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到最乱日子 由乱及治快来临
内地抗疫进入第36个月,提出动态清零防疫总方针也刚好满一年,仍未出现疫情结束的曙光,上月5日感染数字又重新出现4位数,本月5日达到4420宗。虽然国家卫健委有一套完整的精准防疫措施,但各地方政府在执行时乱象频生,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且无有效遏制的机制。若然感染数字能够下降,重症率和死亡率不至于为医疗系统带来重负荷,调整防疫措施可期,最乱的日子已经出现,由乱及治的时日还会远吗?
国务院宣布维持动态清零
可能因多地疫情推迟放宽
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但重症率和死亡率仍然维持在一个十分低的水平。虽然如此,若放松警戒,随时会发生大规模爆发的可能,广州在几天之内上升到每天感染宗数达到4位数,而且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未能及时筛查出来,社区传播链则无法截断,动态清零的政策目标也无法实现。国家联防联控办公室上周六举行记者会,宣布动态清零总方针仍然继续,估计也是跟本月全国疫情出现多点散发的因素有关。
今年曾大规模爆发的大城市先后有深圳和上海,但都在实施严格抗疫措施下清退,当中也发现物资供应不足、患者因无法做核酸而无法就医等等弊端,导致民怨沸腾,当地努力尽快改善,并且宣布引以为戒。河南6月份出现烂尾楼业主要维权,有关当局竟然对烂尾楼业主赋红码以阻止他们集会,这种漠视法纪的做法,令到抗疫政策的公信力大受打击,最后省政府出面严肃处理有关官员了事。既然交出“昂贵”的抗疫学费,其他地方就不应该重蹈覆辙。然而,各地政府没有以此作为前车之鉴,防疫乱象一个比一个拍案称奇。
兰州3岁孩童一氧化碳中毒,父亲召唤救护车不得,到处寻找协助,遇到的工作人员只关心他是否戴口罩和做核酸情况。呼和浩特一妇人跳楼轻生,女儿要出门下楼处理,因防疫大门已被焊死关闭,物业管理人员要花几十分钟才能将大门打开。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对于某些管理人员来说,都不及防疫措施重要。
影响千家万户的“胡作非为”情况更比比皆是。国家卫健委明确列出不能以防疫为名的“九不准”,“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侦测出曾经在与感染人员行动轨迹内有时空交集的所有人被赋黄码而要求居家隔离;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按规定不得被要求“加码检疫”,低风险地区却被命名为“关注地区”;新疆乌鲁木齐已经被静默封城3个月,解封仍然遥遥无期,还有很多小城镇被静默超过100天。
北京违反政策不获点名
通报批评效果形同虚设
国务院联防联控办公室日前点名通报郑州、深圳等7个城市,“处置疫情存在‘九不准’以外新情况,包括隔离场所收费、随意静默封城代替管控等”,并且指出,“个别地区亦用弹窗等形式限制出行”,很多到外地的北京市民,因为当地出现零星疫情,但并没有在高中风险地区逗留过却出现弹窗而无法返回北京。北京都在违反“九不准”的防疫政策,但国家卫健委竟然不点名通报而只称“个别地区”,令人质疑这个通报机制有多大的效力。
乱象屡禁不止,原因在于中央的奖惩制度。过去一些地方处置疫情不当,有关官员甚至官至市长都被就地免职,现在只是通报城市名称或者个别地区。官员最关心的是头顶的乌纱帽,一旦被处分则仕途尽毁,自然会“变本加厉”执行政策,层层加码。而通报城市名称不涉及具体需要负责的官员,他们更没有理由执行精准抗疫的政策。
国家卫健委官员在日前重申,“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准,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各地官员也在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且看今后执行情况。但从最近发生的一些情况看,这些乱象真的可能难以为继,网上埋怨、谩骂声四起,广州海珠区有市民移开封控区的水马擅自离开,从开声反对到付诸行动,可能会成为潘多拉盒子的一个缺口。
关键的是财政负担问题,有些地方要求被隔离人员缴交费用,显然是这些地方政府的财政已经左支右绌;一度传出有常态化防疫新规定,要求做核酸检测要自行付费,同样是因为这笔庞大开支已经令到地方政府难以负担,上海因为要举办进口博览会而推迟执行一个月。抗疫开支不可能无休止的继续,由此透露出更大的问题是,经济增长因为抗疫而持续低迷,是国家与人民都无法承受的硬伤。
一般说大疫不过三,新冠疫情下个月就届3年,是否会一如预言般消失于无形,还有待观察,但现时病毒引致的低重症率和低死亡率确是不争事实,既然疫情不至于引致医疗系统无法负担,降低抗疫手段只是时间问题。相信中央政府手上已经有一套“防控方案第十版”,可以按疫情发展情况适时推出,逐步降低各种防疫手段,相信适当时机也为期不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