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点燃白纸的“共感之痛”:防疫乱象事件簿 /

点燃白纸的“共感之痛”:防疫乱象事件簿

“不要忘了贵州隔离大巴,不要忘了西安孕妇,不要忘了那些上海无法就医的人...”中国”白纸革命”自上周延烧至今,抗争在全国范围遍地开花;由于中国出现各地响应抗争极为罕见,”白纸革命”取代卡达世界杯,登上全球主流媒体的头版。这场席卷中国的抗争,起因于3年封控政策,普遍因此受拘、承受社会生活与经济苦果的中国民众,对于因防疫而起的多起人命悲剧,不断被激发与积累的共感与愤怒。

中国国务院在11月29日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仍表示”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指出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以及持续整治层层加码等;国家疾控局则表示民众反映的问题”不是针对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简单化、层层加码”,对此指出已在各地成立工作专班来解决问题。

来自中央的回应,并无中国民众期待的解封、恢复正常生活,因此微博上充斥不满的声音,中国网民纷纷留言”我们需要正常的生活”,也有人批评:”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别再说一堆根本执行没了的套话了”。

从2022年以降,各国逐渐解封,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仅中国仍动辄将人民封锁、隔离;”动态清零”依然是中共政府的政策主轴,因之而起的痛苦全由民众承受,终至不满情绪爆发。

在中国各地的白纸抗争影片中,抗议者高喊口号,像是”勿忘贵州隔离大巴车祸中的丧生者、勿忘自由”、”缅怀…死去的西安孕妇,那些在上海无法就医的人”、”不要核酸检测,我们要食物!”等等,一一列数了2022年以来中国各地的防疫乱象与悲剧。

因”动态清零”政策、因强迫隔离而导致的多起人命悲剧,这些悲剧发生在上海、在西安、在贵州、在兰州、在北京、在呼和浩特等等,一次又一次消磨民众对中共政府的耐心与信任,一次又一次引起中国民众对死者物伤其类的共感。

▌西安孕妇事件

2022年1月,陕西西安封城期间,一名怀有8个月身孕的孕妇因腹痛送医,却被院方以”核酸检测过期4小时”为由拒绝入内;直到这位孕妇在医院门外大量出血,医院才紧急接诊安置,然而为时已晚,胎儿最终胎死腹中。

此事旋即引发中国舆论愤怒,尽管医院院方相关人等事后被惩处,但当局严格的核酸检测要求和随之而来的医院拒收情形,已让西安居民深感惶恐与愤怒。

▌上海封城的”4月之声”

上海从2022年3月宣布”封闭管控”,期间不断爆出被迫隔离在家的居民缺乏粮食物资导致挨饿、医疗资源匮乏以致病人无法就医、被送到方舱医院的病人因没有病床,只能抱病睡地板、婴幼儿与父母分开隔离、疾控人员把被隔离主人的宠物柯基犬活活打死等等事件,相关录音被微信公众号”永远的草莓园”剪辑成一部叫做《四月之声》的6分钟短片,影片内的音讯是上海市民的哭嚎、影像则是繁华的上海市景,两相对比,让中国网民深感愤怒与无奈。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因此也在疫情爆发、遭遇封城时,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上海的封城悲剧能够被展露在世人眼前,而其他中国的城市,可能有同样情况、却无法如上海一样出声。在此次因乌鲁木齐大火而起的”白纸革命”中,以上海的抗争最为激烈,或许原因同样来自封城的痛苦记忆。

▌贵州隔离大巴27死事件

2022年9月18日,一辆凌晨0时许从贵州省省会贵阳出发的大巴,于凌晨2时40分在高速公路上翻覆,车上载运的是要送往外地隔离的45名贵阳居民,翻车事件造成车上27人罹难;一开始,中国媒体对事件的报导中,只字未提乘客身分和行程目的,直至过多的事件疑点引起民众猜疑、加上巴士司机身穿防护衣驾车的画面流出,贵阳市副市长林刚才18日晚间的疫情记者会上,承认事故巴士是”抗疫转运征用车辆”,载运45名贵阳云岩区”涉疫”居民。

翻车事件再度掀起中国舆论对中央的”社会面清零”政策不满,网民怒指这起车祸是为一味追求清零的”过度防疫”所致的人祸,更有人讽刺表示防疫政策的致死率,要高于疫情。对许多中国民众来说,贵州隔离大巴事件,直接道明了自身在”清零政策”下的处境:”你我什至不能拒绝登上那辆凌晨发车的转运大巴...其实我们都在上面,只是翻下山坡的,暂时不是自己坐的那一辆而已。”

▌北京四通桥”罢免国贼习近平”

在二十大即将召开之前的10月13日,北京海淀区四通桥上突然出现巨幅抗议标语,以白底红字写着多句抗争标语:

“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

“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

“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

抗议者随即被捕,相关的照片、影片也迅速在社群上被扫荡删除,然而中国网路上大量的网民写下:”我看到了”,并记住了抗争者的勇气,也记住了心中对3年的防疫禁锢、以及习近平开启第三任期、权力更加巩固的不满与惶恐。网传这名抗争者的Twitter帐号是”彭载舟”,本名”彭立发”;在他被中国警方押走之后,至今下落不明。

在”白纸革命”引爆后,群众也不断高呼着”不要核酸要自由”,遥相呼应着四通桥抗议标语。

▌郑州富士康”徒步返乡潮”

