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共领导人出访碰壁 党媒急忙出手 /

中共领导人出访碰壁 党媒急忙出手

2022年11月19日,习近平(中)在泰国曼谷的APEC峰会会场外。(Jack Taylor/AFP via Getty Images)

习近平在G20和APEC会议上的密集双边会晤,没能改变中共在国际上的另类形象。中共领导人急于打破国际孤立的局面,但在重大国际交往的场合继续碰壁,中共党媒试图高调宣传的计划落空,赶紧被迫转向忙于圆场。然而中共外长王毅却泄漏了实情。

党媒宣传骤然降调

11月1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结束,习近平从泰国返回北京,中共党媒的报道没有及时热捧。11月20日,新华社发表文章《第一观察丨从巴厘岛到曼谷,习主席让世界读懂中国》。

从这篇文章的题目看,新华社预先准备的高调宣传内容很可能被迫撤下,临时换上了比较低调的文章。

11月18日,新华社曾发布了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又很快发出评论《合力续写“亚太奇迹” 携手世界大道同行——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2天后,新华社的调子就从“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降为“让世界读懂中国”,而不是继续拔高宣传“为世界指明方向”,或许得到了最新指令。

新华社“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文章,全文只有1500多字,比起一般新华社宣传习近平的长文短了不少,大概是中共御用文人们临时接令后,好不容易紧急拼凑出来的,原先准备的高调宣传材料基本都用不上了。

文章称,“从G20到APEC”,“让世界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内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

按照这样的说法,习近平此次出访未能真正对亚太或世界“指明方向”,主要任务实际是解释中共对外的“战略意图”。文章还称,“中国历史上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会谋求霸权”;“也没有兴趣搞地缘争夺”。

中共领导人并非不了解目前孤立的处境,此次出访为了有所突破,忙于对外澄清中共没有对外扩张、争霸的打算。不过,文章又称,“中国崛起不可阻挡”。

中共一面不得不假称“和平”,另一面又不肯真正示弱,中共领导人在国际场合难以拿捏分寸,中共党媒也无所适从。

文章再次重复了习近平的发言稿内容,如“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各国应该相互合作,而不应该寻求‘脱钩’”;“亚太地区不是谁的后花园,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阻滞甚至拆解亚太地区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只会使亚太经济合作走入‘死胡同’”……

G20和APEC的宣言都表明,中共没能达到目的,无法主导峰会的议题,继续被排除在国际事务之外。无奈之下,中共的宣传被迫降调,但仍然试图总结一些不存在的成果,为中共领导人的出访碰壁找台阶。

中共宣扬“大国外交”反泄漏实情

从“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降为“让世界读懂中国”,新华社应该也自知调子降得太突兀,不大好交代;此文发出数小时后,新华社赶紧又发出另一篇文章《新华时评:大国外交的光辉篇章》,试图为中共领导人挽回一些颜面。

文章称,习近平“出访历时6天5夜,行程紧凑,活动密集,成果丰硕”。然而,文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总结出具体的成果,只好笼统地称,“看到了各方对在各种全球性挑战面前中国角色、中国地位、中国作用的高度重视”。

中共党媒曾高调预告习近平的出访活动,最终仅称获得了各方的“高度重视”,似乎结果不怎么样,与大国的地位也不大相称。

文章称,中美会晤“达到了深入沟通、明确意图、划清红线、防止冲突、指明方向、探讨合作的预期目的”。

从这样的表述中看不出会晤的成果,三个多小时的交流更像在互相叫阵,只是没有撕破脸而已。

文章还称,“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何去何从?”习近平“指明正确方向”,“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

中共领导人试图突破美国及其盟友、伙伴的围堵,但除了在发言中喊口号,实际无可奈何。

文章还称,“二十国集团如何发挥作用?”习近平“呼唤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

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中共领导人若真能为世界“指引方向”,应该主动拿出“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何须不点名地“呼唤”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若美国和西方各国不“担当”,岂不是中共的好机会,正好可以站出来“担当”,变成世界的主宰,那将是此次出访的一大成果。然而,中共领导人没有表示要“担当”,却非要“呼唤”美国和西方各国拿出“大国担当”。

中共领导人实际清楚自己的半斤八两,但新华社的文章却偏要说,习近平“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这句话又把中共企图用共产主义统治世界的野心露了出来,相当于否定了之前“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文章。“中共特色”的“大国外交”现出了原形。

2022年11月19日,习近平(中左)和王毅(中右)抵达APEC峰会会场。(Haiyun Jiang/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外长王毅说了更多实话

习近平回到北京后,新华社在11月20日凌晨三点半发出了对中共外长王毅的专访文章。王毅过去数天一直伴随习近平的左右,更了解真实的情况,但这篇专访文章很快被新华社低调处理,放在了不那么起眼的位置,王毅的一些实话没法支撑新华社的调门。

新华社的专访提前拟定了分标题,只希望王毅说些能配合的话,结果事与愿违。新华社事先定调的一个分标题是“引领全球治理方向,擘画亚太合作蓝图”;但王毅却说,“地缘政治形势紧张”,“个别国家公然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炼”,“亟需应对的世界经济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钜”;习近平“再次发出中国声音”。

王毅没敢拔高到“引领全球”的高度,仅称“发出中国声音”,可见中共领导人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并无破解之道,在两次峰会上实际没有多少发言权,只能发出一些“声音”而已。

王毅还说,习近平阐明,“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并“明确支持非盟加入G20”。

这相当于承认中国还没有实现“现代化”,也不是“走在前面的国家”,在G20峰会上自然作用有限。中共自知被孤立,因此“支持非盟加入G20”,试图把非洲的票拉进G20,以免中共太孤单了。这样的说法难以支撑新华社“引领全球”的宣传,只好被冷处理了。

王毅还说,“APEC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个别国家推行带有冷战色彩的‘印太战略’,亚太合作经历严重外部干扰”;“任何搞‘新冷战’的图谋,人民不会答应”。

王毅的话又透露了APEC峰会的实情,美国的印太战略成为主导,新华社本欲宣传中共领导人“擘画亚太合作蓝图”,结果也落空了。

中美关系坏到何种程度?

王毅最令新华社难堪的话,应该是关于中美首脑会晤的。王毅说,“近些年,针对美国对中国战略走向的严重误判以及由此引发的系列消极动向,中国开展坚决维权斗争”。

王毅的说法把中共摆在了弱者的地位,面对美国的系列制裁,中共不肯示弱,但只能进行一些“维权斗争”,比如一再上演战狼外交、在台海搞军演、切断与美国的沟通渠道等。王毅道出了中美之间力量对比悬殊的事实。

王毅还说,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就是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为稳控关系、避免冲突采取的最重大行动”。

中美关系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王毅的实话令新华社宣称的“中美合作”、“回到正常轨道”陷入了极度尴尬。

王毅最后说,习近平出访实现了二十大后的“开门红”,新华社却没敢放在标题里用,因为王毅随后又跟了一句,此行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王毅把“引领全球”和“大国外交”的宣传基调都毁了,中共外长承认了“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限。

党媒精心策划的中共领导人出访宣传,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大幅降调,试图为中共领导人外访碰壁圆场,但又实在找不出可以吹嘘的成果,中共外长王毅的话实在丧气。

中国老百姓没法指望中共式的“大国外交”带来生活改善的希望,连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路都越来越窄了。中共官员们没法指望“大国外交”能为自己安排国外的后路带来便利,贪腐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二十大后,中共红朝没落的迹象越发明显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