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2003年加拿大华人社区十大新闻(加西版) /

2003年加拿大华人社区十大新闻(加西版)

环球华报编者按:2003年是华人觉醒的一年。这不仅体现在8千名华人在“华人团结参政运动”的发动下加入自由党、在政党政治中争取领导地位、在联邦大选中跃跃欲试,这种觉醒还表现在华人对民族文化的珍惜、对民族荣誉的爱护、对自身权益的坚持。华人不仅在意识上觉醒,行动方式上亦更趋理性、更讲究策略。在加国华人历史上,2003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加拿大华人社区正在发生着巨变。在《环球华报》评选的2003年加拿大华人社区十大新闻中,可以看到加国华人力量的壮大。

1. 张东岳被绑震惊华界

多伦多9岁华裔女童张东岳10月20日于家中睡床上被人劫持后失踪,警方于当日下午发出“全省寻人警报”(Amber
Alert),出动大量警力,同时呼吁民众协助,但至今遍寻未获。这起离奇绑架案在加国华人社区引起强烈关注,一些机构团体组织募捐筹款,悬赏捉拿凶手,警方与张东岳父母亦以高额悬红求得张东岳的平安归来。此案颇多蹊跷,惹人疑猜,诸多传言不绝于耳。目前该案已移交凶杀案组,警方不排除要求中国有关部门协助查案的可能。

2. 华界捍卫中文省考地位

卑诗省府为消减开支,拟定取消包括中文在内的部分省考科目,此举受到华裔社群强烈反弹,各团体纷纷上书谏言,希望政府收回计划草案。华裔省议员也积极奔走,为民代言,终于使省府回心转意,决定维持第二语言省考地位不变。本报本着服务社群为民喉舌的精神,上书省长金宝尔,要求省府采纳民意,注视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公开信得到成百上千读者的签名支持。由于各界的团结努力,捍卫了中文的省考地位,这无疑会促进华裔子弟学习母语,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能力。

3. 《多伦多太阳报》漫画事件

《多伦多太阳报》5月28日刋登一幅名为“为产品开发新市场”的漫画,引起华人强烈不满。漫画中一大群身着西装、手提公文箱的骷髅头,每人戴一面印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口罩,浩浩荡荡向前行进,喻意 SARS 由中国人引来加拿大。漫画一出,华社大哗,纷纷谴责《多伦多太阳报》,6月2日该报首度发表文章,为漫画一事做出解释,并称感到遗憾(Regret)。但华人社区认为其解释十分牵强,要求该报公开道歉。最终《太阳报》刋登如下道歉文字:“On May 28, the Toronto Sun ran a cartoon about the SARS situation in Toronto that was deeply offensive to Toronto's Chinese community. We apologize.”

4. 温市设毒品安全注射屋

9月15日,北美第一个由政府承认的毒品安全注射屋在温哥华开幕。至此,加拿大成为继德国、瑞士、荷兰、西班牙和澳大利亚之后又一个为吸毒者提供注射海洛因地点和设施的国家。由于安全注射屋位于唐人街边缘,一直受到华裔社区的反对。不过,温哥华市政府没有听取当地居民及反对组织的抗议,仍然把注射屋开设在吸毒者聚居的市区东端。市长李建堡表示,安全注射屋将会减少吸毒过量导致的死亡,并且减少艾滋病毒的传播,他还希望注射屋可以使吸毒者得到治疗的机会。安全注射屋每年运作费用为两百万元,其中包括护士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一百五十万元的科研费用,第一年的费用主要由卫生部和省政府提供。负责运作安全注射屋的海岸卫生局表示,如果一年之后效果明显,卫生部很可能会继续提供经费。

5. 华人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11月13日,决定加拿大联邦总理的自由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多伦多开幕。这次大会中,卑诗省共有五十几名华裔党代表参加投票。华裔参政以这样大规模的方式出现,在加拿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由前亚太事务国务部长陈卓愉发起的华人团结参政运动,从去年开始,在卑诗省发展了八千多名华裔自由党员,并且在9月举行的全国党代表选举中,一举拿下54个席位,创下加拿大政党华裔党代表的纪录。目前多名来自不同党派的华裔宣布参加下届大选,竞逐国会议员的席位。华人团结参政的模式也遭到了右翼人士的非议。以移民事务专家卡拉考特和前外交官考夫曼为首的四人,在《全国邮报》上发表公开信,批评族裔票仓以及族群政治,并反对非公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决策,认为这可能会影响国家利益。公开信引发了一场论战,最后在自由党支持者、华裔政治家和社会评论家的一致声讨中结束。