中国河南省会郑州的富士康厂区,从10月传出感染,大批工人被”闭环式管理”封禁在宿舍房间,而依据工人拍摄的影片和证词,在隔离期间厂区内配发的餐食不稳定、感染者没有得到妥善安排治疗等,让厂内人心惶惶,工人担忧变成”封控等死”的困境,导致了大量工人选择出逃,不惜徒步走上3、40公里的路途返乡。

其后,富士康为了维护产能,稍微软化疫情封控措施,并祭出津贴利多,以及招工补充人力,然而工人对封控措施的余怒未消,厂区又仍未妥善安置确诊者,加上承诺给予工人的薪资和津贴无故延后发放,种种积怨,使得郑州厂区在11月又爆出工人与身穿防护衣的”大白”出现暴力冲突。

▌兰州3岁男童死亡事件

2022年11月1日中午12时左右,甘肃省会兰州一名3岁男童,在家中不慎一氧化碳中毒,但救护车在父母通报后迟迟不来,设置铁皮路障、禁止居民出入的小区又因疫情防控原因,不肯放行父亲带着昏迷的男童求医。最后这名父亲翻越栏杆,带着孩子到了医院,此时已超过下午2时40分,最终男童抢救无效身亡。

这起防疫阻碍就医的悲剧,再次引起中国舆论的悲伤与愤怒,中国网民悲叹着男童的”3岁人生”、写下:”疫情三年,男孩一生”。

▌呼和浩特坠楼母亲

内蒙古呼和浩特11月发生一名55岁的妇人从12楼跳楼身亡事件,妇人跳楼后,其同住女儿急忙要到一楼查看,却被”焊死的铁皮门”挡住无法外出,只能透过手机的微信群组向其他住户求救,凄厉的哭喊哀求让住户们也纷纷出声要求小区看守人员开门,然而等到警方和救护车抵达现场时,妇人已无生命迹象,终于能够下楼的女儿只能蹲坐在遗体旁崩溃痛哭。

这一幕,又一次掀起中国舆论公愤,尽管地方政府试图修正封控措施,来软化激愤的民情,但小区人员竟有权将大门焊死、形同拘禁居民的作法,凸显出官方执行防疫时权责不清、层层加码等结构性问题。

▌郑州女婴延误送医死亡

11月14日,河南郑州一名4个月大女婴在方舱医院隔离时,出现严重上吐下泻症状,然而在其父亲呼叫救护车后,救护车不但延迟1个半小时才抵达,到场后还率先为父女两人做抗原检测,结果是父亲阳性、女婴阴性,医护竟因此拒绝接诊。

其后女婴父亲又叫了救护车,另一辆救护车在8小时之后才出现,又选择把女婴带往100多公里外的医院,而非就近安置;等到女婴展开救治时,已经离出现症状时,相距12个小时,女婴因救治不及身亡,此事再次点燃舆论怒火。

▌”他的软肋是儿子”

11月下旬,中国网路上流传一段影片,影片文字中标注拍摄地点是: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第二居委会,画面中也拍到桌上的宣传册印有”昌平区志愿服务站”、”天通苑”等文字。办公室内,二男二女的疑似社区居委会人员在讨论某一事件,影片所录到的对话中,居委会人员提到”就得唱红脸把他关几天”、”然后中间有的人他就不敢上”、”不要影响你儿子,你要不要你儿子的未来”、”他软肋是他儿子”等语。

影片内容随即让中国网民震惊又愤怒,尤以”他软肋是他儿子”这句似乎饱含威胁意涵的话语,更让民众不寒而栗、而这句话,在”白纸革命”中,同样被抗争者所提起。

▌重庆超人哥

11月24日,重庆一处小区门口出现一名背着超人图案背包的男子,他高声批评”动态清零”政策引发的乱象,一句一句炮轰食材物价高涨、政府政策错误等等,并喊出”不自由毋宁死”和”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它叫不自由和穷,我们现在全占了”等语,引发周围旁人叫好。

“超人哥”还当场询问一旁的家庭主妇”一斤胡萝卜多少钱?”,得到”2块多(人民币)”的回应后,以手机查询”美团外卖”,查出16.9元人民币的标价,他将超过16倍的价差称之为”保供价”,并直指中国”70%的人月收仅3000元”,凸显防疫管控下,民众极其沉重的生活负担。

员警到场之后,以勒脖方式想将”超人哥”押上警车,但围观的群众竟纷纷上前阻止,迫使警察只能放手让”超人哥”离开,此景显示出民众的积怨一经反应,已经不再畏惧警察。

▌乌鲁木齐大火

一次又一次”过度防疫”、”防疫致死”的质疑与悲剧,不断掀起、积累中国民众心里的不满,与对中共中央政府的愤怒;尽管中国官方在11月11日的近期,公布”优化防疫20条”,似是给予松绑,其内容包括整治”层层加码”,严禁随意静默管理、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除非出现传播链不清晰等情况,否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展开全员核酸检测等等,然而仍不足以平息积压3年的民愤。

最终,11月24日乌鲁木齐天山区的吉祥苑小区发生大火,起火住宅因防疫封控,导致救灾人员无法即时进入社区救火,最后酿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的悲剧,事后乌鲁木齐官方”辟谣”解释事件,却仍要卸责说是死者”不熟悉安全出口位置”、”自防自救能力太弱”,终至点燃了中国遍布全国范围的哀悼与抗争怒火。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