巴格达北部阿扎米亚区一座宗教场所参加宗教仪式。

途中突然有人谎称有自杀式炸弹袭击,桥上数千人顿时一片混乱,不少人试图直接跳入河里,最终酿成灾难性恶果。

发生惨剧的地点距离朝拜地伊玛目卡迪姆清真寺两公里。

利马足球惨案

1964年5月24日,秘鲁首都利马,死328人

当时秘鲁队主场与阿根廷队进行第18届奥运会预选赛,观众达5万多人。比赛中阿根廷队先攻入一球。

离终场只有2分钟时,秘鲁队也攻入一球,但主裁判判此球无效,全场观众顿时骚动起来。

当球赛结束时,几百名观众涌入场内,把主裁判团团围住,指责他执法不公,由辱骂发展到殴打。看台上部分观众为抗议裁判的判罚,也迟迟不肯退场。

警察开始向空中鸣枪,向人群施放催泪弹,想以此阻止骚动。

观众听到枪声,争先恐后涌向出口,但当时许多出口都关闭着。人们只能从少数几个出口向外拥挤,在混乱中造成398人(一说318人)被挤死、踩死的重大惨案。

维多利亚音乐厅惨案

1883年6月16日,英格兰桑德兰,183名儿童死亡

费伊夫妇在维多利亚音乐厅办了一场面向儿童的综艺节目,观众内估计有1100名儿童。演出结束时,费伊夫妇宣布门票编号为特定数字的儿童在出口处可以获得奖品。

同时,演员开始从舞台上向剧场的孩子们分发礼物。因为担心错过奖励,许多儿童涌向通往楼下的楼梯。

然而,在楼梯的尽头,门是向内打开的,并用螺栓固定住,留出的间隙一次只能让一个儿童通过,为了方便对门票进行有序检查。

儿童从楼梯冲向门口,几乎没有成人陪同维持秩序,最终导致冲在前面的儿童被身后的人群挤压致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