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热帖:希望围绕张文宏的争议早日平息 /

热帖:希望围绕张文宏的争议早日平息 ...

1)最近,很多人都在批评,甚至是攻击张文宏,但如果仔细研究,发现他们批评、攻击张文宏的证据要么是假的,要么是错的。最典型的一个说法是,“张文宏曾经说过,98%的新冠感染者无症状”。如果张文宏真的说过这样的话,毫无疑问,这种判断跟今天大家感染后的普遍感受是不相符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感染后很难受,这个时候如果再看到“某某专家说感染后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症状”,心里自然会有一种莫名的怒火。但有较真儿的网友找遍全网,确实没有发现张文宏在任何文章或在任何其他形式的公开发言中,说过“98%的新冠感染者无症状”这句话。

2)张文宏2022年6月跟其他十几个人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这可能是他被攻击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篇论文针对2022年3月到6月上海发生的疫情进行跟踪研究,结论是:在对33816名患者进行追踪后发现,风险组(60岁以上且有一些基础疾病)无症状比例为76.2%,非风险组无症状比例为78.6%。另外,这篇论文还提到,咳嗽和咳痰是常见的症状,占比19%;其次疲劳占比5.2%,发烧占比4%。

有人说,虽然张文宏没有说过“98%的感染者无症状”,但他跟其他人一起研究说,接近80%的感染者无症状,只有4%的人发烧,这也不符合事实。

的确,从过去几周大家感染后的感受看,如果任何人告诉你,感染奥密克戎后,接近80%的人无症状,只有4%的人发烧,你肯定觉得他是在胡说八道。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上面的结论,是张文宏跟其他十几个人一起做研究后得出的。从常识出发,如果结论不正确,无外乎有两个原因:第一,张文宏和那十几个作者一起造假;第二,有其他客观原因导致当时的情况就是,有接近80%的人感染后无症状,只有4%的人发烧。

只能说,从常识出发,以张文宏的身份,不太可能故意为一篇普通论文去造假。

3)接下来,我们先抛开有关张文宏的争议,讨论一下,为什么在放开前,很多人说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很高,但放开后,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有明显的症状?

有人推测,在实施清零的阶段,中国社会频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导致很多人刚感染病毒就被查出阳性了,这个时候,他可能还没来得及出现症状,所以往往就被登记为无症状感染者。此后,即便他们出现发烧、咳嗽、浑身无力等症状,但由于工作人员跟进不及时,也没有及时把他们变更为有症状感染者。最终,就造成从统计数据上看,无症状感染者占了绝大多数。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

4)还有其他一些客观因素,也可能导致此前无症状感染者在统计数据中占比过高。比如,2022年上半年上海发生疫情时,当时很多上海人刚刚打过第三针疫苗,可能因为身体内的抗体水平较高,很多人症状不明显。我们家有一个老人,今年10月刚打完第三针疫苗,12月初感染,她确实是我们家六个人中症状最轻的。这说明,是否接种疫苗,以及感染时距离打完加强针疫苗时间有多长,确实可能影响感染者的症状轻重。

5)广州11月份那一波疫情中,据传无症状比例也非常高。除了数据统计质量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比如,过去几周,大家普遍反映,广州感染者的症状确实比北京要轻。另外,广州气候温和,不像北京处在寒冬之中,也可能影响感染后的症状轻重。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当时广州城中村很多感染者都是青壮年,他们感染后症状较轻,也算是符合预期。

6)当然,此前,一些地方的统计数据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偏高,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恶性因素”。比如,一些地方到最后集中隔离、收治的资源严重不足,所以就有可能在统计数据上造假,制造出大量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为了减轻对集中隔离、收治资源的压力。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人确实希望早日放开,因此,故意夸大了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但这两种推测,都没有真凭实据,只能是怀疑,构不成科学意义上的结论。

7)在防疫政策调整后,中国社会的感染者数量激增。有人推测,每天有三四千万的感染者。这个时候,出现症状的感染者绝对数量一定会增加,这也会导致大家觉得,身边很多人都有症状。

8)还有就是“幸存者偏差”问题。在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他们当然也不会去宣扬自己是无症状感染者。相反,那些有症状的人,尤其是症状比较明显的人,往往会主动告诉别人。这样一来,大家感觉就会是,周围好像所有感染的人都有比较明显的症状。

9)不管怎么说,要搞清楚为什么此前统计数据显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偏高,而这跟放开后大家的普遍感受不一致,还是要做一些科学的回顾与反思。在当前情况下,全国各地一边要抓紧救治病人,降低重症和死亡率,另一方面,全国的病毒学家、传染病专家、公共卫生专家、一线的医护人员,有条件的,一定不要忘了做科研。只有老老实实地去做调查、做分析、做研究,我们才能搞清楚,感染奥密克戎之后,无症状的比例到底有多少,有症状的比例到底有多少,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到底有多少。如果不搞科研,这就永远会是一笔糊涂账。

10)回到张文宏这个话题,三年疫情,他其实一直在努力发挥一个医生、一个专家应有的作用。他的呼吁和建议,基本上都是从科学常识出发,是为了大众的健康。疫情之下,全世界都有一些攻击医生的言论,这跟网络时代“反智主义”、“民粹主义”的兴起密不可分。在美国,福奇医生也被攻击得很厉害。张文宏不是完人,他的有些预测并不准确,但他的言论要放到当时当地的条件下去看,要分清楚什么是无心之过,什么是恶意误导别人,尤其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恶意假设。

疫情之下,医生是最宝贵的资源,中国社会应该让每一个医生都去干治病救人的活儿,而不是用一些无谓的争议去干扰他们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人批评、指责、攻击张文宏的时候,张文宏本人都保持了沉默。“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张文宏在疫情中成为一个公众人物,他也必须面对各种是是非非。

但对于那些所谓的“网络大V”来说,他们应该记住,自己的影响力是“公器”,不能“私用”,尤其不要用个人的影响力去泄私愤,去搞人身攻击。

张文宏不回应,其实也是一种回应,那就是,作为一个医生,任何时候,最重要的事情都是专心做好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

那些攻击张文宏的人,也应该消停下来,去做好他们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才能让中国社会早日走出疫情的阴霾。

最后,希望围绕张文宏的争议早一点平息下来。疫情之下,不管是张文宏,还是其他医生,他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其他人应该努力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去做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