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见钟情 是不是触发了原生家庭按钮 /

一见钟情 是不是触发了原生家庭按钮

01

择偶前,我们常有预想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是从自体需求出发的。

比如,有些男人会要求配偶“贤惠”“孝顺父母”,这种要求可能就是从他自己的需求出发:他觉得处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好烦啊,潜意识里甚至想远离父母。于是,要不然就找个“工具人”老婆,老婆替他孝顺父母 —— 把父母对他的要求,最好都转移到老婆身上。

择偶时,有些从自身需求出发的想象,这挺正常。可是,到现实中,那个“很有感觉的人”出现的时候,可能你会发现对方跟你原本的想象大相径庭。

说个笑话,也是真事。作家陈岚经常在微博上秀恩爱,她男友很年青,而且八块腹肌,还无比体贴。然后有个小仙女质问:你这个老女人,凭什么拥有这么美好的小鲜肉!

陈岚说:嗯,他是很美好,可是他不赚钱吔。

小仙女:他不赚钱,你还要他干什么!

这个小仙女,可能是网络爽文看多了:虽然我要啥没啥,可是八块腹肌总裁就爱我。最好啊,自己就像个婴儿一样,什么都不用干,对方十全十美还一心一意爱我。

—— 这是婴儿对母亲的幻想。

但问题是,婴儿的需求很少呀,成年人的需求太多了,不可能找得到“完美父母”。

不管我们进入婚恋之前,对美好的另一半的想象是什么,等到真实地碰到那个让你心动的人,也许一切想象的标准也不重要了。

而那个让你特心动的人,可能恰好是触碰到了你原生家庭模式的“按钮”。

02

这个按钮是怎样的?我总结了一个程序,大概适用于一些人。

程序是:这个人表面上和你的父母特别不一样,但是内核却一致。这种人很可能就会触碰你的“按钮”,对你形成致命的吸引力。

打个比方,我的父母可能是那种没文化、不讲理、嗓门大的人。诶,当我看到一个学历高、懂好多道理、讲话温文尔雅的人,他看上去跟我父母完全不一样。可是他的内核呢,又是偏执自恋的,这和我父母却是一模一样。

—— 这个时候,我就可能陷入到致命的吸引力陷阱。

当我还有改造父母的幻想,就会需要一个对象既跟我父母内核一致,外在又很不一样。这让我觉得特有希望:你看,我想改造父母却不成功,但你再看这个人,我好有希望把他改造好。改造好了,我就能从他那里获得我渴望已久的爱!

于是,就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这般轮回。以为自己找到了跟父母不同的人,唉,结果还是一样。然后妄图去改造他。

即将陷入这种轮回时,人就会特别兴奋,心心念念都是对方,情不自禁地就想和对方在一起 —— 这种心动的感觉,会让你以为这一定是找到真爱了。

当对方击中我原生家庭那个剧本按钮时,吸引力非常强。我觉得几乎没有人能够在这时悬崖勒马,很难说调头就调头。但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对自己的觉察。

比如,对于改造父母的妄想的深度觉察。如果这个妄想剧本在自己心里已经停演了,等你再遇到类似的人、事,就不会有那种吸引力了。

妄想是否已被放下,这是可以检验的:比如,当你回父母家,你去看着父母那个样子,哎还是那么不讲理,还是那么胡搅蛮缠,非要控制你,要死要活的。去观察自己的心,是否还在起波澜。

如果心里不再因此波澜汹涌,那么,你再遇到击中原生家庭剧本的伴侣,还是可能对你产生一些吸引力,但是你会产生觉察,然后这个引力就会断掉了。

03

我们希望找到另一半,和自己契合上,就完整了 —— 这种想法大概率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 把缺的那一半投到别人身上,而自己内心始终是缺的。

如果一个男人因为我的细腻、有灵性、感知力强,对我很痴迷,但却不去发展他自己对事物的细腻感知、好奇心、探索力。

那么,时间长了,他对我的爱就会转变成对我的怨: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多愁善感?怎么这么矫情?事儿怎么这么多啊?

看见和欣赏对方身上有的,同时在自己内心也去发展这一块。双方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活得越来越完整,这样才不会因爱生怨。

同样的,当我们专注发展自己,而不是到男人身上去寻找我们自己内心缺乏的东西。那么,再遇到具备出色能力、美好品质的人,我们可以平静、单纯地欣赏对方,对方却无法再对我们构成“致命”的吸引。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