6. 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10月21日,西温一名13岁华裔男孩用刀划伤一名16岁同学的喉咙,受害人流失一半血液,一度生命垂危。10月28日,素里市一名14岁少女被一名15岁少女刺伤颈部,送院治疗。该名八年级的华裔少年,被怀疑由于长期受到一名同学欺凌,导致情绪失控,用刀把该同学的脖子割开,伤口从左耳到右耳,受害人当场血流不止,送到医院时血液已经流失一半,差点失去生命。由于华裔少年父亲属于“太空人”一族,并且据报道每天给儿子一百元零用钱,由此引发了华裔社会对于子女教育和太空人家庭问题的探讨。目前该名男孩仍然在寄宿家庭中生活,其父母拒绝接受媒体访问。《温哥华太阳报》涉嫌在报道该事件中故意歪曲男孩父亲的谈话,被一名华裔律师控吿。不少家长担心,卑诗校园暴力愈演愈烈,对子女的教育产生疑问。

7. 移民部降低技术移民分数

9月18日,前联邦移民部长科德尔宣布把技术移民通过分数从75分降至67分,并且建议用旧移民法的评分标准审核在2002年1月前递交申请的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申请人。移民部去年在新出台的移民与难民保护法中,改变了技术移民的评分标准,偏重学历和英文水平。新标准遭到移民团体反弹,认为过于严格。移民公司也抱怨分数过高,造成移民生意惨淡。科德尔说,新移民法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有弹性的体制,加拿大目前仍需要技术移民,降低移民分数是听取民众意见的结果。不过,有反对者指出,加拿大技术移民失业率极高,并且大都无法从事本来的专业工作,而移民部手中积压的技术移民个案也非常繁多,在北京等办公室的个案处理事件甚至高达四五年,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分数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8. 港澳台移民中国签证风波

港澳台侨胞在领取加拿大护照之后,如何填写“出生国”一栏,直接影响能否获得中国签证。加拿大护照办事处首席发言人指出,在港澳台出生的加拿大公民,申请加国护照时,只会获得两个选择:香港:Hong Kong(留空不填国家)、Hong Kong,HKG;澳门:Macau(留空不填国家)、Macau, MAC;台湾:Taiwan(留空不填国家)、Taipei(或其他城市名称),TWN。如果未按照上述方式填写出生地,很可能无法顺利获得签证。由于护照填写方法的混乱,使一些华人颇受困扰,有律师呼吁中加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协调,以免除港澳台侨胞不必要的麻烦。

9. 中国移民数量五年居冠

根据加国移民部公布的数字,2002年中国大陆移民加拿大的人数达3万3231人,连续第五年成为加国移民的最大来源地。与印度移民合占新移民总数的四分之一。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是新移民落地安居的首选城市,49%、14%、13%的大陆新移民分别定居该三地。在欢迎新移民的同时,加拿大也敝开大门欢迎外国留学生。2002年共有6万8820名外国学生来加拿大进修。其中三成五的人进入大学或专上学院就读,另六成五到高中或者各类培训学院就学。去年来加拿大读书人数最多的国家是韩国和大陆,分别有1万3774人与1万1395人。

10. C-18法案致公民等级分化

所谓C-18法案,是一项有关公民资格的法案,该项法案的有关条款规定,联邦法官有权取消非本土出生的公民之公民权;移民部长一旦认为非本土出生的公民在取得公民资格的过程中有欺骗行为,亦有权将公民资格取消。此外,政府基于国家安全的理由,可以取消非本土出生之公民的公民资格。这些条款直接威胁到非本土出生的加拿大公民的公民权。在加拿大的3千1百万人口中,有6百万非本土出生的公民,C-18法案的推出,引起各族裔的强烈批评。人们指出,公民法应该一视同仁,本土出生和非本土出生的加拿大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及保障。也有人认为,C-18法案即使通过,在实施过程中也有着极大的不可能性。(赵倩君 张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