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爽,多巴胺和内啡肽为啥效果截然相反?
多巴胺与内啡肽
撰文 闫芳
编辑 保健君
刷短视频为什么不能让愉悦心情持久?
时髦的王阿姨,平时喜欢看看手机,刷刷短视频,自娱自乐。王阿姨发现,累了烦了或者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时,刷刷短视频,自己不好的情绪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然而慢慢地,王阿姨也发现,虽然当时不好的感觉会很快消失,但过一段时间这些感觉又会出现。同时她还发现自己每天都必须拿出手机看看短视频,如果不看,就感觉落了些什么事情没做,浑身不自在。可短视频刷多了吧,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又怅然若失,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还伤眼睛……
邻居张老先生喜欢养花弄草,每天不是在给花浇水,就是在给花施肥,一会儿松松土,一会儿调整花在房间和阳台的位置,一个上午下来,还真觉得有点累。张老先生还经常学习养花的知识,自己尝试着嫁接新品种。儿女们觉得张老先生每天这么忙,担心他的身体,劝他注意休息,别太累了。张老先生却说,虽然搬弄花草让自己觉得有点累,但也是一种身体锻炼。每当看到自己养的花开了,会非常有成就感,觉得养花让自己身心愉悦。张老先生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养花伙伴,大家常常聚在一起,欣赏彼此的花,也分享养花的经验,再顺便聊聊其他乐事、趣事,其乐融融。
快乐物质——多巴胺与内啡肽
看手机、刷短视频、养花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但两者产生的效果和持续的时间却不尽相同。
看手机、刷短视频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我们瞬间体会到满足感或快乐。等这些满足感和刺激感过后,反而剩下了浓浓的空虚、烦恼,甚至内疚。为了解决这种空虚感,不少人会越来越沉浸于看手机、刷短视频的这种状态中,觉得越来越离不开这种状态。一方面得到短时间的刺激感,另一方面空虚感、内疚感却持续存在。
老舍曾评价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既需劳动,又长见识。”养花的身体劳累感和忙碌感让我们的大脑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这个物质可以让人减轻疼痛感,也可以让人产生快感,类似于痛苦之后的补偿作用。就像您将一颗颗幼小的种子安放在泥土里,小心呵护,付出各种各样的劳动和艰辛,看到生命从幼稚走向成熟,鲜花绽放的瞬间,大脑分泌的内啡肽使人感到很辛苦的同时也很爽,于是下次还想再次重复做这件事。
同是提供快乐,多巴胺和内啡肽为啥效果不同?
为什么同是提供快乐,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效果却不同呢?
这与它们的作用机理不一样有关。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当人们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多巴胺,它的作用机制属于奖励机制。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得到一样东西,得到之后心里会觉得满足,这是大脑分泌了多巴胺,让人体产生开心的感觉。但多巴胺来得快,去得也快,被奖赏的开心感觉不会太持久。而一个人变得颓废,往往也是因为沉迷于容易得到的多巴胺快乐而无法自拔。
而内啡肽的作用机制是补偿机制,让人延迟满足,这种经历持久劳作获得的快乐比较持久,也比较稳定。例如长时间运动后也会分泌内啡肽,让人产生喜悦感,可以让人更好地坚持锻炼。除了养花、运动,还有不少兴趣爱好也都能让人产生内啡肽,例如研习书法、绘画、饲养照顾小动物、系统地学习欣赏古典音乐等。
了解了多巴胺的作用原理,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一直刷短视频并不能让人获得稳定、持久的愉悦心情。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多巴胺,追逐内啡肽。建议大家远离沉浸于天天刷短视频的生活,换个心情,尝试着探索自己专属的兴趣爱好,提高大脑的内啡肽分泌,让我们感受更加持久稳定的幸福和快乐。
网友评论