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核爆骑兵”在抖音爆火 最悲壮的兵种? /

“核爆骑兵”在抖音爆火 最悲壮的兵种?

墙内自媒体军武次位面文章:如果你在抖音上搜索“核爆骑兵”会找到类似的信息:“核爆骑兵,是指爆炸后辐射最强,敌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候,冲进爆心和敌人激战的兵种,他们是中国最悲壮的兵种!”

文案配着的画面,是在核弹刚刚爆炸后,解放军骑兵冲着蘑菇云策马冲锋。

不明所以的观众顿时感动之情油然而生,似乎有了当年波兰骑兵冲向德军坦克的悲壮,让人从心底油然而生一股向前辈致敬的爱国之情。

但是,你细品,就会发现有点不大对劲的地方,这些短视频中千篇一律的片段里,骑兵冲锋和原子弹爆炸的画面交叉出现,给人一种骑兵向着核弹爆心冲锋的感觉。

众所周知,无论是原子弹主要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

骑兵向着正在起爆的爆心冲锋,那不是主动去灼伤吗?这到底算是悲壮还是另有原因?

中国的核试验是怎么搞的

其实,这些视频中的片段都是原封不动地,截取自美国1995年拍的一部叫做《尘封核爆》的纪录片。

而这部纪录片中的这些片段,则是美国人从八一制片厂于1966年拍摄的纪录片《欢呼中国三次核试验成功》中重新剪辑拼接的。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B站搜到这两个视频的完整版。

纪录片《欢呼中国三次核试验成功》都是当年人们在罗布泊试验基地,进行爆炸试验的真实影像。

在爆炸前,科研人员对用来记录核爆现场数据的设备进行检查,在室外的戈壁上,身穿防护服的战士们则头顶烈日进行着模拟演练,训练结束后,防护服里的汗水都能倒出来。

所谓核效应试验,就是要准确观察、研究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特点、毁伤效果及其变化规律。

由于核试验不可能在真实的城市中进行,所以就需要在罗布泊这样的无人区里,建造真实的工厂、民房、桥梁、大坝等各种工业民用建筑,还要放置各种效应物,包括动植物、粮食、武器、装备等。

然后通过研究核爆炸对各种效应物的杀伤破坏规律,为核防护甚至是核条件下的军事行动,积累成功案例及经验,可以说,这个核效应试验的研究价值是整个核爆试验的重中之重。

1964年10月16日早晨6点30分,工作人员完成了原子弹爆炸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一联结雷管,随后全体工作人员陆续撤离爆炸试验现场,最后一批人员12时56分撤离完毕。

下午14时59分40秒,主控站操作人员按下原子弹起爆按钮,15时整,原子弹起爆,一瞬间强光闪亮,天地轰鸣,罗布泊上空一团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随着一大片白色光圈迅速炸开,爆炸带来的冲击波迅速蔓延开来,以摧拉枯朽之势席卷大地。

爆炸十分钟后,防化部队20多名侦察兵穿着密封的防护服、携带仪器进入了核爆区,他们是收回成果和取样队,每一次试验过后都要由他们第一批进入核辐射沾染区进行实地侦察作业。

为了取得在原子条件下的作战经验,当时还组织部队在距离爆心大概10公里左右的地区进行战术演习,主要是摸索部队的作战行动特点(如步坦协同),包括在模拟爆炸环境下进行骑行训练和防化兵作业。

之所以要在核沾染条件下进行演习,是因为爆区往往也是交通要道或敌军的重心所在,而且敌军也可能进行核、生、化武器袭击,因此完全避免爆区作战是不可能的,有时还必须在高辐射的爆心地区作战。

而爆区的沾染程度可分轻微沾染区、中等沾染区、严重沾染区、极严重沾染区,不同的沾染程度对作战行动的限制条件有非常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在轻微沾染区内,只需要适当控制活动时间,部队是可以徒步通过的,在中等沾染区,需要限制活动时间,部队可徒步或乘车通过。

而在严重沾染区,就需要严格限制活动时间,只能乘车通过,在极严重沾染区内,就应该避免地面活动,需要迂回或乘装甲车通过。

这些道理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对部队而言,都是需要实实在在地练的,有原子弹实爆作业,那就是最逼真的战场环境,部队拉出来真枪实刀地练一练,看看之前作战计划做的合不合理,具体一些细节如何敲定,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那么,离爆心10公里的距离是不是有点太近了呢?

我们知道,核爆主要有五种杀伤机理,一是冲击波,从爆心向四周传播的高压、高速气浪形成的强大冲击波,速度高达每秒好几百米,可以把人卷起或抛出,推倒暴露的建筑物,掀翻坦克炮塔和武器装备,占核武器全部杀伤能力的50%。

二是光辐射,核爆形成的高温高压火球表面温度可达5000摄氏度左右,亮度比夏天正午的太阳还要强几十倍,在瞬间辐射出来的极强烈的光和热,造成人体灼伤、引燃物品,作用距离非常远。

第一次核弹爆炸时,负责灭火的消防队员

之前一次核试验时,一名驾驶员在距爆心34公里处执勤,他不顾上级“零”时前必须配戴高倍护目镜的规定,非要“以身试法”,结果造成直视火球的眼睛眼底被光辐射灼伤,造成终身失明。

不过,光辐射作用时间很短,一般也就几秒到十几秒,只要核爆的时候戴上特制的护目镜,或者不去直视就可以了。

三是贯穿辐射,主要是核爆最初射出的中子流和丙射线,如果贯穿人体超过一定的剂量,能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损伤,同时射线还会破坏照相材料、光学仪器、半导体元件和药品。

四是放射性沾染,主要是核爆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污染,它的持续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乃至更长,能对人员造成无形的积累性伤害。

五是核电磁脉冲,能使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失灵、失效以致破坏,使自动化指挥系统发生混乱。

据苏联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TNT当量在2-3万吨之间,爆炸半径大致为5.76-6.48公里,当然这还只是爆炸能波及的范围,而有效杀伤面积要减小近66%。

像一个当量2.5万吨的核弹头对开阔地面暴露人员中度杀伤半径也就是1.7公里,面积为9.08平方公里,所以核爆后,部队选择在距离爆心10公里的地方搞演习,其实是比较安全的。

你从纪录片中也可以看到,为了贴近核沾染的战场环境,不但解放军战士们戴上了防毒面具,连军马也戴上了朋克味儿十足的特制防毒面具,这都说明已经考虑到了防止核沾染的情况。

所以说,当时无论核试验的各方面还是非常严谨的,效应物用的都是小动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部队演习也放在核爆后的安全区域进行,根本不存在“骑兵、装甲兵和步兵向爆炸中的爆心冲锋”这种,看起来很悲壮,但跟《金刚川》结尾志愿军搭人桥那样纯粹为了悲壮而悲壮的桥段。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怕牺牲,但是决不会做无谓的牺牲,在演习中突出的也是在极限情况下的“防御”和“隐藏”,这种低级红高级黑的剪辑可以休矣。 (本文节选自《“核爆骑兵”在抖音爆火 中国最悲壮的兵种?》一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